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标铜 > 标铜最新目录

第296章 东番一夜秋风至(九)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的确,其也不光是福建的移民,还有一些是从两广买来的流民,也有日本来的切支丹。那些人运来时个个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先得在港口外的大号子营里住一两个月,调养好身子才能做事。”明石说起此事似在回忆什么令人难忘的温馨记忆,复又笑道,“百姓们都说:这不象是雇工用人,倒似在做善事一般了。”

何乔远听后不再说话,也不知是被触动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虽然从道路看不到河道里的工地,但从路边连绵不绝的石子、黄沙和挖起来的土堆来看这工程似乎极大。

眼见得一些满载砖石、木料、竹条和麻袋的牛车整齐排列在前方路边等候卸货,其有些麻袋边缘破了,还洒出些灰色的粉末来。

港口见过的那些能起重物的机器在此地也多了起来,而且不同于港口的人力与机器混用,此地则都是用的机器,如今靠得更近也看得清楚。

铁制机器一大一小的轮子转动不停,发出如金属碰撞的哐当之声。旁边似乎是个炉子,几名戴着藤壳帽子的所谓工人正围着炉膛忙碌,似乎是在用铲子往那炉膛添煤。

不时有人推着满载工具的车子走过,他们身沾满泥土灰尘,但是看去却都神采飞扬,更是个个体格健壮,肤色黝黑,口还哼着激昂的调子。沈有容是武人出身,也能明显看出此地民夫较之大明的苦力并不相类,光是这一身的横练便不知要多少肉食才能堆出来,看来澳洲人对这些民夫真的很好。

民夫们极有章法,工地只有人拿着红绿小旗往来调派,却并未见到挥舞鞭子的监工,每个人似乎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整个工地看起来井然有序,这样一看简直堪能战的精兵了。

而且原本以为澳洲人不过经营一二港口用于海贸,但却不想他们已经深入到内陆如此距离了,加之投入的人力物力来看,还真像是要在此落地生根的样子,沈有容不觉心的警觉更甚了几分,如今东虏势大,东番却又添了这样一股势力,实在是让人忧心。

他又看着这沿河的工地,不由得咂舌起来。这样规模的治水工程,澳洲人要有多少人力物力的投入?更不用说修路造房……澳洲人在东番可真是下了血本了!但旋即他心又升起一丝疑惑,这些短毛治水是为了哪般?河道治理并不是什么赚钱的套路,他们花的都是自己的银子,又没法贪墨,且此事明显与之前关于澳洲人重商的形象有些不符,难不是澳洲人还要种地不成?

可这个看似可笑的念头尚未及让沈老爷轻笑出声,一片绿油油的秧田便映入了眼。

“这是什么地方?”看着眼前的农田,沈有容有些恍惚,这田各种菜蔬看起来长势极好,鲜见得照管不错,而且这农田四周也颇为规整兴旺。

“前面便是工厂区,西面山坳下的是砼(水泥)土厂,前面冒着烟的地方便是火炮工厂。”明石又四下张望了一番,“至于此处,乃是首长们专门开辟的庄园,谓之试验田。”

“澳洲人竟真的还会种地?”沈有容闻言大感惊讶,在福建时只听说‘髡贼’们善技、能工,做出的许多精巧玩意也纷纷流入大陆,可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们居然真的还在种地,这倒是天大的闻。过去只听过腹里有开的盐商会自己在边地开辟田庄,但那是为了种出粮食换取盐引套利,可如今澳洲人自己在贩卖私盐的事他可是瞧得明明白白,种地又是为何。

“正是。”明石却并未理会沈老爷的讶异,一边指点一边说明,“这一带原本都是十不收一的荒地,番人不事稼穑,从来都是放火一烧随便撒些种子了事。军门有所不知,首长们刚开辟这处庄园时,花的一番功夫便费足了心血。”

说着他饶有兴趣的将元老们是如何翻田整地,如何开沟,如何用十来头牛拖着的铁架子在地里犁田耕垄,又是如何运来成车的黑炭和石灰撒在地里‘肥田’仔仔细细说了一遍。沈有容仔细听着,愈发觉得澳洲人的来意与红夷和倭寇不同。

何乔远一时词穷,但见了这情形又来了兴趣,“那些青苗是何庄稼?”

明石道友疑惑地看了眼何老爷,“相公不认得了?那些可都是水稻啊。”

“真是水稻?怎么还都是青苗?”需知即便是两季稻此时也早该成熟了,至少不会是这样嫩绿,是以一开始他虽然认出了秧苗,却不敢肯定,这才冒然加问。

“的确是水稻,不过二季稻早已经收获,如今是刚刚出苗移栽过来的第三季,照这长势汉历十月之前能成熟了。”

“什么?居然是三季稻?”三季稻他倒是隐约听人提起过,广南那里便有些种植,但产量似乎不高的样子。他忽又省悟,这澳洲人经营东番不久,多半是没能赶当初的春耕,故而以此补救的,但他的想法马便被明石否定了。

“的确是三季稻,说起来首长们还真是手段了得,这一年下来,一亩地居然能打近千斤的粮食,这要是在长崎老家,说出去都没人敢信。”

‘在大明也没人敢信。’何乔远腹诽不已,但内心早震惊莫名了,道是难怪澳洲人要大兴水利,真要是如此产量,连种粮都是暴利了啊,却未察觉在震惊之余自己都忘记了怀疑。

好在道路平坦,马车很快便越过了庄园来到工厂区前,这一路行来近二十里路居然只用了不到一个时辰。

接下来的时间,沈、何一行在不断的震惊参观了工厂区的几处工厂,什么遇水而凝的砼土,观远如近的千里镜,洁白无瑕的骨瓷,都让两位老爷和他们的家丁大开眼界。

而等花了一个多小时参观完这些工厂之后,马车也终于拖着所有人来到本次最重要的一处厂区之前——冒着浓浓黑烟的澳洲火器工坊。

“军门请,常首长在里面恭候。”

【参考献】

1、《大明会典》

2、《明神宗显皇帝实录》

3、《晚明史》樊树志

4、《万历野获编》沈德符

5、《闽理学渊源考?卷75?司徒何镜山先生乔远》

6、《明史?沈有容传》

7、《明宫史》

8、《大明律》

9、《明代岁时民俗献研究》张勃

10、《气候变暖对我国南方水稻可种植区的影响》宋艳玲、刘波、钟海玲

11、《闽书》何乔远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