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指导员哼了一声道;“你当我们是清兵入关?这头必须得剪,但不是现在,这几个人的头发我另有用处。”
我惊呆了,我们还另有用处?我的那点头发,能有什么用,难道是卖个人家?卖给人家恐怕都没人瞅一眼啊。”
大家都剪成了“少林头”,我,大老黑李白,还有几个“大长发”哥们儿没剪,依然风中飘洒。好似一群脱了毛的母鸡中。来了几支长冠子的公鸡那叫一个碍眼。
由于还没发装,操场上的一伙人,一个个就像大公鸡一样,红橙黄绿青蓝紫各色衣服争奇斗艳,完了还都骨瘦嶙峋的,跟个排骨精似的在那风中乱晃。这群“排骨精”应该是刚参加完高考的。
我们领了新军装,别看一个个十八九小小年纪,黄毛还没退净,那发的可都是新式的干部服。大家兴高采烈的试穿着新军装,不断的互相问着怎么样,那简直是牛逼冲天都忘了自己是谁。
我和“猴子”阿坤穿着新军服还挺神气。可那些长头发的一戴帽子傻了,后边露出那么头发,怎么看怎么清廷的辫子军的人。
这时我们的头发终于派上了用场,电视台军事频道的记者要拍一个叫“将军的成长”的专题片。他们要拍一组画面,大意就是一群地方什么事也不懂的学生,投笔从戎来到军营,经过短时间的教育训练,成长为合格军人的经历。
有幸又让我见义勇为的事例,在新生面前讲讲,如果换别人,可能上去会腿直打摆子,但我就不一样,我是哪里人多就越吹的起劲,又把我在湖里救人的事情,添油加醋地说了一遍。说道动情处,还手舞足蹈地在台上笔画了起来,说着说着就感觉不对劲,人群中一双锐利的眼神盯着我,一看是我们指导员愤怒的眼神。
哎呀!完了,咋把她给忘了呢!我刚才说道兴头上,什么在水里英雄救美,呼气给落水女子,什么人工呼吸,给她呼了二十分钟啥的!可不就是说得她嘛!我被她盯得一个激灵,赶紧草草结束的“见义勇为”的演讲。
我演讲结束,他们让我们拎着包,背着吉它从车上下来,东瞅瞅,西看看,一个个呆头呆脑的,弄得跟*战里的鬼子一样。然后老老实实的坐在前面剪头,给我剃头可不就是那个,叫我们刀下留头的指导员吗?
就是我见义勇为救下的女子,只看指导员拿着推子悻悻道:“小样,落我手里的吧!叫你在那乱说,看姑奶奶我今天给你剪个新发型。
我哆嗦道:”姐姐,当初可是我不顾生命危险救你的啊!你可不能恩将仇报啊!”
指导员道:”小样,挺能干啊9什么湖里有鳄龟,在湖里和鳄龟搏斗,你咋不说有鲨鱼呢?还什么给我人工呼吸呼了二十分钟,你咋不上天呢!别动,刚才不是在电视台面前,说的挺起劲的吗?来来来,现在姐姐给你剃个新发型,包你满意!”
随着推子的声音响起,我闭上了眼睛,我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结局,好在军装还有有帽子,还不算太差!一旁给大老黑李白剃头的教导员道:”这头发好硬啊!剃不动啊。”
只听边上推子咔咔的声音,给我剪头的指导员道:“上洗头膏,用剃刀刮,我这边这个头发也比较硬。”说完就拿起了洗头膏挤在了我的头上,拿出了一把剃刀,露出两颗洁白的孝牙笑道:“小心,别动哦!这刀可是很快的哦!可别乱动擦破了头皮啊!”我咽了下口水心想这梁子可是结下了,我这以后还咋在这混啊!”
剪完了头发,大家都是英姿飒爽的“少林头”,就我是“青瓤瓜瓢大光头”跟个劳改犯样,在整群“少林头”中,就我的青色头皮最显眼,在阳光下闪耀着青色的光芒!”
一旁班里的几人,笑的前仰后后的。指导员道:“我给你剪的新发型还可以吧!敞亮。”
说完就把剃刀一把扎在了台上,走时还狠狠地瞪了我一眼。这一下可把我吓的不轻,小时候看《宰相刘罗锅》的时候,有一段是个小学徒练手,拿着剃刀剃冬瓜皮,每次师娘喊他的时候,他就会把剃刀往冬瓜上一扎,一次给被人剃头的时候,师娘又喊了一声,小学徒有习惯性得把剃刀往上一扎,不过这次扎的可不是西瓜,那可是脑袋!想到这的时候我冷汗都流了下来,看来我和这个小指导员的梁子是结下了。
然后又穿上军装在镜子前整理好仪容仪表,再列好队在操场上走上几圈,队里的学生兵居多,反正就那么几个场景让我们忙乎了一下午。
晚饭时我们已经像老学员一样,整队站排去饭堂了。路上带队的指导员,领着喊了两遍“一二三四”效果不太理想,尤其是最后那声“四”总是发降音显得太闷不响亮,在指导员反复做了示范后,大家逐渐掌握了规律,喊的时候放下脸面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有话就要大声说就得喊出来,于是震耳欲聋的“一二三四”喊得地动山也摇。
到了饭堂前,大家立正站好,由区队长起歌齐唱“团结就是力量”效果不太好,队里的学员地域分布较广,南腔北调的汇不到一块,还有人四川人操着四川话在那唱,还逗笑了不少的学员。还有不少人在队伍里,光扒了个嘴,也不出声,活生生地在那烂竽充数。
接着教导员又是一顿心里辅导,让大家放下架子,我们是革命军人英雄气概,唱个歌算什么?唱不好,唱不响,谁也甭想吃饭,再不唱,就拉出来单个练。弄到最后还是这法子管用,于是一曲雄壮豪迈的“团结就是力量”打开了吃饭之门。
这说道吃饭,这里面的学,可就大了去了。刚开始训练体能,消耗多饭量大得惊人,一顿吃十几个馒头根本不在话下。我和“猴子”阿坤哥三一顿能吃了二十几个馒头。
这吃的太多,炊事班一天不干别的,就光做饭了可大家还是不够吃。不够吃就得抢,抢不到就吃不上,于是吃不饱的问题日趋突出。
吃馒头还好说,尤其是吃米饭总是吃不饱,这坦桑尼亚大老黑“李白”总和我抱怨吃不饱,我查找了一下原因,原来怨他自己没有把握好策略,第一碗盛的太多了,吃完了第一碗,再去盛第二碗,盆里早就空空如野。
在这方面我当初进部队就比“猴子”阿坤机灵多了。当年当兵临来的时候,我爷爷专门为这事,给我传授过经验。那几天挺忙的关键是这两货还和我不在一个班,我也没来得及,提前把我爷爷的话告诉他们,直到这两货被饿了两顿,才得到了我的指点。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