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闺探 > 闺探最新目录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着不慎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甚么?”

诸允爅急于从这滩牵扯着他的泥潭里跳脱出去,他逆光看着杨不留,微微眯了下眼,“洗耳恭听。”

杨不留垂眸看着插在山隘口的红色“闻”字小军旗,“殿下可还记得,最初来到广宁府时最疑惑的事是什么?”

她说话的声音清亮亮的,纠缠在涌入帐中的秋风里,似乎转瞬把诸允爅拉回到鬼树林的那个夜晚。他眉间一蹙,“……为何是让我来彻查广宁府?”

“兵权。”杨不留沉声道,“想必殿下离京前的猜测应当与我最初的想法差不多。我原先以为皇上只是有意限制镇虎军的势力……毕竟殿下同皇帝陛下乃是父子血脉,断无甚么军政分崩离析的顾虑,但镇虎军全军压在北境,把控之处甚广,皇上这才想借广宁府一事搁置殿下一段时间,冷静冷静——可如今来看,不止于此。”

杨不留确认之事开口便是一针见血,诸允爅周身一抖,只觉得彻骨寒凉。

北明皇室之中,只有肃王手里兵权甚重。无论是帅庸是虎符,甚至只要肃王腰间一枚小小的嘲风玉佩,簇拥者便堪数十万众。

五年前东海一战有与肃王过命的兄弟,北境镇虎军也是同他从尸山血海里滚过来的,穆良穆老将军甚至还与肃王暗中有所来往,半壁江山的军队都与肃王交情匪浅——皇帝也是从马背上摔打过的,他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可肃王老早就从宫里跑出去了,他不敢确认这个不受他掌控的儿子是何为人。

当下四方虎视眈眈,十年前西域十国混乱,五年前东海血战,三年前北境叛敌,南境诸国虽为友邦却数年来不曾安宁——西北齐钟年迈,穆良东南防线被替换,东海和南境相当于一块铁板被掰成了两半,东北闻戡都又不安生,此般局势,倘若肃王能一力担下,那这天下,还会是他诸荣暻的天下吗?

“殿下此时立于广宁之地,满心想的都是奴儿司边境的危局,可殿下不妨想想……”杨不留指尖轻轻点了点“闻”字军旗,“闻副都统在东北边境这么多年所作所为,皇上当真一点儿都不清楚吗?哪怕丁点儿的端倪都瞧不出吗?”

诸允爅神色凝重,微微直了直身子。

杨不留叹了口气,“如果我是赵谦来,到了京城,我第一个咬住的人不会是触不可及的高官,势力牵扯,我会死得更快,倒不如咬住远在天边,这么多年来亲眼见着这人为非作歹的闻戡都。如若闻副都统打的当真是金矿的主意,皇上必定震怒,撤掉他的军职,召回入京。边境没了多年的对头,奴儿司十之八九会趁火打劫。那个捉不到的斗笠人潜藏了这么多年,怎么可能会善罢甘休,放弃此次两面夹击的机会——只要西北得知乱局闹起来,北境不可能在一团乱麻当中毫无动静,牵一发而动全身,北境告急,殿下岂会坐视不管?”

管了,肃王便是罔顾圣旨,大逆不道。

不管,镇虎军主帅便是贻误军机,枉负帅印。

诸允爅忽然笑出声,“照你这么说,我岂不是必死无疑?”

杨不留寡淡地扯了下唇角,实在笑不起来,“不至于,殿下方才不是让徐亮去给北境送信了吗?殿下在来广宁之前肃清过北境,一时闹不起太大的动静,只要叶胥方辰两位将军早有准备,殿下便有足以拖延的时机——避开锋芒应当不成问题。至于京中的乱局对于殿下来说是利还是弊,我尚且不敢断定。”

诸允爅微微侧头,静静地看着说话时挪蹭到他身边的杨不留,温柔地在她眉间轻轻一点。

“我要是真死了,你会不会心疼我?扑到我身上哭的那种?”

杨不留也不知怎么了,脑子里“轰”地响了一声,胸口被一团浊气压着,憋得霎时通红了眼睛。

诸允爅被她这副反应吓了一跳,絮絮叨叨地安慰她,“你说说你,我就逗你一下,你这是干嘛呀?我哪儿那么容易死啊?”

杨不留清楚这人生生死死见得太多,嘴上没个忌讳,但她没着没落的心里气得不行,索性毫不留情地踹了他一脚,正踢在他小腿上。

“闭嘴。”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