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大明风云传奇 > 大明风云传奇最新目录

历练。之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于谦终于出发了,自从在永乐十九年,考中了进士。这是于谦第一次出外做官。说起这次的外任,于谦不由得的想起了一个人来。这个人是谁呢?值得于谦在此时想起。这个人就是大明帝国的朱高煦,在宣德初年他竟然在安乐谋反,可不就他失败投降后,皇帝让于谦数说他的罪行。于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朱高煦在这位御史的凌厉攻势下,被骂得抬不起头,趴在地上不停地发抖(伏地战栗),自称罪该万死。

想起这个人,于谦不由得的叹了口气。“少爷叹什么气,是不是赶路太累了,用不用再路上休息一下啊”。说话的是福伯。此时他正站在于谦的身旁,一两眼充满关心的神情望着于谦,不知什么身后,他对他的这个小主人充满了爱意,也许就是在他很小的时候,他就将他一身的爱意奉献了给他呢,这个福伯不知道。不过他唯一知道的就是他的小主人是一个好人,将来一定是一个好官。这一点他是不会看错的。

“不用了,福伯。我不累,我只是想起了朱高煦。这个大明的王爷。”“哦,他不是前年密谋造反被皇上给镇压了吗?少爷怎么想起了他来呢?”“哎,我是在想,他都身为大明的王爷了,在人间享尽了荣华富贵,可他还不知足,还要造反,殊不知现在的大明最需要的安定啊,老百姓现在最需要的更是安定了。整个大明已经禁不起战争了。哎……”

“少爷,现在的朝廷不是很好吗?自从明太宗发动靖难之役坐上了皇上以来,他都是励精图治,将大明治理得井井有条吗?百姓安居乐业,大明的国土也是历史最大,各个国家都来向我朝朝见。连遥望的蒙古国也在太宗的亲征下辈赶出了那片贫瘠的大漠吗?现在您还有什么好当心的呢?”

“哎……我大明自从明太祖建朝以来,就没有停止过战争,每年国库上消耗在战争的银两就有好几百万两。国家的税收虽说减轻了不少,可每年的这么多的银子都是要从老百姓那里收回啊。所以一些官员巧借名目从老百姓身上收取各种各样的赋税。加上连年的征战,国家的人口迅速的减少。哎……,于谦此时似乎看见了千千万万的穷苦人在战场上奋杀。从明太宗即位以来虽说他励精图治将国家的疆土扩展到最大,但事实上,由于他实在过于威猛,谁敢不服他就打谁,甚至有时候是没事找事,主动去找别人麻烦,一来二去虽然确实很威风,但给百姓们也增加了很多的负担,大军出征要粮食,要民工,要很多的钱。皇上自己既不种地,也不赚钱,他会向下级官吏去要,官吏大人们自然也不会去种地,他们便会把所有的负担加在老百姓身上。

[387]所以到了永乐二十年,很多地方已经出现了逃荒的现象,生产也遭受了很大的破坏,更为严重的地方老百姓连饭都没得吃,怎么去报销朝廷呢?所幸当今圣上是一位仁慈圣明的皇上。自从他登基以来,勤于政事,恢复生产,听取大臣们的意见,处理各种朝政,能够妥善处理和蒙古的冲突问题,能不动兵尽量不动,所以现在的百姓才能安居乐业了。可这个大明的王爷却想着造反。所幸当今圣上英明在三位杨大人的安排下,我朝终于平息了这场叛乱。百姓终于可以休养生息了。

说道这儿于谦不由得再次想起了那个昔日位高权重的王爷朱高煦。想到他于谦就想起了当今的圣上朱瞻基来。他于谦看来他是一个好皇帝,甚至比他的爷爷明太宗都要好,因为他比他爷爷会治理这个国家。也许他知道这个泱泱大国的老百姓需要的是什么吧,也许不是浩瀚的疆土,而是国家的安定。

那一次是于谦第一次朝见他,不知道为什么他第一眼见到他的身后就觉得他是一个好皇帝,虽说他刚刚才做了御史,不是什么很大的官,也没对国家做出很好的贡献,但他的感觉里,他——朱瞻基是一个很好的皇帝,所以在奏对的时候,他声音总是很洪亮,说话也很流畅,于谦他发现每次他奏对时候,他总是很用心听。这点让于谦很是高兴,所以才有了护从皇帝驻扎在乐安时,高煦出来投降,他让他口头数说出朱高煦的罪行。正是因为他的信任,所以他才能义正词严,声色俱厉。让朱高煦伏在地上战保,自称罪该万死。记得那天他很高兴。班师回朝北京时,他给他的赏赐和各大臣一样。想到这些,于谦再次笑了。这时的笑也许是对他的一种放心的笑。

在这儿于谦有想起了一个人来,这个人在于谦看来是一个很好的人,他就是顾佐。他五十多岁的人,却常常像个孝子,老爱发脾气,这个秘密是杨士奇大人告诉他的,他记得当时他刚刚任御史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刚刚中了进士的年轻的酗子,记得那时顾佐已经是都御使,他记得他第一次到他的住处时,他正在教训他的一个手下,当时于谦看见他很是生气,将他的那个手下教训的不是汗流浃背,不知为什么,他当时并没有害怕的感觉,他就在一旁静静的看着他在那里教训那个犯错的手下。知道天快黑了,他才将他的那个手下放了,记得他的那个手下在他让他回去的时候,他是连滚带爬的爬出他的屋子的。走的时候还没忘告诉于谦一声,让他自己小心点。但当时他自是笑了笑,并没在意。

接着他就面对面的和这位对下属很严厉的都御使。但很快他就发现,他其实是一个很慈祥的老人。自从他那天很严厉的批评下属被他撞见后,他就再也没有看见他他对他的属下发过脾气。他常常和他在一起讨论着天下的大事。知道有一天,于谦将他对现在的国家所处的困难和解决的方法讲给了他停时,他就一直对他很是客气,从没有对他发过火。也许这就是顾佐。他常常认为他的才能胜过自己

“少爷,您说您今天出任江西巡抚,景少侠和酒店的老板娘和店老板会来送我们吗?”“福伯,我是江西办事,又不是去了就不回了,再说了店老板娘和店老板这么辛苦,我出去一趟就要让人家来送我,这有点不好吧?景兄弟是我的好朋友,他还有要紧的事要去办,我们总不能让人家放下手里的事情来送我们吧。福伯你说呢?说完于谦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少爷您说得都对,我说不过您,我是觉得好歹您也是出江西,好歹也要在那个地方要呆上一些时日,大家这么长时间没有在一起聊一聊,现在马上就要离开了,大家就各具一方了,再次见面的时候,已经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这点似乎说到了于谦的心里去了,此时的他还真想见一见景若轩,自从上次一别之后,他就再也没有见过他了,他曾经也派人打听他的去处,可打听了好一段时间

本章 共4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