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B哥的人生信条里,最重要的恐怕就是“识时务者为俊杰”了吧。
在这种明知道不敌的情况之下,选择正面刚无疑是不划算的。
他虽然有着一个叫做“坚韧”的技能,可也依旧扛不住伤害。
魏伟的前车之鉴就摆在眼前,他何必要吃这个苦头呢?
好在董剑书也知道B哥有多少斤两,笑过之后,也没对B哥说什么重话。
更何况,莫寒小队除了罗扬之外还有三人,罗扬本身就在体系内,这也就算了。
为何只选择了莫寒,他出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是莫寒是小队的队长,二是因为莫寒目前所表现出来的实力无疑是小队里最强的。
虽然莫寒在枪械方面比不上罗扬,但是以他冷静的头脑和独特的技能来看,倒是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指挥官苗子进行培养。
经过短暂的对决之后,董剑书对小队的实力也有了基本的认识。
他的脑袋迅速运转着,一个个方案被他罗列出来,随后又一一被刨除掉。
虽说在现代战争之中,如莫寒他们这样的四人小队也是不在少数。可现实和游戏始终有所区别。
游戏中的每一种枪械、武器,伤害值都是固定的。但是现实之中就不一样了,同样是伤到四肢,现实中的话,会严重影响个体的能力。
而在游戏之中,子弹命中四肢的话,只会扣除一定量的生命。
就从这一点来看,很多现实中的战术并不适用在游戏之中。
而且按照游戏的机制,目前小队人数最大限度为4人。单是成人数上来说,在国内鲜有这样编排的队伍。
董剑书多多少少也是做了一些功课,四人小队的组合形式,倒是让他扒出美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巷战的经验设计的一种用于巷战的编制。
这种编制的核心就在于队长配备一把霰弹枪。
霰弹枪的火力虽然十分强大,但同时也有个致命的弱点。游戏中的霰弹枪有三种,三把枪的伤害数值差别不大。
但因为霰弹枪的特殊性,使得他很难命中25米以外的目标。
游戏中冲脸的行为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举动。
更何况霰弹枪最好配给小队中经验最丰富的队友。
小队的四人,其实已经有了基础的定位,罗扬是狙击手,魏伟是突击手,莫寒担任副突击手,而B哥则是作为小队的观察员。
如果按照既定的方式,罗扬虽然经验丰富,但已经有了更合适的位置给他。
魏伟虽然游戏经验丰富,但是由于他的技能鸡肋,霰弹枪手必须有着极快的反应速度。
试想一下,在绝地岛上,身体各项指标在下的他怎么能够做到最快的反应。
所以如果要采用这种方式的话,霰弹枪手非莫寒莫属了。
问题总是接踵而至,这样不行,那样也不行。
董剑书感觉自己的脑细胞都死了许多,思前想后之后最终结合出一条适用于游戏中的战术。
结合美国和英法的战术,同时将每个人的技能考虑进去,最终为莫寒小队量身打造出一套最适合他们的作战体系。
董剑书还特地取了个名字,叫做全方位作战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