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李蛮没听明白:“……我怎样了?”
“你……”杨玉环立即抬头,一双眼圈已经红了,“你让我和杨家与边将搭上关系,就好像是……要把我们托付出去似的,反正我不喜欢,阿兄和姐姐们也就算了,你别想把我托付给别人!”
李蛮忙揽住杨玉环,柔声笑道:“将军是这么跟你说的?也不知道你们是怎么聊到了这里,她应该是故意这么说的,却不是我的意思。我就算想找人在我百年之后照顾你与杨家,也不会找一个远在边疆的胡将。我在的时候,你是他的义母,我不在的时候,那可就不一定了。”
“你胡说些什么呢!”杨玉环嗔道。
“好好好,我胡说,再也不敢了。”李蛮笑道,“所以……你们到底都聊了些什么?”
得知杨玉环和三位国夫人要为安禄山办一场洗三礼,李蛮扶额大笑:“这是将军能想出来的,她可有年头没这样过了。好好办,需要什么尽管跟将军提,你们玩得开心,也要让将军尽兴,且万万不能让这见多识广的胡儿小瞧了去。”
待到洗三礼这一日的时候,安禄山便被三位国夫人及一众娇媚可人的宫人们簇拥着推出来,直接按在了一处露天的汤泉池子里。池子被各式各样的金银财宝铺满了一层,迎着日头和潋滟水光,晃得人睁不开眼。
杨玉环始终站在萧江沅身边,瞠目结舌地看着这硕大的架势,在安禄山好不容易裹着襁褓走到她面前跪下喊娘的时候,才回过神来,拿出手帕,仔细地给安禄山擦了擦脸上的水珠。
“你们都别闹了,毕竟还是冬日呢。你快去屋子里换件衣服,别着凉了。那池子里的东西,我会让人帮你打捞出来,一件都不会少的。”
杨玉环关心的神情,让一直嬉笑着的安禄山不由得一怔。
安禄山原本以为,自己今日的任务,是接受笼络和哄京里的这群聒噪又势利的女人开心,也是博圣人欢心,却不想还有意外的惊喜。
他不是第一次见到杨玉环了。从前,他只觉得杨玉环是圣人的女人,虽是人间绝色,却不敢多瞧几眼,故而直到此刻,他才看出,她与其他女子不大一样。她看着他的眼神,既没有他意料之中的嘲笑或鄙夷,也没有调笑与谄媚。她就这样定定地看着自己,像看着一个与她一样的人。他忽然意识到,她是真的关心他的身体,也是真心把他当成了她的……义子。
他忍不住笑出声来。
这样美丽善良,又清风朗月般单纯美好的小女子,大抵只有天下之主才配拥有吧。
他愈发羡慕那高高在上的圣人了。
这一日李蛮本也要前来观礼的,却临时有了变故,便只好派了萧江沅代他前去。
萧江沅心里装着李蛮的事,便没有久留,在安禄山去更衣之后,就赶了回来。
此时长生殿里,李蛮、李林甫、新任左相陈希烈、王鉷和杨钊等人都在,气氛凝重,都闷不作声。
萧江沅不由一奇,招手让边令诚过来一问,便见边令诚在她掌心写了一个人的名字——王忠嗣。
王忠嗣,初名王训,乃是殉国将领王海宾的遗孤,九岁起被李蛮养于宫中,赐名忠嗣,也算是萧江沅看着长大的孩子之一。成年之后的王忠嗣为人正直、英武稳重,于兵法上应对纵横,谋略过人,乃是李蛮寄予厚望的未来良将。
他并没有让李蛮失望,开元中年入军之后果然屡立奇功,开元末年的时候,便已经是河东、朔方两镇节度使了,可谓大唐首屈一指的将星。在皇甫惟明遭到贬谪之后,他还接任了河西、陇右节度使,从此一身佩四将印,控制万里,劲兵重镇,皆归掌握,自大唐开国以来,从未有之。他还一度做到了塞外晏然,虏不敢入,从而加封左武卫大将军。
难得的是,他善战而不好战,总觉得战争是如有必要方可为之,不能作为争名夺利的手段,更不能成为消耗士兵性命与国力的灾难,所以一直以来,他都是以防御为主,必要的时候才会在准备详尽的情况主动出击,基本上百战百胜。
萧江沅虽对军事了解不多,却知道王忠嗣的想法才是正确的,只可惜被王忠嗣视如亲父一般的李蛮,并不这样认为。
雪上加霜的是,与此同时,王忠嗣还面临着另一重威胁——其实这几年来,李林甫心里最忌惮的不是李适之和杨慎矜,甚至不是太子,而是这位出身忠勇之家又年富力强的常胜将军。
在李林甫独霸朝堂之前,大唐宰相多出将入相。李林甫曾建议李蛮把边将逐渐由汉将换成番将,因为大唐尚未有胡人为相,以此来断绝出将入相之路,扫除可能威胁到他相位的一切。
眼下大唐有平卢、范阳、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北庭、剑南和岭南共十镇,其中岭南之首还只是五府经略使,而其余九镇之首则皆为节度使。
此前,李蛮让自己的儿子们遥领过节度使之位,皆不掌其政,不理兵权。如今九镇节度使,河东、朔方、河西、陇右四镇节度使为王忠嗣,平卢、范阳两镇节度使为安禄山,安西节度使为高丽人高仙芝,北庭节度使为张嵩,剑南节度使在去年还是章仇兼琼,便是之前杨钊的上司,通过杨钊之亲缘送礼给杨家,如今已是户部尚书兼任殿中监,此时则为鲜于仲通。番将们从无到有,已占了其中三分之一,未来如有机会,只会越占越多。
李蛮之所以同意李林甫的这个建议,一则以胡治胡本身并不是个昏招,二则有些无奈,自从则天皇后执政时始,汉将不论个人素质还是行军打仗,便渐渐多不如胡人出身的将领了,开元时期虽有过好转,但终究不可挽回汉人逐渐重文轻武的大势。
也因此,李蛮对王忠嗣才那般珍惜爱重。
这在李林甫看来,无异于王忠嗣早晚会出将入相的信号。而一旦王忠嗣做了宰相,李林甫就必然没什么好果子吃了,因为王忠嗣还有着另外一个身份:与太子一同长大的好兄弟。
正如李蛮年纪越大,就越担心会有人推举太子而放弃他,李林甫也有着类似的不安。他已年近古稀,无论精力还是体能,都没法跟年轻一些的朝臣将领们相提并论。他的竞争力随着年岁的增长而逐步消减,他便只能靠着打压别人来巩固权位了,这让他好笑又不甘,更觉几分悲凉与无奈。
纵然李林甫早就想对付王忠嗣,可王忠嗣战功赫赫,治军严整,从不贪污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