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大明穿越之宁王 > 大明穿越之宁王最新目录

第六十七章 建文帝出亡疑案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沛流离的生活。在湖南常德谢家镇,让鸾娶了一谢氏女子为妾,生二子,后又携妻子到武当山隐居。直至朱棣死后,他才带谢氏和二子到湖北江夏纸坊安家。建文帝年老后,在武昌宝通寺出家,法号应文,死后葬于洪山宝塔之南。

宁王朱栋梁去武昌的时候,去打听不少百姓们对建文帝的传闻,最后宁王朱栋梁还是没有结果,只能无功而返回到自己的封地。

永乐十年,明成祖朱棣调集军民工匠三十余万众,历经十年,建成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等庞大工程建筑。其时,张三丰混迹于民众之中,皇帝朱棣派人屡访不遇。次年正月,明成祖开始以各种理由去修建玉虚宫,全称为玄天玉虚宫。此后,又建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整个明孝陵建成历时30余年时间。

在多年寻找建文帝的事情上,明成祖对这个建文帝的生死非常看中。明成祖想起当年皇宫出现大火,建文帝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就怀疑建文帝逃走了。

可见朱元璋对他这个四子朱棣是十分了解的,早就预感到他将来可能会篡位夺权,那么朱元璋为何要让建文帝在紧急关头去找代王呢?代王又是谁?这个代王就是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就藩于大同府,大同地区是他的封地。

朱桂在自己封地横行霸道,甚至恶贯满盈,他的坏名声总是时不时地传入朱元璋的耳朵,就连朱元璋也对他很无奈。

朱桂虽然如此,但对父皇朱元璋以及兄弟们却非常孝敬和友善,最放心的是他没有夺位篡权的想法。朱棣有勇有谋,但让朱元璋不安的是燕王朱棣野心太大。

建文帝逃出皇宫的第三年,永乐三年十二月来到大同投靠朱桂,果然得到朱桂的庇护,将他藏在位于怀仁县海北头乡的西安堡,并临时加盖一座翁城掩人耳目。

建文帝来到怀仁时身边只剩下一个近侍,快到西安堡时,口干舌燥的建文帝仰天叹道:“朕若为天子,天当将雨。”可是天上并没有下雨的迹象,这使建文帝非常沮丧,起身要走的时候,突然从平地冒出一股清泉。

建文帝藏身西安堡三个月,永乐四年南下重庆。于是,明成祖朱棣暗中派兵到怀仁抓建文帝,建文帝在怀仁百姓的保护下才安全脱身。

建文帝每日都在祈求上天保佑自己,希望能平安度过自己的后半生。从永乐元年正月至永乐三年,建文帝辗转于西南、东南各**达三年。

整天为建文帝的安危担惊受怕的陈贵妃,无限思念建文帝。她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帮建文帝设立一个的长生牌,每当思念建文帝时,她就跪在建文帝长生牌前念经,祈请上苍保佑当今皇帝万万岁。

建文帝本想以宁德的瑞迹寺、安仁寺、三峰山寺,周宁的云门寺、灵鹫寺等闽东临济宗寺院为基地,秘密发展复国势力,然而由于临济宗寺院早已被皇帝夷为平地。

于是,建文帝索性隐藏到宁德霍童支提山华藏寺里当和尚,法号应文法师,是他皇爷爷朱元璋临终前在奉先殿留下的铁箧子里度牒指定的佛号。

他穿上爷爷留给他的“五爪金龙袈裟”,以云游为名,并着手修复闽东被毁的寺院,以图秘密发展复国势力。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