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女人是软弱的,但女警却是强悍的。
郑秀敏回到诊所,没看到吴振华,就返回楼上房间,她在楼梯上看到了侏儒的泥脚印。
吴振华仍是一脸茫然,郑秀敏对他表示:“袁医生出诊了,我也要跟去支援,如果你不想留在这里,我可以给你路费回家!”
郑秀敏返回了房间内,关上了房门。
堂屋内的吴振华心里很矛盾,回家还是继续留在这里?
如果回家,就要继承祖辈传下来的农活,然后靠父母四处求人,给自己找一个学徒工作,慢慢熬出头。
留在这里,也是一个学徒工,但不用再跟父母一起“修地球”,当建材“搬运工”,而且自己体内的毒还想要袁大夫解。
所以他决定留下,虽然这里的黑夜有些恐惧。
郑秀敏很快就换了一套黑色立领衬衣和黑色铅笔裤,穿着一双黑色的平跟皮鞋,并且特意戴了一只茶色的遮阳镜,肩上挎着一只咖啡色的坤包。
当她打开皮包往外拿钱时,吴振华忍不住朝她的皮包内一撇,居然看到了一把黑色的小手枪。
吴振华忙表示:“郑姐,我决定留在这里跟着你们学医,不回家了?”
“不回家了?”郑警官向他询问。
“对,我不回家了!”吴振华已经下定了决心。
郑警官拉好皮包的锁链,指了木桌抽屉道:“里面有把锁,你拿上!”
吴振华拉开了袁医生坐诊的旧木桌抽屉,取出一把旧锁询问:“郑姐,是这把锁吗?不过没有钥匙啊!”
“跟我来!”郑秀敏已经走出了玻璃门,一阵风似得飘出了小院,吴振华忙追了出来,就看到一辆吉利出租车正朝这里驶来。
吴振华锁上了小院的木门,出租车已经在门外停下,郑警官拉开副驾驶的车门坐了进去,示意他坐在后面。
这出租车他还是第一次坐,平常他都是徒步或着以公交车,客车为交通工具的。
吴振华在出租车后位上落座,司机踩下油门,驾车顺路而去,从天空的太阳可以分辨出,这辆出租车正朝东方驶去,很快就出了黑朱庄,上了省道。
“我们要去找袁医生吗?”吴振华忍不住开口询问。
郑警官没有回答,而是从坤包内取出一部手机,拨了号码。
“它们来诊所找过了,不过并没有捣乱,但我仍有些担心,所以就把小吴一并带来了!”郑秀敏对着话筒介绍。
吴振华心里就道:“这些侏儒怎么没捣乱,只不过被我整理好了!”
话筒那端的回应令郑警官有些生气,“我给钱让他回家,他却不愿回,我又不能把他独自留下,不一并带来又能怎样?况且他不一定就是你认为的那般无用!”
吴振华明白郑秀敏是在说他,心里稍觉得欣慰一些。
出租车司机转过头来看他,然后评论:“去了,可能就是累赘,但不一定会挂!”
郑秀敏挂了电话,司机就向她询问:“你打发这孩子回家就是了,何必带着他冒险呢?”
“我自有安排!你们就别多问了。”郑秀敏回应。
吴振华看着车窗外的风景,这是他第一次远行,从小到大,他离家最远的距离就是家乡两侧的城市。
“郑姐,我们这是要去哪里出诊啊?”
郑秀敏回答:“等到了地方你就知道了!”
这话有些耳熟,但经郑秀敏的口里说出,味道不一样。
司机打开了车内的音乐,音响里飘出了《梁祝》的乐曲。
郑秀敏靠着车座上开始闭目养神,而吴振华仍朝车窗外望去,车子行驶了有四五个小时,中途司机将车停在了加油站,他们都下车去加油或上厕所。
吴振华从路边的牌子上看到了停马驿的地名,“我们究竟要去什么地方?袁医生究竟去哪里出诊了?”
回到车上后,吴振华酒香郑秀敏询问:“郑姐,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到?”
郑秀敏没有回答,司机回答:“就快到了,午饭是没时间吃了,但晚饭我们吃顿好的!”
出租车载着他们继续前行,不过从国道驶入了省道,又从省道驶进了乡间小道,在夕阳西下时,一行三人来到了一座偏僻的小村外。
这座村子比吴振华老家的村还要破旧,大片的土坯房千疮百孔,貌似早就无人居住。
大群的乌鸦栖息在一株老皂角树上,见到他们下车,就发出了“呱”“哇”的叫声,出租车司机是一个穿着蓝色牛仔短裤和小背心的瘦子,他随手从车内取出一盒烟点燃,然后在前带路。
他们进入了村子里,来到一座古老而又破旧的宅院前。
可以看得出,这座宅院是有钱人家所建,青砖蓝瓦,古朴厚重,狭小的街门为的是留住财气,门口有一对黑色的貔貅镇宅,一对黑木门跟袁医生租的小院院门一样,但门上多了一对陈旧的门神。
在木门两侧还贴着已经泛白的对联。
上联是:人间正道是沧桑。
下联是:冥界前路了断肠。
没有横批,郑警官推开木门,领着他们进入,院子里的空间很大,当间是一方磨盘,还有一株老槐树,但已经枯死。
这座院子两侧有厢房,当中三间大瓦房,而房顶的红瓦就是吴振华父亲倒腾的建筑材料,正堂内传来了微弱的光亮。
郑秀敏示意出租车司机留在院子里,把他带入了正堂内。
正堂的木案上摆着香炉,供奉了一尊奇怪的塑像,袁医生和一个黑袍老者在香案两侧落座,见他们到来,就点头示意。
袁医生看了吴振华一眼,然后就向郑秀敏投出了疑问的眼神。
旁边这位老者却道:“郑姑娘也来了,那我们就可以开饭了,两位不必太过在意,老朽早已经看透世事,只希望袁医生跟牟上差之间的误会能够解除!”
袁医生起身,郑秀敏忙对他耳边低语了几句,袁医生便朝吴振华望来。
从堂屋门外走进一个身着蓝布长衫的中年人,用低沉的声音对他们道:“袁大夫,郑姑娘,可以入席了!”
当他们走出堂屋时,就看到老槐树上悬挂着一盏红灯笼,磨盘旁摆着一张八仙桌,酒菜已经上齐。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