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穿到大唐当明星 > 穿到大唐当明星最新目录

第一百一十一章 吃人嘴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眼前,眼尖的人发现,那旗帜上黑龙分明就是西北王府的标志。

被两旁精锐士卒护在正中的,是一顶十人太动的舆轿,轿子是银顶黄盖红帏。

不同的官品,在轿子的形制类型、帷子的用料颜色等方面都有严格的区分。如明清时期的一般官吏,得用蓝呢或绿呢作轿帷,所以有“蓝呢官轿”、“绿呢官轿”之称。另外,轿子按其用途的不同,也有种种不同的名字:皇室王公所用的,称为舆轿;达官贵人所乘的,叫作官轿;人们娶亲所用的那种装饰华丽的轿子,则称为花轿。

抬轿子的人有多有少,一般二至八人,民间多为二人抬便轿,官员所乘的轿子,有四人抬和八人抬之分。如清朝规定,凡是三品以上的京官,在京城乘“四人抬”,出京城乘“八人抬”;外省督抚乘“八人抬”,督抚部属乘“四人抬”;三品以上的钦差大臣,乘“八人抬”等。至于皇室贵戚所乘的轿子,则有多到10多人乃至30多人抬的。

此外,乘轿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规定,处处显示着封建社会里森严的等级制度。古代轿子的形制上也有规定。例如在清初皇帝后妃乘坐的豪华的辇,亲王坐的轿子是银顶黄盖红帏。三品以上大官虽可用银顶,皂色盖帏,在京城内四个人抬,出京用八人。四品以下只准乘锡顶、两人抬的小轿。至于一般的地主豪绅,用黑油齐头、平顶皂幔的。

所以大多见过世面之人,都知道这便是西北王李晋的坐轿,整个西北也就有他,才能拥有如此大的排场。

身穿胸前绣有一条黑色四爪龙蟒袍的西北王李晋,在护轿侍卫的保护下来,走了出来。

冥冥之中,似乎有所感应,他与穆天齐同时一扭头,视线便同时落在了对方身上。

原来当初在碧水阁遇到的中年人,便是那权势滔天的西北王李晋,也是李雨潼的父亲。

看着穆天齐这个原本该成为自己女婿的年轻人,李晋心情很是复杂。当初在与穆天齐谈话时,他便对这个年轻人有着些许好感,再加上自己女儿似乎也对这小子感官不错,于是便放任他们了。

哪知道……李雨潼这个傻丫头,为了爱情竟敢只身一人钻进明晃晃的圈套里……直到最后死在了穆天齐的怀中。

李晋曾想过要将穆天齐凌迟处死,倘若自己的女儿要不是爱上他,怎么可能会傻到一头钻进陷阱里?倘若不是为了救他,又怎么可能因为熬药而耽误了运功疗伤?

至于为什么李晋会知道这一切,全因为在见到李雨潼身死后,嘴角却还残留着黑色液体,从而命人将黑色药物的成分给查明出来。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