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蛙闭嘴!”
……
图特·尼古拉早就有了这样的判断,他就藏身在正对那条杏沟的地方,趴在视野很好的草丛里,自己做了一个舒服的草窝,从牛老汉家里借来一床棉被把全身裹住。头上盖着一大块厚厚的牛皮,眼睛从牛皮挖出的两个小洞里正好方便观察没有生长芦苇的杏沟——
这条雨季里沟通后坡和旺子岛本岛水道的杏沟,也就两三米宽,在一人多高的芦苇荡里曲曲折折,应该是天然形成的排水沟,稻田里多余的水就从坡地排入这条小水沟,在小水沟切入高地的地方,还搭了一个小小的木制码头,拴着几条小船。
一头野猪就在图特前面十几米的水边上,被图特·尼古拉用绳子捆的结实,撅起的猪嘴也被紧紧扎住发不出声音,只能瞪着一对圆溜溜的猪眼恐惧的面对前面的杏沟……
……
在漫漫长夜将要结束,旭日将要开始的时候,日观和星光都照射不到地面,夜晚中最黑暗的时刻,这段时间被称作“黎明前的黑暗!”
蛇类的视力很差,它们并不依靠视力捕猎。蛇类有不吃死物的说法,其实蛇类靠感应环境里的温度变化寻找食物,死了的猎物身体温度和环境相差不大,蛇类感应不到,才有了蛇类不吃死物的说法。
藏身草窝子里,对身体拥有完美控制力的图特·尼古拉通过控制呼吸和血液循环,保持在一种近似“冬眠”的状态,将体温控制到很低,裹住全神的棉被是很好的隔热材料,只要距离不是很近蛇类不容易发现他的存在!
那条智慧极高的巨蛇,就藏身在芦苇荡里的杏沟里,藏身水下,将头伸出水面,探出舌头分辨着空气中的气味。蛇的嗅觉非常灵敏,不过它的嗅觉接收器官是分叉的舌头而不是鼻子。这条在大雨后跟随上涨水位来到后坡附近的巨蛇,还看不到它的体型有多大,它在水面上露出的半截脑袋有一张床铺大,暗红色的鳞甲覆盖的头部几乎占满了不宽的杏沟!
整个夜晚它都在采集气味,空气中的烟火气它不喜欢,还有那种更强烈的陌生气温。微微的逆风带来的还有许多“人”的气味,这是它最喜欢的气味,发达的嗅觉让它轻易分辨出这些它喜欢的气味之间的不同,尽管那些味道很接近,就是这些气味引诱它离开盘踞的蛇岛,一路来到这里……
还不是很饿,已经吃过几头肥猪,尽管它们的味道和人类很像,但是不如人类有“营养”。它在等,它的视力不好,但是它能“看”的更清楚,等到黎明前最黑暗的那段时间捕食,是所有长到它这种体型的蛇类都喜欢遵循的作息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