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南洋崛起 > 南洋崛起最新目录

第138章 上海是华人的上海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第138章 上海是华人的上海

“邵道台,我是兰芳共和国外交部部长胡书达,代表我国袁木总统......” 胡书达等参观完客01号的客人在贵宾接待室内坐好,率先开口进行自我介绍。

“兰芳共和国?是全歼英国皇家海军炎黄舰队的那个兰芳?”邵友濂激动的打断胡书达的自我介绍。

“是的,如果你说的是几个月前的事情,那就没有错了。”胡书达一脸耐人寻味的笑容看着邵友濂,语气无比淡定。

邵友濂坐下以后,开始的注意力一直放在胡书达和乌海身上,他的潜意识里一直在提醒着,这两个同胞才真正主角。胡书达的自我介绍更是坚定了他的想法,但对方确定身份还是让他非常吃惊。

不过,一直盯着胡书达的他,看到这个笑容,心中不免一颤,猜不透胡书达这表情是什么意思,同时也忽略了对方的语气。

“那,那,你们和她们?”邵友濂的手指在胡书达和莉迪亚之间晃动。

“哦。邵道台,我明白你的意思。”

“一个月前,夏威夷王国成为了兰芳共和国的一个省。大卫?卡拉卡瓦是一位非常能干的国王,现在是夏威夷省的*,负责军事和外交以外的所有事宜,莉迪亚公主随舰队到棉兰参观学习。”胡书达解释了一下双方的关系。

“什么?”邵友濂站起来疑惑的看着莉迪亚,难以相信这个事实,问:“莉迪亚公主殿下,这是真的吗?”

陈国芳将邵友濂的话翻译给莉迪亚,莉迪亚点头回答“是”,回答的时候丝毫没有勉强和委屈。

“国芳兄,这是真的?”得到莉迪亚的回答,邵友濂依然不敢确信,继续问陈国芳。

陈国芳倒是表现的意料之中,征询了一下胡书达的意见,然后将一个月前在夏威夷目睹的事情全盘托出。

一天时间,仅仅只有一天时间,兰芳共和国就能彻底的将一个国家完全控制住,而且是在没有伤害本土居民的情况控制局势。但他很不理解,为何整个过程中被伤害最深的是洋人和扶桑人。

“部长先生,你们到上海的目的是什么?”邵友濂警惕的问。面对如此强悍的势力,邵友濂对上海的防务没有丝毫的自信,何况目前的上海充斥着各方势力,也不是完全是自己说了算的。

“上海是大清帝国的上海,也是华人的上海。”胡书达回答说。

“没错,部长先生说的没错,上海本来就是我大清的上海,以前是,现在是,以后也是。”

作为上海的最高行政长官,强调这一点是基本要求,虽然没有太明白胡书达说出这一句废话是什么意思,邵友濂不会去怀疑和问询,而是强调自己的立场,哪怕现在的清帝国已经不是从前,哪怕自己依旧身处人家的地盘中。

“今天的上海还是大清帝国的上海吗?”胡书达依旧保持着微笑:“法租界、公共租界,这么一大片土地谁说了算?清法战争结束以后,法国人又扩张了法租界的地盘吧。”

邵友濂满脸憋屈,双眼充满愤怒,又无法反驳,难受之极。不仅邵友濂如此,身边的其他清朝官员各个如此。在大清为官,所有的职位,在上海为官同级别相比,这里无疑都是肥差,同时也是所有地方最憋屈的地方。

究其原因,就是上海自1843年开埠以来,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十里洋场成了冒险家们掠夺财富的东方乐园。世界各地的洋人以及国内冒险家们的汇聚,让这里成为人才荟萃的地方,西方文明的输入以及本土文明的海纳百川,加快了上海向近代大都市迈进的步伐,创造了许多奇迹。

租界无疑是发展最快的地方,也是发展最畸形的地方,虽然带来了整个上海的发展,但这种发展根本不在国家的控制之中,让所有朝廷的官员都非常无奈,对于在这里任职的官员来说,“痛并快乐着”就是每个人的写照。

租界,是他们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他们最不愿面对的地方,被胡书达这样*裸的点出来,面子根本拉不下,只能无言以对。

上海公共租界、法租界、华界各自为政,形成了“一地三治”的地方行政管理格局,更让朝廷窝心的是,在上有大清法律、以道台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的原由行政框架中,出现了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这样一个机构存在。

公共租界工部局这个机构全部由外国人组成,这个租界内的最高行政机构是一个独立于上海行政体系的、自治的独立机构,一个不属于清朝政府管辖的机构,承担了租界内市政府的角色,有着独立的警察、法庭、监狱,进行着市政建设、治安管理、征收赋税等政府的管理活动。

租界内不知道台和知县,只知工部局,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中之国”,这让作为上海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邵友濂道台情以何堪。

居住在两大租界内的,绝大多数是华人,总体比例占据95%以上,但他们只是为洋人服务的仆役,或者是商人、买办以及外资机构的职员。

但是,租界内很多外国人专用场所都禁止华人入内,并且,在工部局新颁布的《公共租界工部局巡捕房章程》中有专门规定:黄浦花园“脚踏车及犬不准入内”和“除西人之佣仆外,华人一概不准入内。”

简而言之就是“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在华人的地方,华人只能低人一等,甚至华人官员也不例外,这个事情,邵友濂多次交涉,到目前位置,成效甚微,邵友濂等人能舒服才怪,再有没有理由坚持“上海就是华人的上海”这句话了。

“国内如此,各种条约也不是我们这等地方官员所能左右的,我们也只能尽自己所能维护国人的利益和安全,在还是在不激怒租界洋人的情况下。” 松江知府姚丙吉见邵友濂羞于启齿只好弱弱的辩解。

“我们控制夏威夷是因为鹰酱的《排华法案》,我们射杀法国人是因为清法战争,我们反感和抑制扶桑人是因为扶桑自明朝以来一直对我大陆领土的狼子野心。”胡书达没有在意姚丙吉的解释。

“怎么可能?扶桑只是一个岛国而已,怎么可能是我大清的对手。”邵友濂反驳道。

现在的扶桑确实还不强,清朝还瞧不起这个小小的岛国,甲午战争还没有爆发,他们也根本没有这样的危机感。

胡书达有着怒其不争的感觉,苦笑着说:“我相信你们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