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南洋崛起 > 南洋崛起最新目录

第075章 全力以赴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可不是后来发展的火神机关炮,无论是祖鲁战争,还是第二次英阿战争,英军在使用加特林机枪的时候,每一架机枪都要四个人来侍候。

加特林机枪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转膛发射的原理,枪身上有一个可以拆卸的并带漏斗形供弹口的钢制供弹转轮,通过射手转动枪管边的手柄来驱动枪管的转动,枪管的转动同时带动供弹转轮同步转动,子弹依靠重力落入供弹转轮,再进入弹槽之中,弹槽和枪膛同轴的时候子弹才会进入枪膛之中。

这种供弹模式下,射速还是比较低的,只有每分钟200发子弹的速度,连56式自动步枪的射速都比不上(600发/分钟)。

不过,与同时代的单发步枪相比,加特林机枪的射速却是可以用暴风骤雨来形容,这也是加特林机枪在祖鲁战争和第二次英阿战争中有着突出表现的原因。

布尔利准将之所以依旧信心满满,主要还是对英印军两个机枪连的信任。一个机枪连装备了50挺加特林机枪,6支口径为14.7毫米的枪管,射速为每分钟200发,这是他所有的步兵都无法提供的火力。

加特林机枪很重,重量达20公斤,枪管也很长,前后长达一米多,并不是一个人能轻易移动的,因此,需要两个轮子作为移动工具,相当于轻型火炮。

另外,一挺加特林机枪需要四人组成的机枪小组的团队来操作,四人的分工是射击手、供弹手、弹药手、射击指挥官。

被誉为“文明英国人教化未开化世界的工具”,加特林机枪深受英国军官们喜爱,当然,这是加特林机枪的作战效能带给了英军无尽的好处。

之所以没有第一时间将加特林机枪拿出来使用,一方面是没有摸清楚敌对方的火力情况,另一方面是对荷兰殖民军的蔑视,荷兰殖民军只配摸排敌人火力使用,哪怕学习了英军的三段射击技术。

即便要以加特林机枪作为主要武器,但英印军依旧没有脱离出排枪列阵战术的原型,因为,十九世纪步兵交战的主要战术就这一种。

原来的历史上,战火在欧罗巴焚烧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出现了无限制阵地战,这种排枪列阵战术被无限制阵地战狂虐,各国在战术上才排枪列阵战术淘汰。

没有想到,在这个贫穷落后的岛屿上,这种尴尬和恶心提前出现了,是以荷兰殖民军近五千士兵的生命为代价出现的。

传承于炎黄兔军的龙影佣兵团,对兔军的一点两面、三三制、四快一慢、三猛战术、四组一队等经典战术是非常熟悉的,现在,这些战术还没有拿出来,英荷联军就瘸了一条腿。

但这一切并不影响布尔利准将的信心,布尔利准将相信自己的火力优势,他还幻想着能像在印度一样,有机会通过“炮毙”的方式来处罚眼前的敌人。

英印军可没有兔军“四快一慢”的能力,调整攻击阵型需要时间,部署战术也需要时间。

不说“步炮协同”,至少也要做到“步机协同”吧,因为英印军是攻击方,不能像祖鲁战争和第二次英阿战争那样将机枪部署在那里不动,等待对方的进攻。

这里的炎黄人特别狡猾,不要说进攻,就是连头都不轻易露出来,将布尔利准将等人恶心得要死,用英国人的话说,就是没有一点绅士风度,不敢像勇士一般决斗。

布尔利准将唯一的办法就是调整战术,用徐徐推进的弹幕将躲藏起来的“耗子”驱赶出来,为此,威利·哈林顿上校和亨利·特纳上校为每一挺加特林机枪配备了两名步兵,帮助机枪小组推动两个轮子。

徐徐推进的弹幕加上准备好的火炮,这是布尔利准将全力以赴的策略,试图一战而决。

不过,他没有想到袁木也是全力以赴的心思,在双方观望准备的时间里,袁木已经将阻击英印军逃兵的部队派出去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