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永世帝唐 > 永世帝唐最新目录

第三百 三十章 惊诧万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颜勤礼打断他,“你说教导那些孩童?”

殷清风点点头,“没错!每座皇泽坊里都会建起一座皇泽学堂。”

“嘶~~”颜勤礼有些不敢相信,“以每座学堂收留二十人计,这全天下的皇泽学堂岂不是要教导三万个学童?”

殷清风说道:“若是以三万计甥男每年将付出五十万贯的钱财。但甥男更希望那里一个孩童也没有。

不是甥男不舍那些钱财,而是因为,若那里没有孩童,就说明这大唐已经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世界了!”

“大同世界啊~~~”颜勤礼畅想道。

“大同世界或许在某一天会到来,但在此之前,那些孩童那些鳏寡孤独者还需甥男来奉养。”

“你说什么?”颜勤礼惊叫道:“由你来奉养?”

他这才反应过来,殷清风刚才那句话的含义。

殷清风点点头,“甥男手中钱财无数,又不敢忘却先贤的教诲,便要尝试着,看看这‘富则达济天下’到底该如何去做。”

“好一个‘富则达济天下’啊~~~难道颜氏真的就在独善其身吗?”颜勤礼有些颓唐。

殷清风不能错过追穷寇的机会,“孔圣师当初曾说过:“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孔圣师不忌讳谈钱财,也没说不让人追求财富。颜回公师从孔圣师,为何教导后人安贫乐道呢?

甥男以为,这是颜回公怕后代子孙迷失在酒色财气权之中,才留在这防微杜渐的祖训。但是...”

听了这“但是”二字,颜勤礼眉头一紧。

颜祖回当初的遗训是不是为了防微杜渐,他不可得知,但一千多年来的安贫乐道,岂能因他一番言语就改弦易张?

殷清风也很无奈。劝一个富人抛弃所有钱财是一件很难的事,同样,劝颜氏这种不想赚钱的人去赚钱同样要浪费不少的口舌。

“...甥男以为,每个家族的子弟就像学堂里的那些学童一样,师从同一个夫子,学同样的内容,他们最终的才能却不尽相同。颜氏子弟,或许也如此。

但甥男以为,首先,追求享乐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那是人的天性;其次,拥有很多财富的人可以选择为富不仁也可选择为富且仁;再次,财富和权利不是万恶之源,

财富和权利本身无罪,有罪的是滥用财富和权利的人!人的贪婪与邪欲才是真正的邪恶源头!”

颜勤礼在心里拼命点头,这句话说的太好了!

颜氏可以‘独善其身’,那天下如何达济、谁去达济?孔圣师的门徒三千,唯有颜氏传续到今世。眼见大唐即将迎来盛世,颜氏若依然安贫乐道‘独善其身’,孔圣师的遗志谁来继承?靠那些连一本《论语》都读不清楚的人吗?”

长久的沉默后,颜勤礼低沉的说道:“此事再议吧。有些事情,不是简单的凭着你那些话就能改变的。”

殷清风本以为颜勤礼年轻,能快速的接受新事物。没想到他说了半天却换回这么一句话。他也闷不做声。

旁听了半天的马周替殷清风感到不值,若被劝说的那人是他,他早就欢天喜地的同意了。

殷清风说得多好啊,“眼见大唐即将迎来盛世,颜氏若依然安贫乐道‘独善其身’,孔圣师的遗志谁来继承?”颜回公可是孔师门下最有名的那几个门徒之一,连颜氏都‘独善其身’,都放任那些连一本《论语》都读不清楚的人充斥朝堂上,那儒学岂不是更加堕落了?

哎~~~也好!颜氏若继续这样龟缩在自己的小天地中,有着断句《论语》之功勋的他,岂不是有机会倡导天下的读书人?

是了,某以后还是不要出仕了!《论语》已经断句成功,接下来还有《孟子》、《礼记》、《大学》等,若某能一一的断出来...就像他说的那样,以后,马氏也可以以清河郡来冠名郡望了!

马周越想越兴奋,仿佛一条通天大路就在前方。而他,凭着一本《论语》已经迈出第一步了,已经找到方向了!

想到这里,马周用火热的眼神看向沉默不语的殷清风。

不管他今日是否能说动颜氏,也不管颜氏未来有何打算,但是他,一定要听从他的任何话语。他能拿出标点符号来改变儒学的格局,就能有更多改变朝堂上格局的可能。

吕才凭算学之才,便获得军事学院的博士一职。只要他能再断出几部典籍、只要能获得他的庇护,三代之后,马氏必将崛起!

颜勤礼抬起头,“为何清风刚才说,有些人连一本《论语》都读不清楚?”

殷清风打起精神,指着马周说道:“再次向舅父介绍一下甥男的这位友人:清河马周马宾王兄。”

马周站起身,恭敬的行礼,“马周拜见颜学士。”

颜勤礼和他的两个兄弟颜师古和颜相时都是修文馆的学士,马周以官职称呼他没毛病。

颜勤礼一边向马周回礼,一边看向殷清风。殷清风笑着说道:“接下来,由宾王兄为舅父解惑。”

颜勤礼又看向马周,“哦?听清风之意,难道刚才那《论语》与马宾王有关?”

殷清风向马周伸手虚引了一下,马周说道:“回颜学士,周有幸在去岁拜访殷侯,并得以讨教学问。殷侯曾说,先贤典籍固然记录了圣贤们的圣语圣言,但后世人很难通读。难通读,就难理解其意。”

说到这,他露出敬仰的表情,“殷侯说,‘既然吾辈知晓先贤典籍难通读,何不易之?如此,后学者便无吾辈之困惑矣!’

周听闻后,甚是钦佩!”

他本就生出了投靠的心思,现在当着殷清风舅舅的面前自然要极力替殷清风吹捧了。

“周曾短任博州助教,熟知学子们读书之难,更熟知每位夫子授课时对同一经文有着不同的解释。夫子对典籍理解不同,学子们自然就良莠不齐。

周也曾苦思过,如何改变这一状况。”

颜勤礼暗自点头。

颜氏有着完整的传承,但历代祖辈对《论语》对《大学》等典籍的解读都有不同。颜氏如此,况且他人呢。但这种事情除非是朝堂下令,否则,不会有任何改变。

现在,这马周的言下之意,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