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高欢何等精明,哪里瞧不出李业兴的意图,名为抵御援军,可若是援军不来,那就是置身战外了,而且以宇文泰的性子,以及他现在的军力,八成不会派遣援军。
李业兴淡淡说道:“大将军虽久经沙场,但毕竟年世已高,而且先前已和山胡战过一场,此战还是不要让他再涉险了。再者,若宇文泰真率援军前来,有老将军坐镇黄河,敌军必不敢强渡。”
高欢满意的笑笑,李业兴此举甚合他心。斛律金年近六旬,此战本就没打算让这位敕勒老人参战,只是经不住他软磨硬泡,所以勉为其难应允下来,况且若是此战顺利,也不差他那三万步骑。
其实李业兴还有半句话藏在心中,斛律金半生戎马,功勋卓着,若是此战败阵,恐一生英明举,而且斛律金对高氏忠心耿耿,所率兵马更是诸军中最为精锐的,就算此战惨败而归,只要有这三万生力军,其他部众就不敢贸然生出反叛之心。
当然,最坏的情况莫过如此。
高欢又看看前方领军的诸将,问道:“那依先生看,渡河之后,城东城南遣哪两位将军前去为好?”
李业兴思忖片刻,说道:“城南最为凶险,所以应派敢战酣战,且进退有度之将,高将军(高岳)有将帅之才,气度沉稳,由他去最为合适;城东既要为各军所援,又要垒土造山,责任同样重大,所以应由骑兵部众为佳,彭将军(彭乐)和薛将军(薛孤廷)所部尽是骑士,丞相可择其一人前往;城北则由丞相率大军坐镇,虎踞视之。”
高欢埋首沉思,衡量一阵,缓缓而道:“彭薛二人虽极为骁勇,但性情燥烈,不如让孝先(段韶)前去,先生以为如何?”
严格来讲,段韶是高欢的外侄,因他母亲娄信相是高欢妻子娄昭君的姐姐,所以姨夫高欢很是器重他。他也没辜负高欢的器重,不但性情温雅,甚得军心,而且精通兵略,屡立战功。
彭乐和薛孤廷则不然,这两个家伙虽说善战,但前者在邙山之战中私纵了宇文泰,这口火气时隔三年高欢还没消呢;而另一个更堪忧,不但嗜酒如命,而且浑身上下一根筋,很容易捅出什么娄子来。
权衡一番,高欢还是觉得段韶可靠些。
但李业兴不这么想,摇了摇头,淡道:“段将军所部多为步卒,不日后更是攻城的主力,轻易动用不得,反观彭薛二部则不然,他们乃骑兵,强于原野,但对攻城毫无作用,用他们来消耗敌军,方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