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丞相一向不在储位的事情上留心,皇上此时对各个大臣的上书多少有些反感,这时叶松递给皇上的奏章已经传到了御书房。皇上近来本就为了储位的事情烦心,没想到趟这浑水的人越来越多。
“皇上,丞相大人上书的奏章,请您过目!”
“哦?现在连丞相都已经开始关心这些事情了?朕倒要看看,丞相会站在哪一边?”
‘臣斗胆进言,太子之位多有空缺,于朝政、国本不利。东锐王人品贵重,可堪重任。臣愚见,望皇上三思!’
皇上拿着这封奏章,心中不知是何滋味!朝中的大臣急着找到下一个靠山,自己这个皇上就没有用了?叶松的奏章虽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但是,丞相的态度大家还是会听一听的。皇上也没有直接的抵触情绪。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早朝照常开始,文武百官分列左右。皇上昨夜看奏折看到深夜,又要早起,身体传达出来的疲惫和透支的信号时刻提醒着皇上。皇上已经不再年轻,既要透支自己的身体去处理朝政,还要装作很轻松的样子。
“众爱卿平身!”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皇上身边的公公扯着公鸭嗓,站在堂前大声叫喊。
怎么会无事启奏呢!想必各个官员们都已经听说丞相大人为太子之位呈奏章的事情,狼子野心的人还愁着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向东锐王倒戈呢!这就巴巴的上赶着送到眼前,怎么会错失这么好的机会!
“皇上,昨夜听闻,丞相大人向皇上呈上太子之位的奏章。不知丞相大人有何高见,不如分享给大家,好一同分析利弊!”
“丞相,你上奏的奏章已经看过,东锐王是你觉得合适的太子人选?”
叶松知道自己需要面对的是什么,就是充分的表明自己的立场。只有东锐王继承太子之位,才是东武国未来的最光明的选择。
“禀皇上,臣确实觉得东锐王可堪重任,长子向来被寄予厚望,况且东锐王人品厚重,做事情稳妥持重,东武国的正需要这样的储君啊!”
叶松所说也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只是皇上此时心中还存有的一个疑惑就是东锐王做了太子之后会不会心系百姓,会不会急着夺仁位。在没有欲望之前,他也许很稳重、很孝顺,但是站在太子之位上也许就会欲望膨胀,急于取而代之。
“丞相大人所言极是,东锐王本就是皇上的长子,又是皇后的亲生儿子,做太子是理所应当、天命所归!”
倾向于东锐王的这些人就像是一群苍蝇,只要有一点缝隙,就会死盯着不放。皇上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朝臣中的邪气自己不是不知道,只是不屑于揭露。国本毕竟不是小事,不能轻易的做决定,否则自己和先皇、祖祖辈辈打下来的基业,就会毁于一旦。
“众爱卿所言极是,只是这储位并不是小事,朕还要细细的考量,最好在历练历练,现在为时尚早!”
“皇上,咱们东武国的储君必是一位能文能武、体察民意的人,西蛮国之战,东锐王畏首畏尾,臣为东武国的江山东征西讨,立下汗马功劳。镇远王才是可堪重任的贤才,什么长子次子、亲生不亲生,这根本就不能成为太子人选的条件!”
凯奇将军情绪激动,在朝堂上竭尽全力的为镇远王说话,凯奇将军的话皇上也听进去了,以后不管是边境的战乱还是国家之间的战争,需要的都是一位一往无前、有勇有谋的领袖。像东锐王一样,一直都是畏首畏尾的样子,周围的国家岂不是可以任意攻打东武国了吗?
“凯奇将军说的是不是过于偏激了一些?镇远王是上阵杀敌,但是,太子必是能够服众的身份尊贵之人。凭他什么,难道只要会打仗,谁都可以当太子?”
“你……”
凯奇将军本就不是个能言善辩的人,哪里比得上这些言官能颠倒黑白。被气得说不出话,整个朝堂上的气氛变得僵持不下,完全已经分成两波。这个场面是皇上所不愿意看到的,没有几个人能够说真话,说的话都是从自己的利益角度上出发,完全没有考虑到皇上。
“好啦C啦!各位爱卿不要再争辩了!此事朕一定会细细的考量,还有没有其他事情?”
“皇上,润东地区已经连着三个月滴雨未下!庄稼颗粒无收,还望皇上开仓放粮,救百姓于水火啊!”
说话的大臣正是润东地区前来禀报灾情的大臣,朝堂上一些人还在刚才的太子之位人选上纠结。但是,皇上对润东地区的灾情十分重视,润东是整个东武国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人们靠着田地过生活,远离皇城,本该耕犁种田的润东如今全面干旱,大部分的庄稼都已经绝收。朝廷如果不能支援,恐怕饥荒、难民就会一涌而出,造成整个国家的危机和恐慌。
“润东是我国重要的地区之一,此事朕会派人前去考察,朝廷不会忘记润东人民的!”
皇上算是给出的一个承诺,国家是由不同的区域组成,每一个区域都是这个国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作为皇上不可以忽视任何一个部分的安危。举国上下都需要皇上、朝廷关怀和操心。
“众爱卿,润东是我们重要的一个分支,现在面临灾害,有没有什么好的处理方式?”
“皇上,润东离皇城较远,旱灾最好还是亲自去看一看,才能根据实际的情况制定合理的处理方案。”
“皇上,旱灾关系到百姓的生计大事,万万不可马虎!”
皇上自然之道这件事情的重要性,但是自己身体实在不宜远赴润东,需要找个人替代自己前去才行,但是这个人选是大臣还是皇子,还需要皇上再思考一下。
退了早朝,大家也没研究明白到底应该派谁去,大臣们各抒己见,没有人能给皇上出个合适的主意。
皇上回到书房,润东大旱的事情在心中扰乱心神,皇上其实是想让东锐王去的,因为现在朝中对东锐王的呼声很高。皇上也想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试试东锐王能不能堪当重任,自己也能做到心中有数。
“岳妃娘娘求见!”
太监迎着岳妃,皇上示意让岳妃进来,每每在皇上感到困惑的时候,都是岳妃站在自己的身边,解除皇上拿不定的疑虑和困惑。
“臣妾参见皇上!”
“爱妃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本章 共3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