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风雨下西楼 > 风雨下西楼最新目录

第十三章 父子情深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燕鸿飞虽然性急却很明白事理,冷静下来之后对金梦柔的话完全认可,大哥成为昆仑掌门之后一直有意疏远自己,三弟又出了这么大的事,自己要另想出路了。深思熟虑之后做出了决定:“柔姐,我打算到关外开个马场,躲开中原这块是非之地。”金梦柔点头:“这样也好,如果有了韩雨的消息我一定告诉你。”燕鸿飞长叹一声:“但愿三弟早日复原重出江湖,这个结不解开我做什么都没意思。”金梦柔开解一番,燕鸿飞收拾一些重要的东西取道关外,临行时约定,每年进关一次与金梦柔相会。自此后燕鸿飞留在关外一心经营马场,基本与穆云平断绝了来往。而穆云平也不希望与燕鸿飞过多接触,韩雨的事情告一段落,接下来要经营自己的天地了。昆仑派掌门虽然是武林一流角色,穆云平的志向却更加远大,有了泰和钱庄以及金梦柔的支持,自己就可以放开手脚。昆仑派的成员并不多,也没什么大事,穆云平有很充裕的时间,逐步在江湖中秘密培植自己的力量,有了一定基础以后就可以制造出一些争端来提高自己的声望。事情进展极为顺利,穆云平是海天第一剑侠楚江寒的唯一传人,又是昆仑派的掌门,这两块金字招牌起到了极大作用,短短时日穆云平就招揽了数百人,高手三十余。有了人手还要统一的训练,互相配合才能发挥最大的力量。穆云平衙了一个隐秘的所在精心调教,分期分批将这些人安插到江湖中。当然,这一切都是在暗中进行,连妻子马瑶红也毫不知情。除了培植自己的力量以外还有一件大事,就是提升武功,在江湖中立足最关键的就是武功。有了人手之后穆云平从各种渠道搜集其他门派的武功图谱,与本身武功印证之后取长补短。剑术武功与日俱进,为人处事却愈加谦和,得到了很高的赞誉。

比较起来隐居在京城的父子俩就显得简单多了,一门心思的习文练武。韩雨化名夏孤村以后特意改了装束,留起胡子,出入都戴着帽子,打扮成普通的富户,年纪也显得大一些。儿子夏西楼极肯吃苦,读起书来废寝忘食,练起武功就不肯停手,夏孤村根本用不着督促,反而要时不时的劝儿子注意休息。韩贵妃捎来的珍宝价值数十万两,足够父子俩花销,夏孤村当然不是守财奴,在京城繁华的街市上开了一家兵器铺,招募工匠打造制作各种兵器,挂出招牌回收古旧刀剑,店铺名称就叫夏家老店。做这个生意当然与武功有关,夏孤村颇有见识,儿子早晚要闯荡江湖,兵刃至关重要。自己初出茅庐就能在点苍派十余好手围攻下安然进出不完全是本身苦练的结果,兵刃上乘也有很大关系。生意开起来之后左邻右舍都称呼夏员外,对掩饰身份很有好处。夏西楼十分关心父亲,有机会就劝,希望父亲讨一房媳妇,将过去的事情淡忘。夏孤村执意不肯,除了经营生意就是钻研武功,夏西楼不好勉强。虽然没有名师指点,父子俩的武功进步却很快,蝴蝶泉边的灵光让夏孤村领悟到武学玄奥的宗旨,只要体会到这一层,所有招式就有了生命力,这个道理放到刀法上同样适用。除了武功以外水性也很重要,隔三岔五夏孤村就带着儿子到京城外的大河里潜水,这个本事很有用。夏西楼十分上心,学起本事来如饥似渴,夏孤村颇感欣慰,后继有人自己就可以放心了。经过许多波折,夏孤村已经对江湖失去了信心,不愿再混迹其中,只想做一个冷眼旁观的看客,夏西楼就不同了,为了母亲临终的嘱托,自己要加倍努力,将来的每一天都要过得精彩。

家里还珍藏着一口十分珍贵的宝刀,乃是大名鼎鼎的龙雀,与上古神兵湛卢宝剑齐名,乃是韩贵妃从宫里挑选捎回来的。皇室处处讲究王道,皇族大都佩剑,不大重视宝刀,所以这柄神兵落到了夏孤村手里。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如果武功不济,佩戴如此神兵十分危险,所以夏孤村多次叮嘱儿子,既然喜欢刀法就一定要千锤百炼,龙雀宝刀非同小可,刀法不济根本配不上。夏西楼十分珍惜眼前的机会,每日苦练不休。不知不觉中五年过去,父子俩都取得了很大进步。夏西楼刀法展开,刀光皎洁如龙,威不可当。夏孤村的剑术身法逐渐圆熟如意,心境也日趋平和,往事如风,过去就过去了。唯一难忘的就是白天香,两人虽然相处日短,感情却很深,为了这一段回忆夏孤村一直没动过娶亲的念头。这一日父子俩正在家里研究武功,店里的伙计匆匆跑来,掌柜有急事相请,夏孤村随即来到店中。原来有一名青年拿来一柄古剑,要价很高,掌柜请夏孤村看一看再决定。那青年举止轻浮,一看就知道是青楼赌场的惯家,口气极大。看样子不是在赌场输光了就是恋上了青楼的女子,急着赎身,拿出传家的宝贝。夏孤村很沉得住气,见礼之后从容落座,青年很不耐烦:“要不要给句痛快话,多宝楼的马老板已经出到五万八千两了。”夏孤村心里明白,这个数目虚多实少,当下微笑点头:“如果真是好物本店不会吝惜金银。”青年递过一个檀木盒,只有一尺多长,原来是一柄短剑。夏孤村接过来小心打开,盒里躺着一柄黝黑的短剑。青年自夸:“当年我爷爷为了这件宝贝倾家荡产,要不是急着用钱我绝不会卖。”韩雨小心拔出两寸,心头一惊,难道真是这件宝贝?仔细审视多试,最终确定,自己没有猜错。当下微笑道:“这不是短剑,而是一柄短刃。”青年一下子跳起来:“胡说八道,真是有眼无珠,我不卖了。”夏孤村跟上一句:“不管是刀是剑,价值都难以估量。”青年马上停住了脚步:“这就好,说个价听听。”

夏孤村饱读诗书,因为习武的缘故对兵器多下了几分功夫,已经确定这件宝物的出处,却不能明言,这是做生意的诀窍。当下坦言:“这件兵器十分珍贵,本店出价三万两。”青年一撇嘴:“马老板出五万八千两我都没卖。”夏孤村摇头:“马老板最多出价一万八千两。”青年一愣:“你怎么知道?”那马老板是古董商,不会了解这件兵器的珍贵,只能当做春秋时的古物收购,夏孤村心里很清楚,所以一语道破。青年犹豫了片刻态度缓和下来:“夏员外是实在人,乡里乡亲的好说话。那马老板是山西老抠,我懒得搭理他。如果夏员外真的有意我只要五万两怎么样?”夏孤村摇头:“我敢说,这京城里没有哪一个出的价比我高,看在乡亲的份上我给你加五千两。”青年明白对方的话不假,改变了策略,施展软磨的功夫。夏孤村最后出到三万八千两,青年欢天喜地,立下字据之后拿了银票笑吟吟跑的没影。夏孤村将兵器揣在怀中回家,心中狂喜,万万不曾想到开设兵器铺还有如此巨大的收获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