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们回家吧,姥爷和夫人还在家等着你回家吃饭呢?”说完他拉了拉于谦的右手。由于惯性,于谦的身体也不由自主的跟着福伯走动了起来。“哎,好不容易碰到一个气味相投的人又走了,还准备去喝两杯,看来是不行了”。“哎,看来知音难求啊!”
“若轩兄,我去”!这下意外到出景若轩的意外,本来他就看见了于谦被他的管家给拉走了,可此刻于谦却笔直笔直的站在自己的面前了,并还要和他一起去喝酒,这个变化来得太突然,所以一下子他都忘记了该去干吗?“艾,若轩兄,走吧。”“那里去啊……啊?”“喝酒啊”!“喝酒?哦?喝酒……”。“那里喝啊?”突然的变化似乎让背剑的少年适应不了,一时对着于谦的提问不知所措。本来他是看着于谦走的,而且他也看得出于谦并没有想和他喝酒的意思,并且通过对话和于谦的衣着他就看出于谦是一个官宦家的公子,他也知道像他们那样的人家里,礼仪必定很重要,所以既然让老管家出来找他回家吃饭了。他本来是拿喝酒来试试于谦的,并没有当真的,因为平时都是他一个人喝酒,他都习惯了一个人喝酒,在他看来一个人喝酒也没什么不好,但不知为什么他今天对于谦有说不出来的亲切,所以在说话的时候,他都带着嚷嚷的叫声,并不是他故意的,因为他平时很少和人说话,自从在十三年前他的父亲被宫里的太监害死了,他就再也没和别人说过话,除了师傅不痴和尚,他就没有和别的人说上什么话,在他七岁那年,父亲得罪了宫里的太监王振,从那一刻他的心就没有安静过,先是父亲被杀,接着母亲自杀。他就开始不说话了,用一双冷峻的心去看待这个世道。为了强大和为父亲报仇,他选择了随师傅不痴和尚练习武艺。不痴和尚是父亲生前的生死之交。他为了救父亲曾经还找过于连大人,但后来还是没有将父亲救出来,父亲还是被太监王振害死了,不痴和尚一时气愤杀了王振身边的一个管事的太监,那时王振的实力还不是很强大,加上不痴和尚有一身高强的武艺,所以并没有全国通杀他,但秘密的派了不少宫里的高手来追杀他,为了不连累于大人,不痴和尚置身带着他远走大漠,在大漠的这十三年里,他拜了不痴和尚为师。从此他就开始跟着不痴和尚学习他那高强的武功了,直到前些日子,他才将不痴和尚的天山十三式剑法和燕子飞轻功、菩提内功心法学会了。在大漠的十三年里,不痴和尚不停的谈论着当前他和于大人为了营救自己父亲的事迹,每次讲到一半的时候,他总是不停的大骂王振,骂到最后,他自己也不骂了,在大漠的十三年里,他除了每天认真的习练不痴和尚传授的武艺,就是不停的听不痴和尚谈论一个人,每次谈论的时候,他总是发现师傅的脸上总是充满了笑容。对这个人总是不停的大加赞赏,还告诫他以后如果遇到这个人就一定要好好的保护他,不管他让他干什么都要干。每次师傅讲他的时候,他总是想知道这个人的名字和为什么要自己那么做,但每次他都没有问。直到在他十二岁那年,师傅突然从出去了一个多月,并让他不要偷懒。但师父并没有告诉他,他去那里,只是告诉他,他要远行一趟。
一个多月后,师傅回来了,还给他带来了很多好吃的梨和好吃的葡萄。他当时吃得很是开心。他到现在他记得师傅那天回来很高兴,晚上睡觉的时候,他还不停的念着一首诗: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师傅念得很大声也很高兴,他看到师傅那么的高兴,所以他也忍不住的说是好诗,不曾想到平时严厉的师傅那晚听到他说念的是一首好诗时,很是很激动,为此他感到很是不解,为此他打着胆子问起了师傅这首诗是谁写的。那一晚他记得很是真切,师傅对他的问话并没有半点的不高兴,相反他很是高兴。他将他拉到了自己的身旁,将这首诗对着他反复的念了两遍,而后很严肃的告诉了他写这首的人,他叫于谦,字廷益,号节庵,钱塘人。于是那一晚他就记住了这个叫于谦的人。
后来他才知道师父那一个月里,只身去了中原,为的就是看于谦,并且还打听到了于谦在永乐十九年,考中了进士。
他常常听到师傅一个人谈论着于谦,在他的记忆里最深的一句话就是“这是将来救世的宰相呀”。当时的他还小,加上每天还有许多的武功要练习,所以当时他没什么,可随着年龄大了,他心里总有一种欲望,随着武艺的精进,年龄的增大,他心里的那个欲望就越来越强烈,那就是亲眼见一见于谦这个人,和他一起痛痛快快的喝一场酒。酒是在他十六岁那年学会的,一个年轻的少年每天要练习很多的武功的精要,加上大漠的夜里气温变化很大,常常白天很热,夜里很冷很冷。有时为了抗寒,他也喝上一口,慢慢的他发现他越喝越想喝了,渐渐的他发现酒的确是个好东西,不仅能帮助他对抗大漠夜里的寒气,还可以帮他解乏,有时累了他就会喝上一两口,慢慢的一两口,变一两续了。就这样他喝上了酒。
对于他喝酒,师傅从来都没有干涉过他,只是让他不要将自己给喝醉了,他常常对他说“一个真正的侠客是不会喝醉酒的”。师傅说这句话的时候表情是异样的沉重,他到现在还能回忆起师傅当时说这句话时候的表情。对于师傅的话他是从来没有怀疑的,就好像他一直坚定一个少年就是大明的救世宰相一样。对于他说的话,他一直都认为是对的,所以他从来都没有忘记。因此他喝了四年的酒,从来都没有将自己喝醉,因为他坚信“一个真正的侠客是不会喝醉酒的”。
“若轩兄,我到知道一个好喝酒的地方,你跟我来吧。”“啊,哦,好”
于谦说完就带着景若轩上了断桥,沿着桥面走了补个多钟头,景若轩就看见前面有一家很熊小的酒家,与其硬要说是酒家,不于是一家小的茅草屋,只不过是茅草屋的外面挂了一张西湖酒家的大旗而已,那大旗是有一块很鲜艳的黄布做成的,上面的西湖酒家四个大字到是引起了景若轩的注意,很显然黄旗上的几个大字是一个书法行家写的,他虽说长期住在大漠,每天面对的是滚滚的黄沙。他在大漠除了练武功还是练武功,但他的父亲毕竟是一个读书人,虽说他们早早的就被太监王振给害死了,但他父亲确实是一个书法行家,当年他父亲考科举的时候,就是因为他写得一手好书法,主考官才将他点了一个秀才。因此他父亲对自己的书法很是
本章 共4页 / 第3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