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在明朝逆袭的那些日子 > 在明朝逆袭的那些日子最新目录

第二十五章 风雨飘摇的皇权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李丝柔处理完乾坤山的后事,就开始暗地里重振乾坤山了。

自从乾坤山被灭门后,簸箕门便在中原武林一家独大,江湖中也再没什么门派争斗了。

江湖算是可以安稳一时了,可是眼下的大明朝廷却并不太平。

朱元璋开国后,惩治贪官污吏,任人唯贤,大明官场呈现出短暂的清明之象。

毫无疑问,朱元璋是个好皇帝,因为他知道百姓需要什么,他知道自己怎么做才可以让百姓安居乐业,他是个精明的皇帝。但是朱元璋也知道,功高震主的道理。

在开国不久后,朱元璋为了让他朱家的江山千秋万代,一直相传,为了天下安定,百姓幸福,他不得不杀了许多有功之臣。

朱元璋是个心狠手辣的皇帝,但绝非暴君,他也不想杀那些功臣,这些人中,有自己年少时的好友,甚至有人从战场上救了自己,不是万不得已,他是不想伤害他们的。

功臣被屠杀殆尽,但是这大明的江山也不是皇帝一个人能守得住的,所以朱元璋便给自己的儿子很大的权利,让他们替自己守江山。

朝中没有可靠大臣自然也是不行的,所以朱元璋就想着培养一些以前没有什么功劳的人,这样的人没有什么威望,不会弄出什么风浪。

这时,朱元璋盯上了胡惟庸。胡惟庸此人很聪明,而且会拍马屁,做事效率也很高,所以便有人像朱元璋推荐了他,朱元璋见过胡惟庸后决定留用他。

胡惟庸可不是个简单人物,他不仅想要荣华富贵,更想要权利。

过了没几年胡惟庸就爬上了宰相的位子,在上位前几年他也算干出了一番政绩,朱元璋对他也是十分信任。

后来朱元璋察觉到胡惟庸是个很有野心的人,但是胡惟庸除了帮助朱元璋处理政务,并没有什么实权,再加上朱元璋杀了很多有才能的功臣,朝廷急需有才之人,朱元璋就继续任用胡惟庸。

胡惟庸当了多年的宰相,可是他知道自己只是朱元璋处理朝政的一个工具,这让他对朱元璋十分不满,他知道朱元璋已经开始怀疑自己了,不会再给自己什么权利了。

虽然胡惟庸知道自己此时势力不足以与朱元璋抗衡,但是他怕,他怕自己某一天也被朱元璋找个罪名给杀了。

无奈之下,胡惟庸便暗中联络了一批被朱元璋屠杀的功臣的亲人,准备反抗朱元璋。

那一夜朱元璋正在批改奏折,只听到宫外一片厮杀声。

"外面发生什么事了?"

"是宰相,宰相带人攻打皇宫。"

朱元璋万分气愤,走出寝宫,提着自己的剑,去看战况。

"胡惟庸,朕待你不薄,你为何要反叛朕?"朱元璋站在城门上,向胡惟庸喊话。

"那些被你杀害的大臣也待你不薄,你不是照样杀了他们,今日我胡惟庸就要为冤死的忠烈之士报仇。"

胡惟庸还真是聪明,打着为别人报仇的幌子,去谋取利益。

胡惟庸的反叛没多久就被镇压下去了,朱元璋十分愤怒,一气之下便废了宰相,并明言,凡是朱家子孙不可再设宰相之位。

从此以后朱元璋将权利握得更加紧了,除了自己的儿子他谁都不相信。

燕王朱棣与朱元璋性格十分相似,而且才华卓绝,朱元璋也十分喜欢他,就给了他不少兵力,朱棣成了最大的藩王。

太子朱标生性软弱善良,后来又不幸早逝,为了社稷安定,朱元璋便遵循礼法,立了皇长孙朱允炆为太子。

朱元璋死后,朱允炆顺理成章地做了皇帝,只是此时的明朝需要的是一个果敢的皇帝,而不是优柔寡断的皇帝。

朱元璋大肆屠杀功臣,不断扩大朱姓藩王的势力,致使朱允炆上位后,朝廷势力竟比不上当时最大的藩王朱棣。

朱棣看到朱允炆软弱无能,他深知这样下去,恐怕大明江山不保,他曾多次给朱允炆献上治国之策,可是朱允炆都并不理睬。朱棣心想看来要挽救大明王朝,只能是取代朱允炆,自己做皇帝了。

朱棣本来就有帝王之才,又有帝王之志,如今机会终于来了,他肯定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机会。朱棣暗中经营自己的势力,不断扩大。

起初朱棣还是年年进贡,岁岁来朝,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招兵买马,后来他竟胆子越来越大,从不朝贡,朱允炆传他,他也不去。再到后来,恐怕没有人不知道燕王在招兵买马。

可是那些普通百姓又怎么会关心谁在招兵买马,谁准备取代谁的皇帝之位呢?这些仿佛都与他们无关,他们关心的只有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他们只关心自己能不能吃的饱,至于谁当皇帝,只要不压榨百姓,随便谁去当。

其实早在二十多年前,徐辽刚刚接任簸箕门门主时,朱棣就与徐辽相互勾结,此时老皇帝朱元璋还健在,所以朱棣并没有明目张胆地和江湖门派交往。

朱元璋死后,朱棣与徐辽往来更加密切了,很多朱棣自己不好出面处理的事,就都交给了徐辽,徐辽一直办事都很不错。

只是,当时簸箕门在江湖中还只是个不起眼的小门派,而江湖中人向来讨厌那些与官员往来的人,所以徐辽也不敢大张旗鼓地和朱棣往来。

后来簸箕门势力渐大,朱棣也急需一股强大的力量来帮助自己,所以他便派人帮助徐辽,去挑战江湖各大门派,愿意归顺者,则许以高官厚禄,不愿意归顺者,杀无赦。

这样没多久江湖上的那些门派要么消失,要么归顺,只有乾坤山,这是最让徐辽头疼的门派,早年朱棣也派人攻打过乾坤山,可是徒劳无功。

此时,徐辽终于灭了乾坤山,他心想,这次朱棣该兑现对他的承诺了。

朱棣当初为了让徐辽尽快帮他统一江湖,就许诺徐辽,若是徐辽帮自己统一了江湖,他就提拔徐辽做军中校尉。后来徐辽也和他提过此事,可是他却以乾坤山尚未被灭为借口,不兑现诺言。

而今乾坤山已灭,徐辽觉得自己马上就可以当校尉了。

这些年徐辽在江湖中摸爬滚打,自己手下的人力也不比一个校尉差,但是校尉毕竟是朝廷命官呀。

徐辽回簸箕门简单安排了一下门中事务,便快马加鞭赶去了燕王府。

"老夫拜见燕王。"

"徐大侠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