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穿越时空寻访明朝救时良相顾鼎臣 > 穿越时空寻访明朝救时良相顾鼎臣最新目录

第26章 (2)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就是要从国家体制的层面上治理国家,要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治理国家,这种治国理念和策略对现代国家的管理也是有借鉴意义的。十六世纪的顾鼎臣能够提出如此超前意识的治理国家的策略,非常难能可贵,可惜明朝的弘治皇帝并没有采纳顾鼎臣的安邦定国之策。我们继续往下看他的‘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写得怎样?”

自是以降,若汉、唐、宋贤明之君创业于前,守成于后,其道与法

固出于帝王。然徒窃夫秕糠至似而无其实,得夫糟粕之浅而失其真,虽

有事功,不过小补,其孰能与于古哉?圣策继及乎此,臣有以知陛下陋

汉、唐、宋于下风。而有所不为矣,臣请摭诸史册而陈其概,可乎?

汉高祖之豁达大度,孝文之清净玄默,唐太宗之聪明英武,玄宗之

好贤乐善,宋太祖之严重孝友,仁宗之温恭节俭。于道似有得矣。然而

杂霸术、尚黄老,大纲不正,闭门惭德,仁厚有余,刚明不足,非帝王

之所谓道也。汉之着律令,定税赋,唐之租膺调、府卫兵,宋之序资格、

严科禁,其法似亦善矣。然而不事《诗》、《书》,礼文多阙,矜骋矜大之

心,极奢侈之欲,声容盛而武备衰,议论多而成功少,非帝王王之所谓

法也。盖斯道既微,法亦随变,治效之成,终不古若,何足疑乎?

顾撷冈说:“顾鼎臣在这两段文字中,把古为今用的要则说得非常明白,前一段说学习汉、唐、宋贤明之君创业之道,不能学其‘秕糠至似而无其实’,不能取其‘糟粕之浅而失其真’,也就是说学习汉、唐、宋贤明之君必须去其秕糠糟粕,而取其实质和真实的东西。后一段总结了汉、唐、宋贤明之君创业时的圣策要义和治理政绩,同时也指出了‘杂霸术、尚黄老,大纲不正,闭门惭德,仁厚有余,刚明不足’和‘极奢侈之欲,声容盛而武备衰,议论多而成功少’等等致命弊病,以至于‘道既微,法亦随变’,治理成效怎么能赶超古代贤明之君呢?。顾鼎臣高屋建瓴,辩明是否,分析研究得非常透彻,令人信服。”

(本章完) 穿越时空寻访明朝救时良相顾鼎臣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