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标铜 > 标铜最新目录

第一章 源起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明寄居水西龙场,宣慰使安贵荣便对其礼遇有加。因以此番听说有读书人被手下“误杀”,才如此不惜血本,以求避祸。

“这是我族中五弟。”

“见过秀才。”杨保儿打量着少年,试探道:“不知秀才方才说的功劳……”

但见那少年略一施礼,淡淡地道:“不急,将军且吃酒。”

又过了片刻,就见不远处官道上奔来三匹劣马,贵州有云南来的滇马,因是有着好耐性,故而在当地是惯常用的畜力,本地无论军民都有驱使代步,却是当不得战马,其中多有送去外路省份的,故而看到三个骑马的军汉并不足为奇。

廖四眼尖,见了便道:“四哥,六哥他们回来了。”

…………

“杨将军好福气,若不是哥哥叮嘱得紧,这份功劳喒老子就自己拿去了。”被唤作六哥的黑脸汉子也不客气,径自端起一碗米酒一饮而尽,连呼过瘾。

“都打探确实了?”

“打探确实了,这起子贼人确是播州过来的红苗,现下帐子就扎在南望山下。”

“可曾立寨?”红脸汉子继续追问。

“我寻了两拨土人来问,已是确实了,都是初来此地不久的生番,仓促间搭了些毡子,只有些鹿角拒马,未曾立寨,加上妇孺,总不过三四百人。”生番虽然在官军看来形似野人,但有无营寨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是以要打探明白。

就听红脸汉子哈哈笑道:“那就好,薛六你且在这里安心吃酒,只教你两个弟兄再辛苦陪我走一趟。”说着让开席案,又转向杨保儿:“还要劳烦杨将军点起硐中人马,随我一道扫平贼人,好歹向朝廷表明心迹。”

到了这时节,杨保儿哪里还有退缩的道理,听红脸汉子说话,若是不从,便是一顶勾结蛮贼、荼毒地方的帽子,底寨司也不会保他,以这白马硐中百十来丁壮如何能与官军对抗,连佰贰堡的人马也能轻易平了他这一硐,只是眼下明摆着要被人拖去垫背,只能自认倒霉,谁叫手下首尾不尽,落了把柄。

当日景象奇特,白马硐人马七八十人在前迤逦而行,佰贰堡总旗官带着几十弟兄在后,二十余里的路程拖延了大半日,日头落山前总算赶到了南望山。至于少年与他的族兄如何灭了这蛮贼一伙,又是如何有了日后的故事,便牵扯起一段五百年的机缘……

【注:查《贵阳府志》:万历十四年(1586)置新贵县,附郭,隶于贵阳府。二十九年(1601)升贵阳府为贵阳军民府。三十六年(1608)析新贵县、定番州地置新贵县,仍隶贵阳军民府。根据谭其骧先生《中国历史地理图集》印证,本书采信上述说法。又注:明实录记录张鹤鸣是在万历四十三年末到万历四十四年中任命为贵州巡抚,但明史和胡桂芳条目中记录胡的离任是在万历四十五年之后,考虑到实录的记录更详细,故而此处采信了实录的说法】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