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魏国皇帝下了一纸诏书,全魏国乃至全天下通缉广寒王宁泽,发现他们的踪迹任何有效线索提供给官府都能得到钱财,而且是重金。
昔日在朝堂上叱咤风云的广寒王宁泽竟然成了通缉犯?
无疑这个消息炸的所有人都没反应过来,广寒王宁泽怎么可能会犯下大罪?以至于到了潜逃被通缉的地步。就发布的诏书来看,指的就是宁泽畏罪潜逃了。
可是到底能犯下什么罪呢?毕竟这么多年以来广寒王在都城的名声极好,从来不曾出过什么问题,怎么这一次?
众人纷纷揣测议论纷纷的时候,魏国的朝堂之上也是乱糟糟的。
以柳国公为代表的主张替宁泽辩护,查清事情的真相,不能侮蔑无辜之人。
以左右丞相为代表的主张先将人给抓捕到,不能空口无凭就判断其无罪。
言墨就坐在朝堂之上看着朝臣们争论。
说实话他也觉得十分震惊,因为广寒王府一夜之间忽然搬空似的,等到他安排盯梢的人进到王府里面的时候他们发现,王府基本就剩下个空壳子了。
王府一大家子人也不见了,说好回来的宁泽也不知道去到哪里去了。
有种被愚弄的感觉,即便是不愿意再待在朝堂之上,难道不要得到他的恩准吗?说到底是朝廷命官,如此放肆离去未免不将他放在眼里。
就这样无辜消失,言墨自然要下令找他的,没了宁泽的助力在许多方面他都要自己累心累神,诸多不便之处。
任凭朝臣们如何揣测,宁泽若是好运没被找回来,一辈子就苟且偷生去吧,若是被找回来了,那就承受他的怒火吧。
好在他自觉知道不去站在姬南这边,不然他面临的可就不是现在这么简单的通缉了,而是抓捕到就格杀勿论。
不经意间睨了眼下面站着发呆的姬南。
他这个儿子也蠢蠢欲动了啊,瞧着脸上的神情很是不甘心呢,竟然能够请的动姬慈出面说,倒是真的下决心了。
他以为上次的时候做给他们看的已经足够让他们明白了,看来现在他们还是要执迷不悟。
这魏国的天下现在不姓姬而是姓言。
“朕决定派兵前往齐国边境增援。”言墨忽然脱口而出道。
原本议论纷纷的朝臣们立刻就不说话了,一个个瞪的溜圆的眼睛仔细看着他。
“齐国前方战事吃紧,许多城池已经陷落,再不出手,秦国的军队就已经荡平齐国的国土了。”
洛家从齐国得来的消息向来准确,齐国再耗下去就支撑不住了。
“唇亡齿寒的道理诸位爱卿不会不懂吧。”
齐国时常隐隐有强权的意思,对魏国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威胁,但是如果在秦军的强大攻势下,还是可以成为同盟的。
他们不敢赌的就是万一要是秦国把齐国给灭了,下一个要灭的会不会是魏国?
如果是魏国的话那么他们为什么不帮齐国抵御秦国呢?
若是打退了这秦国的虎狼之师,对于中原的威胁也就解除了。
这支来自蛮夷之地的虎狼之师已经让他们看到了他的利爪了,在巨大的危险到来之前,做好抵御防范乃至主动出击。
其他人皆是一阵缄默不语。
现在秦国和齐国正都斗的十分凶狠,他们要是插手会不会不仅没有效果,反而会被拖下水?
朝中主和派的人还是许多的,毕竟平白无故无事的话是不会想要让士兵们上战场送死的。
抗秦援齐,攘外安内。这值得深思熟虑。
“若是没有什么异议,此事就交由大理寺卿……”言墨话还没说完就被一个人给打断了。
“父王!儿臣以为不妥。”姬南向前站了一步,然后站出来大声说道,他是不同意言墨将兵力调集到齐国的边境去帮助齐国的,哪怕是为了整个中原的安危,为了齐国的安危。
“伐无道,伐有道还是有区别的,此番秦国悍然出兵就是因为齐国不义在先,轻薄了人家国君的王妃,使得给了人家出兵的理由,乃是自作自受。
若是我魏国也出兵帮助齐国,帮助的乃是不义之人,天下人该如何作想?即便是你我都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但是在现在这个情形之下,更不可能告予每个人得知此乃为中原安危所想。
且不说国内的舆论是否支持,魏国率先站队的话,那赵国的人为何迟迟没有动作?”
姬南义正辞严的说出了这番话,虽然并无旁人教导,但是他也是自己独自思虑出来的结果。
这番话就说到了有些人的心里去了,那些军机大臣谁想上战场?谁想把自己家的子弟给送上战场?能够和平没有争端谁又想去体验战事的痛苦?
大臣们在姬南说完之后纷纷交头接耳的一阵,有些还露出了赞许的眼神。在场的柳国公最是惊讶,他没有想到姬南竟然也有一番自己的体味,而且这话确实说的滴水不漏。
有道和无道还是有所区别的,得不到天下人的支持的事情还是不要做的好,何况魏国的军事方面甚至还不如齐国。
如果魏国贸然派兵增援秦国,不仅为天下人嘲笑厌弃,而且派遣的那些士兵也几乎是同齐国的士兵一样,不敌秦国,只是白白送死而已,那这样的增援只能说是无用功,并不能起到任何的作用。
最好是有什么方式能够阻止秦齐二国再打下去,若是能够阻止他们,化干戈为玉帛也也是种思路。
想着,柳国公便是也踏前了一步,然后面色严肃的说道:“陛下,臣赞同太子殿下的话,若是我们主动耗损兵力介入齐秦两国,不合时宜,所以臣以为……”
说到这里,他有些踟蹰了,因为他不知道言墨到时候会派遣何人过去。
“国公直说便是,无妨。”言墨大手一挥,丝毫不在意地说道。
“臣以为,陛下可以派遣使官分赴两头,安抚秦国,劝说齐国,游说他们放弃继续争夺战。”这是最中庸的做法了,谁都不得罪,就当个和事佬。
言墨的脸上也是明显陷入了深思,诸位朝臣也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交头接耳,缩头缩脑,唯恐自己被点到名字,喊出列来回答问题。
“诸位爱卿以为这样可行?”言墨沉吟了一下,觉得或许先礼后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