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大明穿越之宁王 > 大明穿越之宁王最新目录

第九十七章 杨荣疏陈弊政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大人慢慢吃。”杨溥和黄淮等人说道:“多谢太子赏赐。”同年十一月,翰林学士杨荣开始上奏十件事,指斥了府部和法司的各种积弊。

杨荣在奏表中写道:“一是吏部职专选法,提出轻重不论,未审凭何擢用。其中情弊多端,此为吏部之弊。二是户部职掌钱粮出纳,有丝毫欺骗舞弊行为,此为户部之弊。三是礼部职掌礼仪,今朝贡使臣到京后,

三年或五年拖欠不上交者,以致各卫互相蒙蔽,贪赃枉法,此为兵部之弊。其饮食供帐之具全部委托会同馆,应赏赐者故意迟留。又有各处军民来贡者,往往不立即奏报,此为礼官之弊。四是兵部职掌兵政,由于兵务废驰,马政不修,军伍有经三五年,十数年空歇不补者,马匹孳生有五是刑部和都察院职掌刑名,今黑白不分,是非颠倒,令人抱冤负屈,百姓无处控诉。有司官吏毫不过问,以致死于无辜者不少。大理寺职掌详刑,伸冤理屈,官员不能有所办理,此为刑官之弊。六是工部职掌专造,当今所急务者不过北京宫殿,其诸造作皆可随宜。而有司官吏不度民力,不分缓急,差人买办物料以一科百,以十科千,民受其害不可胜言,并对借故逃避服工役的匠人也不追究。七是洪武中定制,凡军器除存留操备之数,其余皆令入库,不允许私制。近来却有些人出外私带一些军器,将东西私藏在家,或公开出售。不知从何处而来,是何人制造的。八是洪武中官府买办物料,只收本色物户自送该衙门交纳。今贪财之徒一概揽纳,不收本等物料,而行收钞银,恣肆贪残,吮民膏血,此为工部之弊。九是洪武中各卫旗官军士编成队伍,都各有统属。今擅收别卫军士入伍,又招逃犯及无赖,此为军政之弊。

十是内外各卫所军士皆有定数,有缺即勾补。今各卫所官吏只耽于酒色货贿,军伍任其空虚。官吏受赃后放免,让差使为由纵其在外,此为军卫之弊。明成祖阅览后,密谕杨荣道:“杨爱卿,你说的很对。但你如进此言,恐怕会与群臣产生矛盾,不如就让御史上疏。”杨荣跪下说道:“多谢陛下采纳微臣的建议。”明成祖说道:“爱卿免礼。”太子朱高炽说道:“杨大人是赤城爱民之心,虽然所奏之事有据可查,但会引起百官误会。”初七日,明成祖朱棣对武臣说道:“自古国家盛衰存亡,未有不系于武备之张弛。汉唐世远,置而不言。近代有宋之时,太祖太宗受天命,将勇兵强,削除暴乱,四海晏然。及其子孙武备不修,丑虏僭窃,驯至海内分裂,宗社丘墟。元以胡人入主中夏,世祖时戎部整肃,甲兵强盛,天下宁谧,传至数世,嗣主荒淫,军政废驰,群雄并作,竟至覆亡。我高皇帝受天命定天下,于时将帅效忠,士卒奋勇,肃清奸宄,遂建洪业。朕嗣帝位以来,夙夜惕厉,唯恐蹈宋元覆辙。你们世有爵禄,与国家同休戚,修饬武备,为国爪牙,是你们应尽之责,理当究心用事。然而,近来纪律松懈,队伍空虚,军士逃亡悉付不问,甚至通同有司受赇枉法,如此武备,国何以赖!所有这些人,皆是你们不恤军,上不忠国所致。自今而后,你们宜鉴古人之得失,体国家之委任,修职务,安抚士卒,修缮器械,使兵掁武举,奸宄不作,朝廷有磐石之安,你们也可永保富贵。

如果你们惟图货贿,苟且蒙塞,不遵朕言,仍蹈前弊,必罪不宥。”武臣们跪下说道:“多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在初九日由御史邓真上奏疏,众位大臣皆请罪,诏令说道:“诸司悛改,再犯不赦。”

各部官员听后都跪地伏罪,明成祖对官员进行审核判罪。此时,宁王朱栋梁召集当地官员商量大事,南昌知府郭全和其他官吏都来应邀,他们拿不到主意,都让宁王朱栋梁给他们出主意。大家都让宁王想想办法,宁王朱栋梁毫不犹豫的答应帮助这些官员应付朝廷,南昌知府郭全向宁王朱栋梁道谢说道:“多谢王爷大恩,下官感激不尽。”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