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标铜 > 标铜最新目录

第321章 九龙江锁唱天恩(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成长期,他们的三观因学校而定型,因生活的保障而对元老院产生了依赖与崇敬,这无疑是最好的兵源。

民兵们在原本的故乡都是最为低贱的一类,他们中间有来自占婆故地的首陀罗,有来自洞里萨湖上的高棉疍民,还有来自两广福建的汉人流民和安南北部的移民。这些举家移居此地的人们,起初无非是为了生计,但元老院为他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这里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世界,只要努力工作,温饱便不是奢望,来得最早的一批农场工人甚至已快要还清购买住房的贷款了。

元老院为归化民所建的房屋,不是简单的窝棚,而是砖瓦修筑,其中各种设施一应俱全。这样的‘小区’,房屋从六十到一百四十澳洲平不等,附赠一个同样大小的花园,小区外围有围墙,墙内有管家,给到归化民的定价合三贯一平,看起来大套型的是有些贵,但首长们给各位归化民的工钱同样不低。

在农场做工的吃喝全包,每月例给工资三贯半,学生与民兵都另有津贴一贯,若是能进背嵬军每月津贴则要翻上七八倍。这最大的归化民住宅总价四百余贯,五年分期,每月只要七贯,还无利息,对于人口多的家庭就不算多大的负担了,是以有些善于财计的只用了一两年就快要提前完贷了。

元老院通过各种福利留住了人心,也巩固了政权,但在元老们看来,最重要的还是这些民兵中的少年。

经过学校长期的灌输,如今这些人全都能够进行简单的汉语书写与交流,有些甚至水平已相当不错,思维方式更是出奇的一致,这无疑代表着忠诚。

除了军服与背嵬军不同,民兵训练的时间更短,装备火枪也不过是雨季结束之前两三个月的事情,民兵装备的火枪除了没有膛线之外与背嵬军并无多少差别,且这些人的士气丝毫不低,其中还有不少颇具潜力的,相信经过这一回的大战之后便能进入正规军的序列了。

黎文孝看到这样的队伍挡在面前,也是一愣,稀稀拉拉的一道人墙,人墙前是只有半人深的土壕,连水都没灌,这算什么?

澳洲人就想凭着这些粗陋布置与佛主的大军野战?这单薄的防线即便如他这样农民出身的乡兵也能看出到处都是‘破绽’,都不用正营冲锋,战象一上便破了,需知广南的战象都是在佛郎机人的枪炮声中训练出来的,与占婆人的象军完全不同,想靠火器的声音惊到它们是万万不能的,看来之前果然是因为雨季施展不开的缘故,髡贼真是过分自信了。

也许和黎文孝有着同样的想法,最前面的一支战象队不等整队便直接朝着单薄的髡贼阵列冲杀了过去,因为领队的掌队官黎竹芽在象鞍上居高临下,分明看到那单薄的阵列之后真的没有任何火炮。他觉得也许是因为刚刚过去的雨季,髡贼的火炮还未来得及运到前线来,这无疑是一次机会,他的主上阮福渶需要更多的功劳,而他也同样如此。

他对澳洲人火器犀利的说法并不在意,听前线下来的那些士兵说起,髡贼的火枪火炮,射程与佛郎机人的相仿佛,只是射速更快,威力更大。黎竹芽对这消息并未怀疑,这才符合他的军事常识,对于久经战阵的武将而言,想象早已被现实磨平,他实在不觉得这种以少量精锐便能在整个雨季将大军拖在此地的战力还会有什么‘藏拙’的可能。

这一队象兵是前不久才从会安调来的精锐,是阮福渶直属的精锐,曾经在西原有过不俗的战绩。这些大象一直都是与火枪队一同训练,总数有二十四头之多,比起降顺的占婆王手中的那一支,各方面都强得多,单凭面前这些髡贼手中的火器,只要不伤到大象都不会真的受惊。而围绕着每头战象,还有许多刀牌手护住周围,以这种压迫,以往遇到的对手往往都会在射程外便会压制不住恐惧浪费一轮射击的机会,而这一次黎竹芽也打算如法炮制。

那象鞍上各有两名火枪手和两名长枪手,居高临下,即便是在较远距离也同样会有威胁。

战象们冲到距离髡贼阵线还有两百步左右,速度渐渐放缓,到了一百步左右,全都停了下来,按照以往与髡贼交战的情况,这个距离加上刀牌手的掩护,绝对算得安全。而且在这个距离上,他那些火枪手手上经过佛郎机人进行改造的火枪,居高临下当能在射程上威胁到髡贼。

只要先声夺人,过去的胜利便能复制,冲散了当前的髡贼队列,三公子的亲军便能一鼓作气杀到对方堡垒之下,就算用人堆也能堆出来个首功。至于突破这道防线之后,九龙江平原还不是仍任驰骋。

想到这里,他心中快意,嘴角也挂起了笑。

他轻举右臂,张开满口黑齿的大嘴喊道:“瞄准——点火——”

“放——”

烟尘腾起,南征决战终于拉开序幕。

【参考文献】

1、《大越史记》

2、《大南实录》

3、《安南通史》岩村成允

4、《岭南摭怪等史料三种》郑怀德

5、《嘉定通志》

6、《越南历代疆域》陶维英

7、《历史上越南对柬埔寨的控制与掠夺》陈玉龙

8、《越南史纲辑要》振炜

9、《大南正编列传初集》

10、《东南亚史》d?g?e?hall

11、《三种有关柬埔寨的越南汉文史料研究》杨保筠、马科?普恩

12、《诸蕃志校注》冯承均

13、《占婆史》马斯帛洛(aspero)

14、《十七世纪广南之新史料》陈荆和

15、《岭外代答》周去非

16、《越南外交、传统与发展》刘文利

17、《越南阮主政权的对外关系(1600-1802)》徐普亚

18、《抚边杂录》黎贵惇

19、《南河捷录》黎亶

20、《越南古代兵制沿革及特点》左荣全、于在照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