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去金帐的路上三人遇到数次盘查,方岩脑子里乱哄哄的只顾低头前行,好在有波罗夷带路,并未引起怀疑。方岩猛抬头发现自己到了金帐门口,也波罗夷和大秦人什么时候离开的,他呆呆的站在门口,浑不知往前一步。
“方岩,是你吗?”杨黛的声音传来。
方岩终于恢复了神智,疾步入帐,“你怎么知道是我?”
杨黛就静静坐在金帐之中,白衣胜雪,两人四目相对,一时无语。几天前以为一别万里,不知再见何时,如今相见竟然有种恍然梦中的感觉。
还是杨黛打破了沉默,轻声取笑,“就知道你肯定会来的。父皇给我许下了和亲之事,你阻拦了第一次,自然就有第二次。”
听到这话,方岩心中又是甜蜜又是苦涩,猛一抬头,“跟我走!”
杨黛没有回答,而是走到帐篷口。他仰头看着清冷的天空,“我当然愿意与你并辔江湖,看长河落日,观天风海雨,那是何等的快意……”
方岩敢她在帐口并肩而立,听着杨黛毫不掩饰的心声,一颗心快活的飞了起来,只觉自己何其幸运,何其幸福!
“但是我不能!”杨黛短短几个字如当头冷水浇下。
“为什么,难道你真要嫁给颉利不成?”方岩急了。
“突厥王庭的所在从来都是最大的军机,若是能将此军情送出,颉利一举成擒,天下能少死多少百姓?”杨黛转头看着方岩,神色安静,眼神坚定。
她终究是大唐公主,她到底是不让须眉的奇女子。方岩知道对方心意已决,口中犹自劝道:“那你我两人便一起送信,一起走还有个照应,成功率还高一些。”
“国战规模的军马粮草至少要花一年的时间安排调动,即便是陛下早就枕戈待旦,等大队人马来袭王庭早就搬走了。所以不但要有人去送信,还要有人在这里拖住颉利可汗。”开始下雪了,杨黛伸手拈住一片飘荡的雪花,轻轻叹了口气,“母后只身入突厥王庭,想诱使颉利在草原传播长生天,如此一来今冬就不会离开此地。但我的到来相当于提醒颉利,王庭的位置可能暴露。”
“皇后陛下是真的帮突厥吗?”
“做假怎能骗得过颉利和义成公主?自然是真帮。”
“你不走,颉利逼你嫁给他怎么办?”这是方岩最担心的问题。
“如果真走到那一步,我会先杀了他,然后自杀。”杨黛话语声虽轻,却透着一股坚定,“军营里少了任何人颉利都会起疑,会将王庭迁到别处,所以我和母后,甚至包括波罗夷、大秦人都走不了。但是谁也不知道你来过,只有你能回去报告军情。我和母后就在这里拖住颉利,时间不多了……”
杨黛深吸一口气,“突厥横跨万里,兵甲百万,是无比强大的草原霸主。你知道父皇是怎么跟我说的吗?必须在突厥最强的时候击败他,大唐才能洗雪白马之盟的耻辱,我大唐将士数年来枕戈待旦,就是要将其犁庭扫穴,连根拔起!”
突厥是每个唐人的耻辱,杨黛身为女子尚且不惧声名生死,自己大好男儿怎能犹豫不前?方岩胸中热血激荡。
“法身之事并非太皇太后的懿旨,是我擅作主张,结果到了王庭,打乱了母后的计划。”杨黛深吸一口气,“如果搞砸了大事,我万死不偿其咎,所以我必须拖住颉利,不惜一切代价!”
杨黛说着些什么,方岩都听不进去了,一种无力感袭上心头……自己跟杨黛聚少离多并非,每次她都身有使命,说到底杨黛的命运是属于皇家的,自己不过是个随波逐流的小人物而已。
外面有低语声传来,有人跟波罗夷吩咐了些什么,似乎说只要那男的就行,然后萧皇后走了过来,边走便道:“毕方当真知道的不少,这次狠狠敲了我一笔竹杠,不过总算做了一笔交易,他不管咱们的事情了。”
“若他反悔又如何?”杨黛径直问道。她不放心,没有绝对的武力是无法制约一位妖王的。
“妖王的誓言岂能轻易违背?我不敢,他也不敢。”萧皇后说话间云淡风轻,也不知冒了什么风险,做了何种让步,她问方岩:“励之,想必小雀儿已经告诉你了?”
“回陛下,末将必以军国大事为重。”方岩打算去送信。
“先不忙决定,有件事要告诉你。毕方说今日早些时候,颉利派了两千狼骑杀往圣山。”
方岩和杨黛闻言互视一眼,忧心忡忡。如今圣山全无再战之力,狼骑一到定然全军覆灭,到时奥云塔娜、何力等人怎么办?
救圣山还是去送军情?纠结的方岩一咬牙:“多杀敌,为他们报仇!”
“你把军情送给谁?怎么送?别人为什么相信你?从你送信到大唐兵袭王庭,最快有多久?”萧皇后脑子飞转,她必须立刻做出决策。
方岩一愣,传递军情最好的办法就是到最近的州,让刺史发十万火急的文书,用驿站直接传到长安。可是见到了刺史,对方如何能相信你的话?
杨黛道,“用我首饰做信物。”豫章公主的身份可比武状元高多了、
方岩摇了摇头。武状元又如何?公主又如何?这是军国大事,谁敢不经核实就发文书?一旦有差池可是斩立决的重罪!
萧皇后突然问杨黛:“你上次回长安之时可曾见过李靖?”
“卫国公平日深居简出,他的消息一直不太多。不过我听说国公夫人有心疾,卫国公偷偷带她出长安医病去了。”说道这里杨黛眉头微蹙,也觉得不太对劲。
李靖称得上隋唐第一名将,战功无数,按理说应该荣宠至极。可惜他走错了一步,玄武门之变时他没有站在李世民一方。虽说也没支持李渊或则太子,但他这种中立行为其实就是首鼠两端。李世民登基后未对李靖如何,但他深知自己在军方极有影响,却非尉迟恭、程知节那样的从龙之臣,于是生怕被皇帝猜忌,多年来行事战战兢兢,绝不行差踏错半步。
所以李靖是绝不敢私自离开长安的,除非得了皇帝的旨意。当真如此就耐人寻味了,他奉命去干什么呢?
萧皇后来回踱了几步,又问方岩:“可有苏烈的消息?”
苏定方,名烈字定方。古时男子成年后只能称呼表字,只有君父之辈才能直呼其名。苏定方曾是大隋臣子,萧皇后叫他苏烈并无不妥。
“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