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明传万里 > 明传万里最新目录

第十三章 王大户的怨念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放下,一边惊奇问道:“小郎,这许多精瓷酒器是从何而来?”

赵彦将最后一枚酒盏清洗后放下,一边擦手,一边将今日的事情向便宜老爹复述了一遍。

赵信咋一听闻,心中有些惊疑,听赵彦询问户贴是否办好,随口答道:“户贴之事已然理清,你大伯与三叔见雨停了,便回桃村去了。”

随后赵信默然片刻,又道:“王老爷虽然为人有些严厉,于工钱方面倒是不曾亏待下边之人,在左近乡间的名声也向来不错,小郎既然已与王老爷谈妥,那便这样吧。”

王大户严厉吗?赵彦倒是不觉得,不过眼下调酒为第一要务,有了钱生活才有保障,是以他转瞬间便将目光转到了便宜老爹带回来的那些小酒瓶上面。

目测那些小酒瓶约有十几个,每个酒瓶大小差不多,俱都是粗陶制成,上面也没有酒名,看样子盛装的酒液应该不多,一瓶估计也就几两而已。

赵信笑呵呵的拿起一个小酒瓶,打开瓶塞闻了闻,说道:“这是辽东那边产的‘烧刀子’,味儿浓性烈,喝下去似火烧一般,另有老白干、竹叶青、杜康、罗浮春……我在城中转了半晌,每样都称了半斤回来。”

明代一斤是五百九十克,一斤是十六两,一两是十钱,一钱是十分,半斤便是八两,所以后世有半斤八两之说。

赵信说的那些酒名,有后世耳熟能详的,也有赵彦未曾听说过的,他对于中华古代本土酒类了解不多,更无法从名字上分辨出哪是白酒,哪是其他酒类,见便宜老爹闻了闻便知道那是烧刀子,不禁眼前一亮,问道:“这些酒爹都能闻出来吗?”

“差不离吧,大部分酒都是好喝不贵,镇上离着州城不远,我虽然不好喝酒,偶尔却也会被人拉着去城里转转,喝上几杯。”赵信将酒瓶塞好放下,笑着道。

这就好办了,任何时代都有知人知面不知心,画龙画虎难画骨的说法,就算要与王大户合作,调酒的法子也最好还是掌握在自己父子两人手里比较好。

赵彦见外面天色尚不算晚,遂兴致勃勃的央着便宜老爹,先将这些酒液分门别类的放置到一起。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