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穿越之颠覆三国 > 穿越之颠覆三国最新目录

第七十章 徐庶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古人于礼仪一道比现代人讲究的多。那时候至交好友、尊贵的客人来往或者是官员的迎送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迎客十里,送客十里,而且还都带有食盒,有迎宾酒和送客酒可以浅酌一杯。于是,一般比较富裕的城市就在东南西北门十里处各建有长亭一座,内有石桌石凳供歇息之用。这长亭也为中华的诗歌文化留下了很多不朽的篇章。

糜竺一行百余人来到武原长亭的时候,等候的是县丞杜畿杜伯侯。那杜畿殷勤有加,再三问候,却不见孟良半个身影。

糜竺也不在意,微微一笑,便随着杜畿一行进了城。

到了城门,第二个迎宾使是李通李文达,他的迎宾方式别具一格:全身甲胄,在马上对糜竺一行行了个军礼,然后开口:“按照城防规定,任何人不得带刀剑入内。糜先生,请将随行的武器交给我们保管,在你们离开时会原封不动的奉还。”

李文达属于那种刚毅果决的面孔,平时不苟言笑,对谁说话都是这样。

糜竺还未表态,随行的主簿不干了,大声呵斥道:“大胆,我们是徐州刺史府的特使,你们太过无礼了。”

他这一叫嚷,城门里、城楼上一下探出了许多脑袋,一个个虎视眈眈的看着他们。

李通依然那副表情,用不疾不徐的声音说道:“抱歉,这是城防令,我们是奉命行事。”

糜竺挥手制止了主簿的叫嚷,率先解下佩剑交到李通手上,随行人员这才一个个愤愤不平的交出武器。

李通这才叫道:“让开城门,恭请徐州刺史府特使一行入城。”

糜竺风度翩翩的向李通微微颌首,迈步走进城门。

进了城门,内城口站着一人,满脸堆着笑容。身后一将在他一步的距离,手扶宝剑,后面是一排甲胄整齐的护卫,一个个目不斜视、昂首挺胸。

那人见糜竺进了城门,单膝叩地,嘴里响亮的叫道:“彭城相、建业将军孟良迎接徐州刺史特使糜先生。”

糜竺快步上前,扶起孟良,嘴里说道:‘彭城相孟良无须如此。”

孟良现在彭城相的称谓是个尴尬,彭城事件之后,陶谦又重新任命了赵栾为彭城相,但却没有下达孟良的免职命令。如今,糜竺作为特使,依旧称呼他为彭城相,这也表明了徐州刺史府的一个态度:徐州刺史依旧认定他是彭城相,至于还有一个彭城相,那就是另外一个诚的问题了。

孟良就势起立,然后再行家礼:“孟良见过大哥。”

糜竺依然不动声色,答道:“妹夫无须多礼。”一切都是有板有眼,一丝不苟,正好跟他的外表打扮相契合。

两人按照宾主顺序一起来到县衙,然后再分宾主坐下。

那糜竺这才开口:“本特使奉徐州刺史之命前来宣谕,彭城相孟良为政彭城,政令不当,引起地方哗然,酿成兵变,念其年轻,此事不予深究,罚其闭门读书三个月,以示警戒;威武将军曹豹偏信偏听,见事不明,违反军令。念其初犯,罚俸一年;责令新任彭城相赵栾立即整治彭城郡国兵,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徐州刺史府陶谦。”

孟良暗乐,这陶谦真是虚伪小人,把假的弄得跟真的一样,而且把彭城事件出动丹阳兵的责任全都推给了曹豹,但只字不提孟良夺回武原、风翔城之事。这也是一种表态,说明刺史府默认目前的现状。

心里这样想,嘴里却一本正经的说道:“谨奉刺史政令,孟良领罚。”

糜竺又道:“陶刺史另外有口谕,请刺史府主簿曹先生宣谕。”说完,向边上让了一步,向那主簿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糜竺这个动作也是在说明,他名义上是特使,这主簿是他的助手,但是,在实际地位上却是不相上下的。

那曹主簿站过来,眼睛翻向屋顶,口中背诵道:“陶刺史口谕,孟良应与赵栾精诚合作,造福彭城一方,切不可为私人恩怨两相争斗,本刺史待手头公事完毕,将亲赴彭城,调停二人之间的矛盾。”

孟良再度叩谢:“谨遵刺史教诲。”

心里却在盘算,这陶谦打的什么主意,亲赴彭城调停二人矛盾,难道是让我去彭城和赵栾坐到一张桌子上?我若害怕不去,那正好悖理一方就在我的头上了,嘿嘿,打的好如意的算盘。

场面文章做完了,孟良一行人恭送糜竺等人去馆驿,临别时,糜竺拉住孟良的手,亲热的在他肩膀拍了一拍,这动作像是长辈勉励小辈之意。

孟良却感觉到手里塞进来一样东西。

孟良不露声色的告辞回府,到房间摊开手一看,却是个蜡丸,里面密封着一张纸条。纸条上写道:“子时派一心腹之人密入我房间,有要事相告。”

孟良本想自己前往,又恐他随行人员众多,敌我难辨,万一泄露,事关重大。思来想去,唯有史涣可以飞檐走壁,他去才是最好的人选。唤来史涣,给他看了纸条,密密的叮嘱了他一番。

史涣这一去就是一个多时辰,孟良心里有事,焦躁不安,遂在院子里拔剑起舞。舞到正酣处,史涣也不敲门,从院墙上面一跃而下。

孟良迎上前去,见其面露喜色,忙问:“公刘,何事如此高兴?”

史涣低低的应答了一声:“恭喜主公,进屋去说。”

那史涣进屋,倒了一茶杯水,一饮而尽,然后说道:“史涣一直为徐庶、甘宁之事郁郁在心,心里就像有块石头堵住一样,现在这心里终于舒坦了。”

“唉,公刘,你也学会卖关子了,快说快说。”

“糜先生说,徐庶、甘宁、陈文被征调到下邳以后,陶谦就暗自使人将三人分别软禁了。其后告诉了他们彭城、风翔城、武原、留县相继失陷的消息,并说你已失踪,下落不明,让他们效忠陶谦。后来,糜先生通过他的商道把情况了解了一些,便定下计策,让他们蛰伏下来,等待东山再起。他主动请缨,先去说服了徐庶,后又两人一起说服了甘宁。为了怕陶谦起疑,两人又分别提出条件,要投效可以,必须是任地方郡守。陶谦心有疑虑,将徐庶留在身边任从事,许诺说,一旦郡守有缺就放他外任。而甘宁,则让他去琅琊任太守,派了臧霸任郡丞以牵制甘宁。

谁知这甘宁与臧霸一见如故,两人歃血结义,甘宁才将他结义兄弟赵二春死于彭城之事原原本本相告,两人立誓要杀曹豹祭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