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观天 > 观天最新目录

第三百二十七章 攻敌三策 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陈元康当然知道借梁国之力除去宇文泰是不可能的,萧大和尚整日求神拜佛,说不定求的就是北方二主突然暴毙而亡哩。

笑了笑,拱手道:“丞相不必犹疑,依在下看,梁国未必会出兵,就算出兵,多半也是陈兵作观望状,坐视我等打生打死。”

高欢点点头,给陈元康沏上一盏热茶,敬了过去,请道:“既然如此,为何还要请梁国出兵,如此岂不堕了身份?”

他有资格蔑视梁帝,至少他不会礼佛礼到把都城都献给寺庙。

事实上有太多人打心眼里蔑视梁帝,比如高欢的大将兼隐忧——侯景,当初侯景就曾说过要把萧和尚生擒,只不过随后便被陈庆之打得落荒而逃,虽有些冷幽默的味道,但足见曾经英明神武的梁帝在诸人心中的形象已跌至谷点。

陈元康接过茶盏,道谢一声,笑呵呵地说道:“不需要梁国动刀兵,只要他摆出一副蠢蠢欲动的姿态即可,再者说,梁国自有有余,进取不足,若真要北伐,也会先伐我等,因为北荆州虽为关中门户,可也是贫瘠之所,哪比得上的河南之地富饶。”

高欢傲然道:“那是自然,历来弱者相互扶持,以拒强者,黑濑小二有壮志无实力,萧秃贼雄心实力皆无,就算二人联手,本相亦是不惧!”

陈元康啜一口香茗,适时泼上一盆凉水,笑道:“话虽如此,不过这并非伐我不伐彼的根本原因。”

高欢一怔,“那是...”

趁此良机,陈元康顺便给高欢分析下天下大势,好让他更容易接受自己的观点。

幽幽叹口气,说道:“自古以来,南地若要北伐,无非三条路可选,一者从益州出兵,过汉中,进逼长安;其二,从荆襄一带出兵,其三;从扬州一带出兵,而北国南下,亦不外乎这三条路,但武兴已俯首宇文逆贼,所以梁国只剩出兵荆襄一条路,换言之,他已无法讨伐宇文泰,只能进犯我等,这才是根本原因。”

高欢神情沉落下来,默然片刻,抬起头来,吁了一口气,说道:“这也是为何我为何屡屡攻伐宇文泰,而不进兵梁国的原因。河东河南虽富庶,却无法训练水军,贸然进攻梁国,必然吃亏,只有攻下长安,陈兵益州,训练出一支精锐的水师,才好南北双路齐下,一举灭掉梁国。”

陈元康笑道:“丞相英明,在下极为赞同。”

高欢摇摇头,神情略显落寞,策是好策,但宇文泰就像一颗钉子般死死占据长安不放,一拖再拖,拖得自己两鬓生白了还不松口,一统天下渐渐成了无期之盼。

勉强收拾下心情,转回正题,问道:“既然梁国要伐也是伐我,那还请它出兵作甚?”

陈元康露出神秘的笑容,轻声道:“既然有看戏的,有唱戏的,当然也不能缺了敲锣打鼓的,梁国想当看客,那就让他看好了,我们不必理会,所以除了致书一封邀梁帝共击外,丞相还要再邀一位盟友,信得过的盟友。”

“信得过的盟友...”,高欢暗暗思忖,片刻,犹豫道:“莫非长猷说的是蠕蠕(柔然)?”

陈元康摇头,“蠕蠕内乱不止,如今忙得焦头烂额,已无余力出兵,丞相再想想。”

高欢稍思片刻,又道:“莫非阴平?”

昔年阴平被魏所灭,之后趁魏国内乱,割据一方,不断与宇文泰支持的武兴对抗,如果自己致书一封,八成会欣然同意。

陈元康又摇摇头,淡道:“无论武兴还是阴平,都不过蚍蜉撼树耳,不足道哉,丞相再想想。”

高欢眉头紧蹙,再思片刻,紧绷的面庞霎时惊诧,不可置信地问道:“莫非你所指的援军是...”

料他猜破谜题,陈元康笑着揭晓道:“不错,正是吐谷浑!”

“不可!”

高欢断然否决,“黑濑小儿早晚必死,长安迟早是本相的池中鱼,囊中物,岂能叫番邦贼子入关,这是引狼入室,万万不可!”

陈元康定声道:“丞相此言差矣,且高看吐谷浑是狼,但狼于龙虎面前,不过砧板鱼肉耳,只需轻轻一刀,必夹尾而逃,再者,它未必能进得关内,在下之所以这么说,无非是想借吐谷浑之手把宇文泰精锐引至凉州,我军则趁势大举进攻,这样一来,宇文泰战线拉长,势必首尾难顾。

就算因缺兵少粮,宇文泰抵不住吐谷浑的进攻,但只要我们占据了长安,还怕番邦贼子作乱不成?等到那时,天下可期!”

说罢,陈元康双拳紧攥,面色涨红,愈发激动起来,仿佛大好河山,唾手可得。

高欢丰俊的面容上泛起挣扎的神色,牙关紧咬,呼吸都不由急促起来,破声道:“一定要吐谷浑,不能阴平吗?”

若是上策是诡谋,那中策便是毒计。

他太清楚了,宇文泰已到穷弩之末,若是吐谷浑大举进攻,宇文泰必陷入苦战,甚至可能兵败身亡,但有道是请神容易送神难,若吐谷浑真的入主凉州,恐怕就没那么容易打发了,介时陷入两难的反倒成了自己。

陈元康更加明白,高欢这是败仗打多了,所以难免疑神疑鬼,立刻加油鼓气道:“丞相何以妄自菲薄,须知那番邦贼子连益州都攻不进去,岂能与我军相提并论?再者,阴平委实不值一提,宇文泰稍有动作,必裹足不前,或望风而逃,根本起不到牵制的作用。”

说罢站起身来,伏身叩首道:“良机莫失,失不可得啊,在下恳求丞相了!”

此刻,高欢的心情犹如重锤擂鼓一般,起身把陈元康扶回座上,扑去他身上的尘土,无比沉重道:“说下策吧。”

陈元康霎时僵愣,如五雷轰顶,脑中轰鸣不止,只觉得天旋地转,不可思议道:“丞相...可否再说一次?”

高欢从牙缝中挤道:“说下策吧。”

陈元康双目骤阖,凄然一笑,他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自己,惨声道:“既为下策,不说也罢。”

高欢艰难道:“还说说吧,我也想听。”

陈元康深吸一口气,还是提不起丝毫的精神,拱拱手,无力道:“两路进军,一路陈兵玉璧,一路陈兵邵郡,二者互力相助,若宇文泰动兵,则截击宇文泰援军,若不动兵,则择其一处猛攻,只要二者丢其一,他必然动兵,但如此一来,我军必有一方重创。”

玉璧,又是玉璧!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