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竺、孔明诸人。见他们都摇头制止,才坚辞不就。
事后,孔明、糜竺、徐庶皆说:“解人危难,而夺人城池,于名声有碍,从今后发展计,切不可为。”
孟良才幡然醒悟。这时代,要想成为一代霸主,必须注重名声,况且,沙进官声一直不错,又是大儒郑玄的亲传弟子,在士林中名声极高。知道了这关节,孟良出了一身冷汗。
孟良断绝了成为下邳之主的想法,便将部队移至城外大营居住。俘虏安置、战果上报、战利品分配诸等事项悉数交予沙进办理。自己则和孔明、徐庶等人带少量亲卫住进了糜府。
沙进见孟良如此作为,大为感激,在战报中对孟良功绩更是赞扬不已,称其“天降贤才、甘罗在世”,见其部队整日呆在营房,秋毫无犯,偶尔进城也是买卖公平,从不滋事。心里佩服的五体投地。
城中百姓更是感激孟良保城之功,每日劳军络绎不绝。
糜竺见孟良长于制器、经商,而今治军严谨,手下更是人才辈出,连儿子糜威都认其为主公,暗自庆幸自己善于识人,一边拾掇长史沙进、沛相陈珪为媒,就在下邳城为孟良和糜家小妹举行婚礼,一边向他们通报洛阳之行的结果。他到了洛阳之后,见了太尉张延,递交了孟良的战功书,论其功绩按例可授将军衔。在张延的引见下,他又拜见灵帝最为宠幸的宦官之首张让,出资一千万为孟良买了个建业将军的头衔。此将军虽为杂号将军,但要比关内侯这样的虚衔好的多。至少,他可以任命都尉、校尉了。
孟良总算在婚前见到了糜家小妹,虽然仅仅是个侧影,这也是糜竺刻意安排的。这糜家小妹闺名糜榕,年方十七,与孟良同岁,并不是国色天香的绝代佳人,但是,从小生在豪富之家,饱读诗书,养成了雍容华贵的举止,惊鸿一瞥,竟让孟良产生了自卑的感觉。
从本性上,孟良一直是个随遇而安的人,一直没什么自信,只是来到这三国时代,自己的见识、学问领先他们近两千年,这自信心才慢慢的恢复起来。但对于高贵的女人,还是洒脱不起来,和三儿那种豪爽无心机的女人一起才最自由。
孰不知,在糜竺的灌输下,他在糜榕眼里早已成为天才加英雄的代名词。
这糜榕也非等闲之辈。糜家世代经商,女人虽不抛头露面外出应酬,但也耳闻目染,待人处世落落大方。糜榕在大哥糜竺的有意栽培下,对于算数一门非常精通,糜家账房实际是糜榕在掌管,经常和糜家主事的人在一起商量事情。
糜榕的心事更是慎密,她知道自己容貌也就中资,论亲厚,自己远远比不上从小跟孟良一起的三儿。如果仅仅靠利益维系她和孟良的婚姻,今后痛苦的一定是自己。
她要靠自己的长处让孟良对她刮目相看。
她找到糜竺,说要我嫁他可以,但是得有个条件。
对她提出的要求,糜竺愣怔了半天。他简直不知道怎么对孟良开口,心里直后悔,对于这个年龄比自己儿子还小的小妹,确实是娇宠惯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