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东汉风云录之乱世英雄 > 东汉风云录之乱世英雄最新目录

第四十三回 彼之得志, 我之忧也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尚发配零陵(后来杀害)。和魏国一样,他也不得不另找个新人来做皇帝。十月,孙权的儿子孙休即位,成了东吴的

新任君主。

和他的前任孙亮一样,孙休对这位横行霸道的大将军孙綝也是相当提防,但表面上还是相当地宠幸。他升孙綝

的官为丞相、荆州牧,封地增加到五个县,并将其党羽也都一一升官。然而,暗地里他却和自己的老朋友张布濮阳

兴二人图谋。张布推荐了老将丁奉后,他们设计于腊月朝会时诛杀孙綝。

和诸葛恪一样,孙綝在大难临头时也有些坐卧不安。到了朝会的日子,他一如既往地称病不去。孙休派使者去请,

翻来覆去十几次。孙綝不得已,只好前往。进宫前,他嘱咐自己的部下,如果有什么变化立刻举火,我就知道了。

他刚刚进去,外头火就被点起来了,里面的他也被张布丁奉的手下一根绳子捆了个结实,然后斩首灭族。此后,孙

休将被孙峻孙綝兄弟杀害的诸葛恪等人一一平反,同时任命张布为左将军,濮阳兴为丞相,把朝政都交给这两人。

自己则闲览群书,竟自吹自擂说自己对明君暗主,奸臣贼子,古今贤愚成败的事情,没有不知道的。然而,张布濮

阳兴二人结党营私排斥异己,您知道吗?

东吴的宫廷总算从腥风血雨中恢复了平静。东吴的国力本来就不算丰厚,哪里还经得起翻来覆去地折腾?吴蜀内

讧之后,就是魏晋的独舞,三国时代终于走到了尽头。司马昭自从平定淮南叛乱以来,魏国朝廷屡次要给他加官进

爵,还要加九锡,都被司马昭推辞。但表面上的谦逊之下,却是事实上的权力越来越巩固。曹髦对此忧心忡忡,景

元元年(公元260年)五月,他终于忍不住了,找来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我忍无可忍,今天你们和我一起去拼了!"这三个人吓了一跳:"司马氏掌握重权,不是一两天了。朝野四方都效忠

于他。宫里的侍卫武器短缺,您凭什么和司马昭决斗?万望您三思。"曹髦拿出自己写好的诏书:"我意已决!"然后

,带着宫里的侍卫和太监,呼啦啦地就冲出了宫门。

王沈王业两人害怕自己会因此倒霉,立刻去告诉了司马昭,叫王经一同去时被其拒绝。司马昭命令中护军贾充带人

去应战。这样的乌合之众,当然不会被司马昭派出的精兵放在眼里,唯一有点忌惮的是手握宝剑的天子曹髦。太子

舍人成济看到大家有点动摇,自己也有点心虚,回头问贾充:“怎么办?”贾充当即冲成济一通大喊:"司马公养你

们,就是为了今天的事!你还问什么!"成济立刻向前刺杀曹髦,自以为为司马立下汗马功劳的他然后就得意洋洋地

开始想象封赏了。

他没想到,司马昭听说曹髦被杀,大吃一惊。《资治通鉴》中有关司马氏的记载,凡是有争议的地方几乎全都

采用了不利于司马氏的说法,这里仍然记载司马昭大吃一惊,看来司马昭的本意,大概是象曹芳一样,换一个傀儡

就行了,如今事情闹大也出乎其意料。人命关天,何况杀的是皇帝。司马昭的叔叔太傅司马孚急急忙忙赶到现场,

趴在曹髦的死尸上大哭:"陛下被杀,是我的责任啊!"司马昭立刻召集群臣商议。陈泰说:"只有将贾充斩首,才能

平息民愤。"司马昭沉吟良久:"再想想别的办法。"陈泰回答:"只有比这更厉害的了。"司马昭再不说话。

司马昭首先以太后的命令,将高贵乡公曹髦废为平民,然后以平民的礼节下葬。后来由于司马孚的请求,实际上

以王礼下葬。然后,司马昭先将王经灭族,再以大逆不道为由,将成济兄弟灭族。六月,司马昭派司马炎迎燕王曹

宇的儿子曹奂为魏国的最后一位皇帝,这一场政变如此平息。

和前几次宫廷政变不同,这次上乱下不乱,并没有导致四方的震动。两年后的景元三年(公元262年),司马昭召

集群臣商量进兵灭蜀的事宜。没想到,大家都持反对意见,连征西将军邓艾都反对他这个计划,只有司隶校尉钟会

赞同。司马昭明告大家:"自从平定寿春的叛乱以来,休养生息已经六年,为的就是平定两边的叛逆。吴国广大而气

候潮湿,不如先征服巴山蜀水。三年后,再顺江东下,水陆并进征讨江南。如今估计蜀汉兵力九万,守备成都和其

他地方的不下四万,其他的不过五万。如果能在沓中先纠缠住姜维,令他难以分兵向东,然后大军直指骆谷,趁其

空虚而直群中,就刘禅那两下子,边城外破,士女内震,哪有不亡国的道理!"于是,他将自己的主簿师篡派去当

邓艾的司马。同时,他任命钟会为镇西将军,都督关中一带。灭蜀之役开始进入最后的倒计时阶段。

司马昭大举攻蜀的消息,当然传到了东吴。当时就有人等着看笑话:"司马氏当政以来,四方的叛乱接二连三。

如今又要自不量力地远征,不败就不错了,哪里还能赢!"襄阳人张悌(东吴的最后一位丞相)对此却忧心忡忡:“不

然。曹操虽功盖中夏,民畏其威而不怀其德也。丕、睿承之,刑繁役重,东西驱驰,无有宁岁。司马懿父子累有大

功,除其烦苛而布其平惠,为之谋主而救其疾苦,民心归之亦已久矣。故淮南三叛,而腹心不扰;曹髦之死,四方

不动。任贤使能,各尽其心,其本根固矣,奸计立矣。今蜀阉宦专朝,国无政令,而玩戎黩武,民劳卒敝,竞于外

利,不修守备。彼强弱不同,智算亦胜,因危而伐,殆无不克。噫!彼之得志,我之忧也。”

注1东汉末年,鉴于沉重的人头税制度,隐瞒户口成风。因此史料中记载的人口增减并不仅仅是实际增减,有

时是整理出"黑户"的结果,即仅仅统计上的增减。曹操在攻克邺城后改人头税制为户调制,清查"黑户"也是目的之

一。

注2关于这一点,由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