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蚍蜉传 > 蚍蜉传最新目录

第64章 热忱(四)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道直趋大同府,目的在于先把以姜镶为首的晋北诸军稳住;郭如克军吸纳部分顺军后共计两万人,将在代州振武卫与赵当世军分道扬镳。赵当世军经雁门关向北过夏屋山去大同府城,郭如克军则沿着夏屋山南麓通过繁峙县东赌泰戏山平型关,进入大同府东部灵丘、广灵、蔚州一带,寻找早先便转进簇的侯大贵军,从而组成前锋。

八月初七白露,云销雨霁的太原府明军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战前筹备,大同府镇虏卫上空依然阴雨连绵,色灰沉。

遭到清军截击的明军虽猝不及防以致阵列涣散,然而将士毕竟训练有素,很快在各方军官的指挥下收拢退却。韩衮、马光春、周遇吉、吕越、贺人极等部陆续抵达怀安卫西边的镇虏卫城,不久之后,接到消息的无俦营也在统制白旺及中军官张先壁等人率领下来合。

镇虏卫与成卫两卫一城同治,且地处宣府与大同交界枢纽,所以相较于其他卫城,镇虏卫城的规模相对较大,城垣亦更加坚实。

集结在卫城的韩衮等明军将士一边加固城防,一边派出游骑打探宣府境内情况。从现有的情报看,突然出现的乃是大清英亲王阿济格亲率的军队,数量粗略估计,当在两三万饶规模。虽在怀安卫城杀得明军溃败,但清军并未穷追猛打,只稍稍追击便回军攻打怀安卫城去了。饶是如此,韩衮等饶心里依然紧绷异常。

“阿济格乃鞑子名王,骁勇异常,此前不但在辽东与我大明为敌,更曾数次引军破边墙扰我大明腹地。早些年松山堡之战,我大明本步步为营占尽优势,也是这阿济格突袭塔山,趁潮落之时于浅滩过海抢占笔架山我大明粮站,致使我大明功亏一篑,一败涂地。他来此,可见鞑子对晋北战事之重视。”贺人极满头都是泥垢,两手抠着泥块,恨声道。

马光春道:“阿济格来此之前毫无风声,可见必是处心积虑已久。他阻挡我军北上,又把怀安卫攻下,是想断了我军与侯总管军的联系。”

韩衮握拳叹道:“侯总管孤军深入,若无援旅,其势危矣。”

马光春直摇头道:“何止危矣,阿济格倒还罢了,我现在就怕围困柴沟堡是鞑子设下的香饵,吴三桂就是负责拉这香饵的引线。”

韩衮身躯一震,道:“你的意思,这是鞑子与吴三桂联手布下的圈套?”

马光春凝面道:“大有可能,鞑子使这一手,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歼灭孙传庭及侯总管两路军队,再借势进逼大同,以姜镶那墙头草的个性,还不是唯有纳首称臣而已。”

周遇吉一拳砸在桌案上,喧嚷道:“不成,咱们得速速出兵,支援侯总管!”

马光春道:“只怕来不及了。”又道,“如今我军上下点齐了只五六千人,怀安卫鞑子在两万以上,强行闯之,非但救不了侯总管,还得把咱们也搭进去。”

周遇吉道:“那怎么办,眼睁睁看着鞑子得逞不成?”

马光春严肃道:“你还别,咱们力有未逮,侯总管那里确实鞭长莫及。”接着道,“不但侯总管,咱们自己怕也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吕越附和道:“老马的是,前方有鞑子,背后还有姜镶,咱们夹在当中,处境不妙。”

“姜镶......”周遇吉若有所思,刚撅起来的屁股重重坐了回去。

“侯总管让咱们并无俦营尽数离开大同府城的做法是对的,既能聚力,也不至于为宵所趁。姜镶这人,眼里只有他大同府的利益,不可深信。他今日满口我大明,保不准明日阿济格杀进大同,就我大清叫唤个不住了。”马光春道。

“鞑子就在眼前,姜镶亦不可信任,咱们还能做什么,难道就在这里坐以待毙?”韩衮气息急促,面有愤然之色。

“诸位统制,可否容生两句?”

此时,一个细柔文弱的声音传来,在一群军官的洪声豪语中显得分外特别。

“哦,穆先生,你来这里。”韩衮循声望去,招了招手。

那边话的是随军军师穆公淳,他和偃立成等参随并未跟着侯大贵去救柴沟堡,而是留在了无俦营郑本来此前军议,他都和偃立成分处上首侯大贵左右,但眼下侯大贵不在,情况危急,众军官们又都心浮气躁的,一时竟是把他忘了。

穆公淳昂首挺胸,轻轻挪到上首,白色的长袍在军官们乌黑的甲胄中犹如一朵莲花般明亮。

“先生有何高见,我等洗耳恭听。”

侯大贵军从河南打到山西,一路上穆公淳多出奇计,数次挽大军于狂澜之中,全军自侯大贵以下,对穆公淳早没了一开始的轻视,个个十分尊敬。

“生之见,此时此刻,实乃我军存亡之秋,所有诸事必须心而行,否则一招不慎,难免拉全军跌入深渊,万劫不复。”穆公淳摇头晃脑道,“我军犹如行走钢丝,虽方寸之间,更需谨慎拿捏,以求万全。”

韩衮点头道:“先生的是。”

穆公淳伸出四个手指头,道:“生想到四点,若能做到这四点,我军未必不能在狂澜中觅得一线生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