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南洋崛起 > 南洋崛起最新目录

第131章 面部全非之敏拉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波坤带几个亲信留下就行,其他人全部回曼德勒,交给老吴指挥,我们也就打几轮迫击炮,谅英国人也不敢追击。”万马窦冷冷的回答叶星河的问话,语气里充满了对英国人的不屑。

观察完敌情,留下几个特战队员,叶星河带着几个指挥员回到五公里处的新驻地,跟波坤交代了一下计划,并派出一个连的国防军带着缅甸军继续北上,返回曼德勒。

波坤留下了,跟他一起留下的是他原来卫队的十几个心腹。另外,还留下五匹驮马用来驮运备用弹药。

11月17日凌晨,在特战小队选定的阵地上,四门迫击炮相隔几百米远分别不知道不同的小山脊上,每门迫击炮旁边整齐的摆放着已经拆除保险的炮弹。

炮兵阵地周围的不同山脊都隐藏着师侦营的战士,而波坤带着的亲信也分散到各个隐藏的师侦营士兵当中,他们,只是旁观者,目的就是让他们亲眼看看国防军的强大。

一公里远的距离,英印军士兵的身影非常醒目,黑色圆筒高帽,红色军装上衣配上白色长裤,就像孔雀一样惹人注目。

敏拉要塞位于伊洛瓦底江东岸河湾上游的一个小山包位置,要塞南边有一片开阔的平原地带,要塞紧锁着伊洛瓦底江江面和南面的开阔地,这是意大利人的思维模式。

敏拉要塞、开阔地、伊洛瓦底江河湾江面,全部都在国防军炮兵阵地的射程之内,完美的伪装,居高临下的地势,让英缅双方都没有察觉到有第三方在此窥视。

“轰,轰,轰......”

无数炮弹从伊洛瓦底江上的军舰上飞出,高速冲击着敏拉要塞,在要塞工事表层爆炸,强大的冲击力让大地都颤抖起来,兰芳国防军的阵地上都能感觉到强烈的震动。

这个时候的缅甸军备远比五年前阿富汗迈万德之战的阿富汗军备要差,落后的要塞火炮还击威力根本无法威胁到江面上的军舰。

而且,随着军舰火炮的开火,已经登陆的英印军陆军也开始了攻击,马拉9磅前装线膛炮、12磅*炮、12磅后膛装阿姆斯特朗线膛炮也跟随着开火。

敏拉要塞一下子被英印军所覆盖,持续时间近二十分钟,这段时间内,敏拉要塞内只有零星的炮弹从要塞内发出,委屈的向世人宣告,敏拉要塞内还有活人。

波坤和他的亲信趴在山脊上紧握着拳头,用力的捶打着地面,咬紧的牙关根本止不住眼泪拼命往下流,痛苦和恐惧冲击着这几天来的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信心和勇气,趴在那里瑟瑟发抖。

与此同时,装备着马蒂尼-亨利以及斯奈德后膛装步枪的英印军排着整齐的阵列,踏着整齐的步伐,伴随着鼓点向要塞移动。无论是军舰上的海军士指挥官和登陆场上的陆军指挥官,他们抬着高傲的头颅,轻蔑的看着要塞。

历史上的敏拉之战就在英印军的这次冲击之下结束,仅仅付出3名印度士兵和1名英国指挥官的代价攻陷要塞,击毙数百名缅甸士兵。

“开火。”叶星河见时机已经成熟,下达了开火的命令。

两门迫击炮负责英军登陆部队,两门迫击炮负责江面英军军舰,随着对方的移动,射手都一直在不停的调整射击参数,接到开火的命令以后,旁边的副射手将早已准备好的炮弹放进炮筒内。

“轰、轰......”

不足三斤重的*飞出炮管,落到英印军阵列中和江面的军舰上,爆炸的*有效杀伤半径达到十三米,其杀伤力远比英军炮兵要大。

更加恐怖的是,兰芳国防军每门迫击炮阵地还增加了两名弹药辅助手,副射手一手接炮弹,一手向炮筒内投弹,速度比原来训练的时候还要快,而射手根据班长(副班长)的坐标指令,专门负责调整射击诸元,没有一枚炮弹是落在同一范围的。

伊洛瓦底江江面上军舰被迫击炮打晕头转向,根本没有找到炮弹是从哪里飞来的,惊恐的寻找敌军炮兵阵地。

每门迫击炮发射了十枚炮弹之后,后方观望的英军军舰才发现兰芳国防军的炮兵阵地。

“法克,法克,东岸上头,东岸上头。”

前方十艘攻击敏拉要塞的军舰还没有从恐慌中走出,观望的军舰发现了敌军,但舰炮并没有提前做出炮击准备,一切都 变得慌乱起来。救火的救火,准备炮击的准备炮击,但这个速度根本没有办法和兰芳国防军的速度相比。

“射击完毕。”二十枚炮弹全部用完,迫击炮班战士边拆卸炮架,边汇报。

“撤。按原计划撤离。”叶星河快速下达撤离命令。

随着叶星河的命令下达,隐藏在远离迫击炮阵地山脊的特战小队继续留在原地观察敌情,师侦营步兵连掩护着炮兵快速撤离,没有炮弹的羁绊,炮兵轻装上阵,撤离速度很快,同时,分散在各部的缅甸军士兵也得到很好的照顾。

撤退比进攻容易,何况整个撤退路线都是原本就计划好的,也不需要战士们去熟悉地形,秒闪。

师侦营按部就班的撤退,而英军阵地已经乱成一锅粥。军舰上的指挥官通过望远镜看到一个个绿色军装的士兵从阵地上站起,快速的撤出阵地,愤怒的骂着“胆小鬼,懦夫。”

词汇匮缺的欧洲人,骂人也就那么几句,何况这些骂人的话,国防军士兵也听不到,根本没有人会回应他们。

八十枚炮弹,两分钟不到,让英印军措手不及,让这次的英军总司令普伦德加斯特将军咬牙切齿。

花了将近一个多小时才将损失统计出来,两艘军舰失去战斗力,三门火炮彻底摧毁,阵亡近八百士兵,受伤的士兵更是超过千人。

最让普伦德加斯特将军无法接受的是,好不容易找来的那位缅甸王子,因为正襟危坐在舰队军舰的船头,在第一轮打击中就被炮弹击中,落得一个尸骨无存下场,让英军失去了那张“*牌坊”,没有了遮人耳目,不战而屈缅之兵的招牌。

第三次英缅战争和历史相比,已经变得面目全非,英军退兵是不可能的,即使是战损达到十分之一也不可能退兵,只能放弃原有的傲慢,谨慎着继续沿江而上,前路如何,不得而知。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