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永世帝唐 > 永世帝唐最新目录

第三百 零九章 合作条件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在谈判之前对他有最深的了解。

除襄城郡主外,殷清风另有四个妾室,这其中还包括韦尼子。按理说,殷清风有现在这样的成就,四个妾室对他来说已经是很少的了。

而且,在他们看来,以殷清风的年纪来说,送给他几个年轻美貌的少女侍寝,而且还不需要他妾室的名份,他真不应该回绝啊!

如果韦尼子是正妻,他们送几个族女过去可以理解为巩固韦尼子的地位,可韦尼子只是妾室啊。殷清风应该清楚他们这么做就是想更好的拉拢而已,他怎么就会拒绝呢?难道...

这个在他们看来最不可能出错的一环却偏偏出了错,一时间让韦纲有些手足无措。他隐蔽的看向其他几个支房的族长。他见其他人没有给出他明确的暗示,他硬着头皮只好说道:“不知少郎君有何安排?”

殷清风能有什么安排,无非就是让自己的女人没那么娇气而已嘛。他都已经含蓄的拒绝了,怎么这个老头儿还死追着不放?他是不达到目的不罢休,非要以这种形式来笼络他不可?

他说道:“晚辈最近有一个设想还没来得及与晚辈的阿娘提起。晚辈的设想是,解除府内所有奴婢的贱籍身份,那些奴婢如果愿意继续为府里服务,府里可与他们签下一定期限的雇佣契约。

在契约上除了明确雇佣的年限外,还要注明雇佣的薪资。

以婢女为例,以后会雇佣年满十二岁出身寒门的小娘子,年限为五年,之后就不再续签了。这样,那些小娘子既在府里学到了一些礼仪,又不影响她们到了年岁出嫁。

而雇佣年长的仆妇,则需满三十或四十岁。

男仆虽然没有年限的限制,但薪资要能满足他养活一家五口的需求。”

主人们仿佛是听到最荒诞的奇闻怪录一样看着殷清风。

殷清风解释道:“晚辈曾对太子说,一个王朝建立后最需要的就是有足够的人口。有了足够的人口,粮食的产出才能有保证、募兵的兵源才能有保证等等。

现在大唐登记在册的人口只有不足三千万,另有大约同样数目的人口沦为贱籍附庸于各家族。大唐想要兴旺,皇室就避免不了与各家族争夺这些人口。

但各家族又是大唐的基石,若各自都不退让的话,君臣之间难免要升起隔阂。

晚辈身为大唐的子民又是皇室亲封的侯爵,自当为皇室着想。晚辈反复思量,大约只有这个方法才能让皇室与各家族都能接受。

在解除贱籍之后,大约会有八成的奴婢会继续效忠原先的家族,这对各家族来说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但皇室的这个仁政却能得到普天下百姓的拥戴。

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各家族是否愿意接受这两成奴婢的损失。”

殷清风说的这种主仆之间的雇佣关系,只在两宋时得以实施。

宋朝的奴仆是签约制的,妾也是签约制的。某个女子因为某些原因愿意给某男子做妾室,那她就会签一张契约。契约的内容包括年限、每月或每年的零用钱以及到期后的遣散费等等。

其他王朝,无论汉唐还是元明清,奴仆都是贱籍,都没有人身自由,都是主人的财产。

废除奴婢制度只依靠李世民下一道圣旨是解决不了的,所以他一直在寻找废除奴婢制度的契机。现在韦氏求到他的头上了,他想看看韦氏有没有决心帮他这个忙。如果有,他会更大方的与韦氏合作。

就在主人们不知该如何回应的时候,殷清风说道:“诸位亲长想必听说过医家养生术里的一句话:要想长寿,不可缺子午觉。不知道晚辈可否冒昧请求给晚辈安排一间卧室?”

主人们再次一愣,哪有话还没说完客人就要请求跑去睡觉的道理?但这话是殷清风说的,没道理也得有道理。

韦纲扭头对韦义成说道:“义成,你带少郎君前去休息。”

殷清风拱手赔罪走了之后,明堂里立刻出现喧杂的声音。

韦纲静心听了一会儿之后敲了敲桌子,“既然你们都明白这是他提出合作的条件,那你们就表态吧。是愿意承担被其他家族指责的风险,还是放弃与他的合作?”

其他族长和各支房有地位的族人都默声不语。

给他们种地的佃奴、铁匠、木匠、造纸匠等,以及在宅子里伺候他们的男女奴仆,加在一起有近五万人。这四万多人如果都解除了贱籍,他们可不敢保证还能有八成的人留下。

而且,如果全天下的家族都释放了奴婢,再想招募到足够的人手,就得看谁出的钱多,谁不苛待那些人。到那时,四万人每年要支付多少钱财?五十万贯还是一百万贯?

现在,本来是属于他们的奴婢,因为殷清风一句话每年就要掏出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贯的钱财,谁甘心?谁敢先表态?

韦纲见没人说话,他又敲了敲桌子,“既然你们都不说,那老夫来说几句吧。那少年醒了之后,可是要听我们表态的。

你们都清楚韦氏和你们各支房目前的状况,也清楚其他家族为何愿意拿出几十万甚至更多的钱财去加盟他的滋味楼和仙居坊。

十年前,你们的长一辈如果还在世的话,像去年的加盟会韦氏能没有资格参加吗?那为什么我们去年就没资格参加呢!因为你们、我们韦氏在大唐的地位不够高!

别的家族、那些新崛起的权贵都去参加了,我们这个三千年的韦氏却没资格去,你们觉得还不够丢脸吗?还想放弃这次难得的机会吗?”

韦纲刚才那番话虽然没有严声厉色,但他还是缓了一会儿才说道:“太子放尼子回府,再到下旨赐婚给他,你们都清楚太子是什么打算的。

你们也同样清楚,大唐立国后只下了两道赐婚的敕旨,分别将两个郡主赐婚给了他兄弟二人。这其中的含义你们真的想透彻了吗?

韦氏虽然兴旺了几百年,但与其他世家相比还是弱了许多。连气势汹汹的崔氏以及其他家族的人,到了长安之后都乖乖的放弃与皇室作对的想法转而欢呼雀跃的走出了加盟会,你们还看不明白吗?

现在的形式是,太子在明,那少年在暗,他俩一明一暗的在左右着大唐的格局。你们想一下,过往的各朝中可有这样的人物存在?才十六七岁就能左右朝政,你们不觉得很可怕吗?

加盟会后是各世家放弃与皇室作对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