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每一个故事都会有一个结局,而每一个结局都凝聚着作者的情感,但是《赤网》这部书的结局却超乎了笔者的情感,因为这个结局并不是以笔者的喜好为着力点的,而是尊重的是历史的真实,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在历史上都有原型,原型的结局就是故事的结局。
我们之所以加入前文的这个巧取日军化学武器的桥段,除了是为结局做一个铺垫,理顺整个故事的思路,推动情节发展的目的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笔者对这个结局也颇感沉重,沉重得不忍提笔。
其实这个故事的结局很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事前没有任何的征兆,事后当事人也没有改变,甚至连孔庆文执行的这个任务都没有接到上级组织的任何指令。但就是这个不经意间的任务,随着情节的推移,每一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完全印证了中国的一句古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也许在孔庆文等人经历这件任务的时候,他想象不到可能造成的影响,他更想象不到自己的这个举动给第二次世界大战提供了必要的帮助。
先让我们介绍一下当时的历史环境。笔者在此要说三个地名,东京,硫磺岛,南京。这原本并没有太多联系的地名在这一年被孔庆文穿到了一起。
首先先说第一个地名,东京。腾出手来的美军集中了所有的兵力来对付日本,太平洋战役的接连失利,可以说就是已经开始给日本人挖坟墓了。1941年,狂妄的日本人偷袭了珍珠港,1942年,作为报复,美国人对东京来了个“杜立特”空袭。日本人尝到的苦头就是美国人尝到的甜头,有甜头的事情大家就会继续做下去,那日本人的苦头也会继续下去。当时美国派出16架B-25轰炸机袭击日本的东京、横滨、名古屋和神户的油库、工厂和军事设施。但这次攻击主要是象征性的任务。而且在将近两年多的时间里美军都没有条件组织对日本本土的战略轰炸。当美国成功发展B-29超级空中堡垒式轰炸机后,美军便有能力对日本作出有实质作用的战略轰炸。B-29轰炸机的技术参数没有必要多解释,总结一句话:想追、追不上,想打、够不着,另外就是填装航空油量多,装载炸弹多,简称“吃得多、拉的多”。可美国人的B-29轰炸机这个大牌明星并没有上演经典的美国大片,换句话说,大腕的表现有点差强人意,很显然美国人在那个时候就在炒作,连战争也在炒作。
美军的首轮使用B-29的袭击是在1944年6月15日,47架B-29从中国成都起飞,轰炸位于日本九州岛的八幡钢铁厂。但这次攻击并没有造成太大的破坏,68架飞机中,只有47架命中目标,有4架未能起飞,有4架坠毁,有6架因机件问题要在途中弃置所带的炸弹,有一架被击落,其余的大多只轰炸了次要的目标(摘自百度)。可以说B-29的首次登场对不起全世界人民,当然,除了日本人。
让我们现在就来一个战评总结:当时美军并未攻占马里亚纳群岛等军事基地,如果由中国出发则会有补给问题,而且距离也太远,由中国起飞的B-29必须减少载弹量以运载燃料,故此B-29在中国的日子里,只对日本发动了有限的攻击。说白了就是:太远了,演员到片场距离太远了,档期存在问题。
直到尼米兹海军上将的跳岛战术攻占了马里亚纳群岛的岛屿后,美国才开始筹备使用B-29对日本本州岛的大规模轰炸。1944年10月轰炸机联队进驻马里亚纳群岛的塞班岛。这回近了,而且方向也变了。首次袭击是1944年的11月24日,美军派出88架轰炸机空袭东京,意欲进行一次白天的精准轰炸。美军的B-29巨型轰炸机飞到了日本东京的上空,第一次代表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东洋鬼子送去了纪念品,现在让我们再看一下票房收入如何:飞机在1万米高空投弹,结果只有约30架飞机找到了轰炸目标,约10%命中预定目标,只有一个飞机制造厂受了轻伤。这是自杜利特空袭东京以来美军首次轰炸东京。
我们浪费了这么多的口舌来说东京就是为了进出第二个地名,硫磺岛。正因为美国人对日本那个狗皇上的家里进行了轰炸,所以日本人已经预感到了战争的走向,他们当然不想被美国人炸死,他们铺开了地图,在太平洋上找到了B-29这个大腕的新家—塞班岛,日本的狗皇帝用他的狗爪子在地图上丈量了一下,一拃、两拃,从塞班岛到东京只有两拃,不行!于是,他在塞班和东京之间画上了一道直线,不错,狗皇上的数学应该能考及格,这就是B-29的飞行距离。狗爪子在挠狗头,突然狗眼看到了直线上的一个地名,这个地方距离塞班和东京各有一拃,这个地方就是硫磺岛。
当时硫磺岛还在日本人的手里,硫磺岛位于日本小笠原群岛南部,是该群岛的第二大岛,岛长约八公里,宽约四公里,形状酷似火腿,面积约20平方公里,岛的南部有一座尚未完全冷却的死火山,叫折钵山,海拔160米,终年喷发着雾气,硫磺味弥漫全岛,故此得名。硫磺岛北距东京650海里,南距马里亚纳群岛的塞班岛630海里,几乎正处在两地的中间,岛上的日军不仅可以向东京提供早期预警,而且可以起飞战斗机进行拦截,甚至还不断出动飞机攻击美军在塞班岛等地的机场,更是大大降低了美军对日本本土战略轰炸的作用。硫磺岛对美军而言,简直是如鲠在喉。如果美军占领硫磺岛,那所有的不利都转化为有利,从硫磺岛起飞B—29航程减少一半,载弹量则可增加一倍;战斗机如从硫磺岛起飞,可以为B—29提供全程伴随护航;甚至连B—24这样的中型轰炸机也能从硫磺岛起飞空袭日本本土;更重要的是硫磺岛还可作为B—29的备降机场,供受伤的B—29紧急降落或加油。因此美军对硫磺岛是势在必得!
现在好了,为了解决大腕的档期问题,美国人要进攻硫磺岛了。日本人当然也不傻,他们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1944年2月,当美军占领马绍尔群岛后,日军加强了硫磺岛的军事力量,在硫磺岛上的军事力量达到5000人,13门火炮,200挺轻重机枪,4552枝步枪,12架高射炮,30挺25毫米口径2联高射机枪,此外防御工事还有120毫米口径的火炮。硫磺岛和小笠原群岛成为防止美军空袭日本本土的最后一道防线。因为当时日本已经丧失了制海和制空权。
美国鬼子和日本鬼子要在硫磺岛上单挑的消息不胫而走,也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