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观天 > 观天最新目录

第十七章 官与贼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平安听的津津有味:“然后呢。”

郡守满饮一杯:“和尚跟真人说了几句,真人忽然喊道:‘后面的小友不妨上前做个见证’,我才知道原来我早就被人发现了还犹不自知,我只能厚着脸皮上前给两位大能行礼。”

“原来和尚输了一阵颇为不服,要跟真人再比一阵,要是再输的话就立刻回京,哪怕是没有完成旨意也绝不再叨扰。”

“和尚跟真人约定谁能最快到京城里大名鼎鼎的居祥楼谁就算赢,我当时纳闷难道两人要赛跑?要知道陶山离京城足有两百里,马不停蹄也需要的两三日的功夫。但是两人却各自盘膝坐下,闭上了眼睛。”

“约莫一盏茶的功夫,两人齐齐睁眼,和尚先开口说他看到了居祥楼的掌柜正在着人南下采买货物,货车此时正在楼前停靠;而真人却微微一笑,从袖口中掏出一盏居祥楼特产的罗香茶,和尚大惊失色,朝真人行了一礼一言不发的走了。”

平安鼓掌:“精彩精彩,和尚虽败,也不失高人风采,两位俱是大能。后来呢?”

郡守叹气道:“我浑浑噩噩的回到住处,久久不能入眠。第二天,我就听闻真人离开陶山,返回上清山去了。”

“当时我有心追随真人,回京城家中越想越是遗憾,大好机缘摆在眼前却白白丢掉了,稍作休整之后就不顾家里劝阻欲赶往上清山,哪知还未出门就得到了华阳真人驾鹤西去的消息,我不相信那么神异非常宛如仙人降世的华阳真人会就这么仓促的离世,于是赶到上清山下,上清山正在举行华阳真人的殡天仪式,我心如死灰,断去心中念想,被家里托情当官去了。这也印了其母的话,华阳真人终究没有留下子嗣,有始无终。后来,我也才大致猜测到当时和尚跟华阳真人到底说了什么。”

平安问道:“他们说了什么?”

“当时京城中不知何时传出了一条流言——荧惑入南斗,天子下殿走,当时天生异象,陛下急不可耐,于是就遣人去接真人回京,后面才有了陶山的事情。而那个和尚就是如今泉阳真人代之弥生禅师,现为京城同泰寺方丈。”

平安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怪不得华阳真人仙去后皇上如此崇信佛门,想来与这位弥生大师脱不了干系。”

郡守摇摇头:“我所说的只是我看到的和一些猜测,事实是怎样或许除了皇上,弥生禅师和已经仙去华阳真人外,没人知道,我老了,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去探知了,你不一样,或许你有能力成为下一个华阳真人。”说完拍拍平安的肩膀鼓励道。

平安指指自己,惭愧道:“我?这点微末的伎俩怎配与华阳真人相提并论。”

郡守大笑:“不要妄自菲薄嘛年轻人,你的路还很长,以后的事谁说的清楚。”

说完起身拍拍衣衫的尘土自言自语道:“哎,今天的酒怎么这么好喝?烈醇香熏四品皆全,喝的我都醉了,唉唉,不行了不行了,要倒了,这里是什么地方,走错了走错了,我还是回府去吧。”

说着提着灯笼浮夸的摇椅晃离开了监牢,饭笼也扔在一边也都不要了,留下目瞪口呆的平安。

平安望去,饭笼底下压着一个包裹,包裹上静静的躺着一把钥匙。

——

挺拔陡峭的山壁上丝萝悬生,山崖上是层层叠琏的松塔,像一把把撑开的绿伞。一泊干净的江水在群山之间趟过,江面上飘着淡淡的暮色,残阳似血滴在深黛水面上,烧红了半条大江。凉风如客而至,扣起火红涟漪涌向船头,溅起了千万浪花。

道行跟陶承立在船头,享受着难得的惬意。

道行长发随风飞扬,赞不绝口:“川蜀大地不愧是天府之国,果然是别有一番景致,毫不逊色于江南。怪不得古时那么多能人异士频频出没于蜀地。若是在这里修习一段时日,相信对我的修行是极有益处的。可惜这次来的急,去的快,没有时间好好游历一番。”

陶承点点头:“《风赋》有云: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古人诚不欺我。此山此水此风,就算皇帝也未必有我兄弟二人此刻来的畅快。可惜呀,如此畅快之地,也只有你我二人在...”

道行揉揉额头:“真是大煞风景,你想说什么直说。”

陶承摸了摸鼻子,不好意思道:“师兄,我们独自带着阮谷娘离开,连看都不看一眼平安,不太好吧。”

道行挑挑眉毛:“怎么,你跟他很熟吗?还想劫个狱不成。”

陶承笑道:“我哪敢啊,只是...唉...”

道行语重心长道:“师弟,如今时局动荡,大梁风雨飘摇,我上清派能在夹缝中求存已经殊为不易,天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有什么事端无故落在头上,实在不宜跟朝廷再有一丁点牵涉,你可一定要明白。”

陶承苦笑:“这些我自然是知道的,只是平安好歹也算是我的生死之交了,就这么走了有些不甘...”

道行哈哈大笑,打趣道:“这话倒也对,两个打一个都差点被妖邪吸成人干。话说,他是哪个山头的啊?”

陶承摇头:“我问过他,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哪门哪派,只说是跟一个道士学过一段时日。他的施术也跟现今的门派大不相同,有练气的根底,也会兼修符篆,而且他的符篆与正一派截然不同,上面全是圈圈点点和各种线条,威力奇大,像是杀伐之道,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符法。”

道行沉默半响,若有所思道:“哦?有点意思。好了不说这些了,你伤势未愈回屋去吧。”

转身拍拍他的肩膀笑道:“放心吧,我看这小子不像是短命之人。”

陶承面色怪异的看着道行:“师兄,你不是不喜欢研习相术么,怎么突然就会看人吉凶了。”

道行捋捋山羊胡:“这个嘛,自然是看他的气色喽。”

————

平安的气色很不好,失血过多导致面色苍白,不过精神头还是不错的。似乎得到了郡守的授意,城门大开,连守城的卫士也不见了,平安趁着夜色畅通无阻的离开了城池。

经历这一遭他获益良多,连月来压抑的情绪都舒缓不少。郡守留下的包裹里有不少钱财,平安打算先去上清山探望阮玉,之后再去潼州寻青儿的踪迹,所以在沿江的船道上随意找了一处树荫,就这么和衣睡下了。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