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于顾长军来说很够了,这种关键时候,他自然更愿意跑到沈家来刷好感。
国宾饭店里,龙虾过了称,顾长军将两辆板车靠在一起,绑着,让沈新华一个人拉回去,他快速朝东边窗口走过去,打算看着一边欣赏沈喜梅卖票的倩影一边等她。
昨天就说好了,两人利用半上午休息时间出去打听房子。
“好吃再来”窗口早已多样化发展,也开设了早餐铺子,等沈喜梅差不多要关窗口时,顾长军规规矩矩排了队买票,然后等沈喜梅过来吃早餐。
沈喜梅照例九点左右关了售票窗口,顾长军已经提前点好了早餐,在边上等着她。
沈喜梅并没有同顾长军说她承包窗口的事情,一者目前还是亏损状态,并且赤字比较吓人,二者现在政策还没有那么开放,顾长军是军人,虽然不至于说她投机倒把,但是心里保不齐不是那么赞成。
并且像沈来福说的,没有稳赚不赔的生意,只要是做生意总归是有风险,她不想顾长军在出任务的时候还惦记着她在家里是不是亏了,没钱花了。
现在这样将她当做是国营饭店的收银员挺好的。
当然以后要是有合适的机会或是需要她肯定会同他说清楚的。
顾长军体贴的给沈喜梅拉开椅子,让她坐下,顺手将豆浆、油条放在她手边才坐下来。
沈喜梅笑眯眯看着对方先开动,才拿起酥脆的油条咬了一大口,幸福得直眯眼睛。
两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好半天才开始干正事:一边吃饭,一边讨论着看房地段。
突然听到隔壁桌子上一位年轻的女同志说道:“我早上看到荷花公社全员出动,往那边农村里去了,有打听到什么事吗?”
沈喜梅听了这话好奇的扫了一眼,主要是这个点吃早饭的一般是老年人和孩子,年轻人都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了。何况对方还提到了她们村的公社。
男同志有些心不在焉,一时没回答,倒是边上一位老妈子凑过来,叫嚷着:“我知道,我听人说啊,那边有个生产队的大队长通奸,给抓起来!”
女青年听着对方这么大咧咧的将“通奸”这样的话挂在嘴边,皱了皱眉头,没吱声。
男青年倒是一脸好奇:“通奸?有已婚的?男的还是女的?”
“什么男的女的?流氓罪可是大罪,管你是那女的女的,女的要挂破鞋,游街!男的要坐牢!可不是闹着玩的。”说着还看了面前的小青年一眼,那眼神,意味深长。
女青年怒了:“你什么意思,我们俩光明正大处对象的呢。”
“哦,准备结婚了吗?”
男青年噎住了。
老妈子眼带谴责:“不以结婚为目的谈对象就是耍流氓!”
女青年:“我们过两天就扯证了!”
男青年眼一亮:“对的,我们马上就是合法夫妻了。”最近丈母娘和媳妇正因为聘礼闹着呢,感谢这通奸的。
沈喜梅听闻那边已经歪楼了,也不再关注,转过头问顾长军:“你觉得那人说的会不会是我们生产队的大队长?”
顾长军皱着眉头,想了想道:“石荣华那人我还是了解的,非常自律,若真是他,怕是有其他缘由。”那人当初是红卫兵头头,文攻武斗都是佼佼者,缺德事肯定没少干,但是智商情商非常高,上上下下都吃得开,高压线更是从来不碰。
沈喜梅也陷入了思考,上辈子可没有这一茬,石荣华这大队长一坐坐了好几届,后来于雯雯做了妇女主任,他也打入镇政府领导圈子。
可是不可能是六队,六队连着两届大队长都是年迈的老头。
沈喜梅突然看见南边大街上,石家一众人浩浩荡荡的往东这去,有老的有小的,就是没有石荣华一家三口,想来真的出状况了。
等石家众人吵吵嚷嚷走过去后,沈喜梅突然站起来:“若是石荣华真拿下了,他那大队长的位置肯定卸掉了,今天不去看房子了,我要回家一趟。”
顾长军忙将豆浆端起来,凑到沈喜梅嘴下:“先把这个喝了,油条也再吃一根?”
沈喜梅接过大碗咕咚咕咚一气喝完了,然后用报纸包着油条,直接拿在手上:“我边走边吃。”
顾长军迅速将桌面的食物消灭掉,两个大碗送到边上用来盛放器具的大盆里,两人相谐离开了。
生产队大队长被带走了,两个副队长也没露面,在田地劳作的人们很快都得到消息了,纷纷上岸打听围观。
沈喜梅到家时,发现家里居然空无一人,跑到菜园子朝后望去,田里人不怎么多,貌似沈来福和沈平就是那少数的几个。
顾长军听了沈喜梅的吩咐,跑到田里,将人喊回来。
沈来福洗着手问:“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
沈喜梅:“我在镇上听说大队长犯事了,给带走了,是不是有这么回事?”
沈来福看了眼顾长军,见对方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才转过头对沈喜梅说:“他们家现在和我们家没有关系,人家的事,你不要管那么多。”石家在亲事上也没有什么大错,犯不着干落井下石那么不入流的事。
哪知沈喜梅却叫嚷开了:“怎么和我家没有关系?关系大着呢。”
沈来福听了皱着眉头,看着沈喜梅,没再出声。
沈喜梅现在哪有空去猜沈来福的心思,像竹筒倒豆子似的一气说了出来:“他犯事了,那大队长的位置就空出来了,原本我们村明年春天才换届选举,我还想着让你早点准备,试试竞选呢,现在怕是要提前了,我们却什么准备都没有。”
沈来福坐在八仙桌上,捧着茶杯的手,一抖,水洒出大半。
一脸震惊的看着沈喜梅,嘴哆嗦几下,没有说话,转过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顾长军见了倒是若有所思一番:还真有可能,沈家一大家子都齐心能干,在村里名声好听,沈来福又是侍弄庄家的好手,不像他们顾家是外来户,根基太浅,心思还不在种地上。
虽然六生产队很穷,并且没有出一个上得了台面的能人,但是顾家从来不出头去挣那个位置。
村长,若是真想为民谋福利造福百姓的,其实并不是什么好差事,费心费力不说,自家人还容易受委屈,比如脏重累的活要带头干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