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个组员都没发展,人家演讲小组十多个人,他们就奔人多的去了,还有学雷锋小组人更多,都四十多人了,比我们区队人都多,根本不能叫小组快成别动队了”
“好啊,你怎么不早说,帮我先拉点人呀,干脆算你一个,给我当副组长得了,帮哥们儿拉点人去”
“给你当副组长?帮你拉人?我还想拉人呢,哥们儿现在是‘武术散打活动小组’组长兼‘新闻报导小组’组员,我看你还是弃暗投明来我这干吧,也给你个副组长什么的,军事理论就凭你那两下子还是早点黄了吧,大热的天还来个什么“秋风送爽”先把节气弄明白搞清楚再说吧”
“此言差矣,咱哥们儿这组长可是队首长钦赐御批,嫡系中的嫡系,黄埔中的黄埔宗,你们那些自封组长的‘伪组织’能跟我比?”
“搞得我们跟“杂牌军”一样,谁不是正宗啊?咱那可是弘扬中华武术,光大尚武精神,正宗的爱军习武,昨天队长亲自批准了我的请求,刚一开山,马上就有十来个人前来入伙。”
“得,你还是给我马上打住,一听就明白了,什么屁武术小组,乌合之众一伙草寇,听着跟占山为王打架劫舍似的,我看咱们还是上楼看看那帮演讲的去,有什么呀?不就吹牛批吗?咱哥们儿的强项岂容他们瞎白话?走,上楼吹牛去”
可能上了大学各大院校的大学生们社会参与意识极强,热衷课外活动,成立了五花八门各种各类的所谓协会、组织,直到现在此风仍然大刮特刮,大学生们个个乐此不疲,在校期间谁要是不参加个什么组织就等于告诉别人自己没本事,会被人瞧不起似的。
军校的组织和地方学院还不一样,因为有部队的纪律,不允许成立那些协会性质规模较大的组织,所以都是在队干部的领导指导下,以研究小组的形式出现。
别看仅仅是几个人的小组,那也代表一种组织能力,体现强烈的参与意识,为日后走向部队,步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辅助手段。
得到中队首长的大力支持后,不到半月时间,雨后春笋风起云涌,要我说就象豆芽上面浇了尿素,发的那叫一个快。只有一百来人的学员队竟成立了各种小组十来个,其中属九班长吴子超领导的“学雷锋小组”人数最多,鼎盛时期达四五十人占据队里半壁江山,他们一到节假日休息日就旌旗招展锣鼓喧天开庙会似的上街做好事,可能出于嫉妒,我都怀疑这伙人的动机;还有四班副黄志祥领导的“新闻报导小组”得到教导员的大力支持,也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
还有什么“郭德纲”相声小组,一个个结结巴巴话都说不太利索成天,还有“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的演讲小组,据说是嗓门大能不结巴就成;还有高子峰刚成立那伙光着膀子想刀枪不入的“武术散打小组”成天“呼哈”,一时间,乌烟障气,各大门派纷纷登台亮相,这些个“门派”就像雨后春笋一样纷纷冒头。
象哥们儿这种样样通样样松,什么都明白什么也还搞不太清,貌似全才的主儿,人家那些小组根本不吸收我,几次碰壁之后,我也懒得搭理他们。这回好家伙闹了个组长,还是队长、教导员钦命,哥们儿受宠若惊,于是翻箱倒柜积极运作,誓要闯出一番军事理论研究的新天地。
为了扩大声势,我和高子峰四处出击多方游说,以好烟好茶做诱饵广招天下豪杰。一番折腾后,“军事理论研究小组”总算搭起了班子,成立那天队干部们开会的开会,有事的有事一个也没有到场,更让弟兄们无拘无束。”
我站在区队小教室讲桌前看着底下坐着那伙人,什么王*子、张大卵子、刘大脑袋一个个歪瓜劣枣都来了,也不知是奔着好烟好茶来的,还是别的小组不要他们跑这充数,反正二十来人。
简单举行个仪式就进入正题,第一次活动研究的是解放战争中粟裕将军指挥的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境内实施的“淮海战役”
我刚把研究题目说完,这帮小子就开始积极发言热烈讨论。
“淮海战役’就是在咱们徐州老家干的,俺最有发言权,俺老家是沛县的,谁不说俺家乡好,还是说说我们老家莱阳吧,俺那地方产的“狗肉”那是口味可是中外闻名”王*子一口把桌上的龙井茶喝了个底朝天,估计把茶叶都咽肚了,然后操着浓重的徐州口音抢先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