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了多少!
但是一碗米粥肯定是饿了!
王大祥边走边吃,路上一个人也碰不到。
王大祥穿着饭馆老板的破棉袄,看上去跟这边的村民没什么两样。
别说现在没有人,就是有人他也不会引起人家的注意!
果然被王大祥猜中,看山跑死马,说是三四里,何止三四里。
王大祥估算了一下起码六七里。
王大祥在家的时候,老家人常说他们村到街上三四里路,结果他弟弟王大祥开车一打表,说有六里多路。
三四里与与六里多路,悬殊太大!
所以王大祥是有经验的,农民们说的里数,是不作数的。
这大多是老辈人留下来的里数,他们都是连估带猜出来的。
老人说是三四里,那一定是三四里,老人们还能有错?!
王大祥走了五十分钟,才走到大堤下面。
王大祥心情很激动,这是他第二次看大海,而且是没经过开发的原生态的大海,王大祥觉得要看就应该看这样的大海。
他在来海边的时候旅馆的老板还告诉王大祥,说要是刮大风下暴雨,你一定不要留在海边,否则很危险。
老板说大堤上有大树,如果风大人站不住了一定要抱住大树,老板说最好是进棚屋里,老板说那边的棚屋都非常结实,大风刮不动!
王大祥到了之后才知道为什么刮不动。
棚屋就盖在坡上,而且顶几乎与坡一平,王大祥进去看了,里面有很浓重的鱼腥味。
这棚屋大约有七八个平方,顶上都是碗口粗的洋槐树做顶,墙壁也都是弯弯曲曲的洋槐树排成的。
王大祥就想,这应该是怕下暴雨防塌方用的吧!
顶上的洋槐树都是用八号铅条缠了好几圈。
这样的顶,它就是台风,也休想把这样的屋顶掀掉。
王大祥参观了棚屋,也没什么可看的,里面空空荡荡。
王大祥就出来,顺着斜坡往上面走。
越往上去,风越大。
等到王大祥走上坡顶,王大祥的面前出现了雾茫茫一片,海天一色!分不清哪是海哪是天。
海浪一浪推着一浪,波涛汹涌!
王大祥矗立在风中,看着这茫茫一片大海,心情别提有多激动了。
王大祥感觉大风都快把他身上的棉袄吹透了,王大祥感到了刺骨的凉意。
这都农历二月初六了,海边还显得很冷。
王大祥甚至觉得,这样的冷跟上老家的数九寒冬了!
王大祥也顾不了许多,在这么一个宽阔的海洋面前,王大祥不由得在堤上奔跑起来,他一路呐喊,发出啊啊的声音!
但是王大祥所发出的呐喊,淹没在这海风的呼呼声以及海浪扑打海岸的的声响里。
人在大海面前,真是显得这么渺小,连声音都淹没了。
王大祥就想,自己要是能一辈子住在这里,那是该有多好。
越是人稀的地方,人情味越浓。
王大祥想,在这里生活,那才真正感受到一些歌里的意境。王大祥脑海里浮现出很多有关大海的歌曲!
王大祥就想,如果自己在年轻时候,带着罗晓芳在这里生活,他宁愿一辈子不去城市。
王大祥想起了老家的一件事情。
那就是老家有个人家,他家在五十年前曾经出走过一个十二岁的男孩。
原因是男孩犯错误,被他父亲揍了一顿,一气之下离家出走。
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这一走就是五十年,等到老家有人去内蒙古打工,巧遇了他,看他长得跟老家这边几个兄弟很像,于是就聊起来。
这一聊,就什么都清楚了。
他说年轻时候小,不知好歹,跟父亲吵架,一气之下就离家出走。
他在社会上流浪了一年多,他扒过火车,扒过手扶拖拉机。
他一直在社会上流浪,靠乞讨为生。后来就流浪到内蒙古,被一个好心人收留,给人家放牛羊才算安定下来。
他到十多岁才结婚。
这么一问,就什么都知道了,五十年前离家出走的就是他。
遇到老乡,那真是格外开心,又听说他老母亲已经去世,老父亲还在,他是热泪盈眶。
老乡约他回去看看,他推说困难,去一趟老家不容易。
老乡考虑到他有难言之隐,五十年了,他都没有回去,他心里一定还没有放下他父亲打他这个事。
再说了,他母亲去世的时候,他不再跟前,他也许怕人家骂,骂他不孝。
于是老乡打了长途电话回去。
结果,他大哥接到电话后就到内蒙古来看他,兄弟两相见,那是抱头痛哭。
等到冷静下来,他大哥就把他这次来的目的告诉他,他是来接他一家回去的。
落叶归根么!
他大哥告诉他,家里日子好过了,老三如今是做桥梁的老板,手中很有钱,在城里还买了别墅,手里有七八辆车!
他大哥说要不是他在海南,路途遥远,他这次也就过来了。
然而他不愿意回去,这么多年,回去可怎么说啊?!
他大哥第一次没有劝动他,但是第二次,他大哥带了其他四个亲兄弟,开了两辆车,一辆轿车,一辆十吨大卡车,来接他。
他大哥这次来,告诉他老父亲已经八十岁了,刚好今年过整生日,他父亲要他们兄弟,无论如何也要把他劝回去。
他大哥这次来,还把他父亲收着的他小时候穿的衣服带来,他大哥说,他们的妈妈走时就没有闭眼,临终的时候还提到他。
他的父亲后悔了一辈子,他大哥说他们的父亲想在最后时光能见到他,当面跟他说对不起。
父亲要跟他道歉,这让他心里愧疚了!
来了兄弟五个,又许诺了他到家后,什么都是现成的,有地有房,他三哥把自己的两层楼房一分钱不要送给他了,把自己的地也送给他种。
就这样,他一家等于被他的兄弟押回老家的。
然而他到老家后,送走了病故的父亲后,没两年,他还是回到了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