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位领导、各位同仁请看,我们今天的社会版是不是跟平常不太一样啊?”
众人十分配合的望去,果然发现了一些异样,很快便有人应道:“嗯?每一篇稿子都附上一幅二维码?这……有这个必要吗?”
陆定远神秘兮兮的摆了摆手:“各位,你们都误会了!这些二维码扫出来,可不是咱们天阳都市报的公众号,我也不是在多此一举,在每篇稿子后面给咱们报社的平台刷存在感。这些二维码,其实都是我们部门记者们的私人公众号!”
此言一出,全场顿时炸开了锅。
“什么?记者的私人公众号?这……这直接印在报纸上对外推广,合适吗?”
面对这声质疑,没等陆定远开口,蒋如柏率先抢答道:“有什么不合适?报社记者都国家宣传工作者,他们的公众号,也是咱们宣传机构的某种延伸,内容也全都服务于报社工作,不掺杂任何私人信息。昨晚小陆给我汇报了这个想法,我是全力支持的!”
有了董事长撑腰,陆定远底气十足,昂首道:“感谢领导的支持!是的,以我对新媒体时代的理解,自媒体终究会成为宣传阵地的最前沿!为了应对这种局面,我们为什么不大力包装咱们自己的记者呢?当他们的公众号有了粉丝基础,对于我们的舆论引导工作,不是更加有利么?”
说到这里,陆定远掏出了手机,对准一枚二维码扫了扫,笑道:“大家请看,我为记者们吸引粉丝的方法也很简单——报纸上刊登的图文报道,碍于篇幅有限,只能呈现一些重要的内容,但昨晚的行动实在有太多故事可说,因此咱们引导读者扫码,转到记者的公众号去了解更多……”
蒋如柏听得津津有味,插话点评道:“这种方式强化了记者自媒体的‘报纸外延’属性,培养了读者全新的阅读习惯,在我看来,这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划时代的创举啊!”
陡然得到领导如此高度的评价,陆定远受宠若惊,连连声称一切都是拜领导指挥得当所赐。
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与讨论声中,蒋如柏终于把话题引向了潘浩这边:“好了,大家都说了这么多,咱们的急先锋同志,今天又做了哪些工作呀?有什么突破没有,给大家分享分享吧!”
在所有人期待的目光中,潘浩一脸淡然的摊手一笑:“看到大家的创新尝试,我真是自愧不如!跟大家比起来,我们今天的工作可就逊色多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