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坚持原判这才停止了。千户白琦又请求写上他的罪行,刻板印刷在全国公布。一时要讨好皇帝争取宠幸的人,全都以于谦作为一个话柄。
他这么做的唯一目的就是想将于谦给毁掉。因为于谦过于伟大。而他石亨根本就没有想做像他那样伟大的人,他只不过是尘世中的一个俗人而已。所以他要的不是名声,而是荣华富贵,而他知道于谦是不会让他那么做的。因为他永远也记得在京城保卫战胜利而的那一幕。
他——石亨本来因为违犯了军法被削职,是于谦请求皇帝朱祁钰宽恕了他,让他总理十营兵,在德胜门一仗的胜利,他石亨自认为他的功劳并不比于谦大,而得到世袭侯爵,内心有愧,于是上疏推荐于谦的儿子于冕。皇帝下诏让他到京师,于谦推辞,皇帝朱祁钰不准。于谦说:"国家多事的时候,臣子在道义上不应该顾及个人的恩德。而且石亨身为大将,没有听说他举荐一位隐士,提拔一个兵卒,以补益军队国家,而只是推荐了我的儿子,这能得到公众的认可吗?我对于军功,极力杜绝侥幸,绝对不敢用儿子来滥领功劳。这一幕让他永生难忘,因为这一幕让他彻底的看清楚了于谦他就是大明的一座神。有他在,他的荣华富贵永远得不到。所以他必须要除去大明帝国的这座神。
终于正统十四年正月十三日的一个漆黑的夜里他们冒着生命的危险在一个漆黑的大门里,呼唤出了大明帝国的又一个统治者英宗朱祁镇。他记得那天在皎洁的月光下,他终于看清楚了徐有贞的脸和他那阴狠坚毅的眼神,不知怎么了他总觉的自己的身上有一股寒意顿时涌上心头,让他不寒而栗。这让他很不解,因为他面对着十几万的蒙古铁骑时,他的心里都没有过,如此的恐慌和害怕。此刻他才知道人心其实比战争更可怕。那一刻他就知道于谦必死无疑。
果然不多久徐有贞用“意欲”杀掉了于谦。在于谦死去的那一天他突然回想了于谦的一生。在他的记忆里于谦是一个正直、清廉的人。他记得在1441年,于谦被王振关进了大狱,多少人曾劝说于谦送点东西给王振做人情,但他坚持了自己的原则,清廉如故,并用一首诗来回答:
绢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于谦是一个果断、勇敢的人。明军的精锐部队三大营全部葬身于土木堡之内,而也先的大军也缓缓移动,京城内惶惶不可终日,大臣们都主张迁都。就在这时,于谦的一句怒吼震醒了那些犹豫不决的人:“建议南迁之人,该杀!”就这样,于谦成为了京城保卫战的主帅。开战了,他一改往日儒雅的文官形象,成为了一位意志坚定、果断严厉的战场主帅。就这样,他抱着必死的信念,率领着必死的士兵,成功的完成了京城保卫战。现在他就死在了三年前他誓死保卫的京城崇文门外。留下的只是世人的赞颂。他常常觉得于谦很想宋朝时候的岳飞岳王爷。他总觉得于谦如岳飞一样,他的一生注定是悲壮的。在完成一番壮举后,秦桧用“莫须有”杀掉了岳飞,而徐有贞用“意欲”杀掉了他——于谦。这也许就是“神”的最好结局。
石亨看了看漆黑的夜色,此时已是深秋了,一阵阵的凉意吹拂着石亨的脸。他渐渐的感到一阵阵的凉意从自己的身心里直冲脑门。石亨知道自己真的老了,已经五十好几的人了,似乎已经没有了三年前的那份虎气了。他此时此刻不知不觉的回忆起了三年前他和曹吉祥、徐有贞在崇文门外杀死后,他所做的一切。
景泰元年(1450)二月,代宗即位。他奉诏佩镇朔大将军印,率京军三万人巡哨大同,击败蒙古大军的进犯,朝廷赐他世袭诰券。其时,朝廷更换太子,他也被加封为了太师。于谦建立团营时,命他任提督,充总兵。景泰八年(1457),代宗出巡郊外,住在斋宫,疾病发作,不能行祭祀仪,命他代祭。他守护在代宗病榻前,见其病重,便与张轨、曹吉祥等大臣商议,迎接正统十四(1449)被蒙古大军掳去的明英宗复位。英宗复位后,认为他——石亨有首功,封其为忠国公,特加恩宠,言无不从。从此以后,他头脑膨胀,他让的弟、侄家人冒功进官者50余人,其部下亲戚、朋友等攀亲骗官者多达4000余人。京师大臣,常被他借故逐出朝廷。他还收受贿赂,提升孙弘为太仆丞;陈汝言、萧璁等六人为郎中;刘本道为侍郎。一时间,他势焰熏天,利令智昏,一些企图升官的人都拜在他的门下,时有“朱三千,龙八百”的歌谣。把曾给他提过意见的给事中成章、御史甘泽等九人贬墨出官职。不仅如此,还大兴冤狱,诬陷耿九畴、岳正入狱,将杨宣、张鹏赶至边关。将朝廷文职巡抚全部撤换成武将充任。他将一切大权独揽,为所欲为地干预朝政。每日进见皇帝,即使不召见,也借故入宫。所言之事、稍有不从,便骤然变色。出宫之后,他大张声势,鼓吹自已的权柄。久而久之,英宗受不了,便问于阁臣李贤。李贤说:“朝内大事,惟陛下一人作主才是。”有一天,英宗对李贤说:“阁臣如有事,须燕见,石亨为武将,何以频频入见?”遂即敕告左顺门:“非宣召,不得放进武官。”此后,他进宫次数才减少。
他曾奏告英宗,要朝廷给他祖墓立碑。工部要他请敕有司建立,翰林院撰写碑文。英宗认为自成祖永乐年以来,朝廷没有为功臣祖宗立碑的先例,让他自立。此前,英宗曾命有司为他修建府第,其富丽堂皇程度超越了规矩。连英宗在翔凤楼上看见后,也惊问“此谁家府第?”恭顺侯吴瑾回答说:“此必王府。”英宗说:“非也!”吴瑾接着说:“不是王府,谁敢僭逾若此?”英宗只能会心地点头。石享的侄子石彪封定远侯,其骄横犹如石享一般。他们叔侄两家拥有数万豸才官猛士,朝廷内外将帅半数是石家的门下,京城的人莫不侧目相看。
夜似乎越来越深了,石亨似乎也越来越老了,他知道皇帝已经对他动了杀心,但这些他不在乎,他这一辈子够了,打败不可一世的也先,和同伙曹吉祥、徐有贞杀了大明鼎鼎的于谦、最后连徐有贞都被他彻底的赶出了京城。他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这辈子他——石亨做得最得意的一件事情不是打败了不可一世的也先,也不是赶走了他的合伙人徐有贞、而是迎回了皇帝朱祁镇。并借他的手杀了大名鼎鼎的于谦。也许这辈子他将永远和于谦的名字连在了一起了。因为是他——于谦让——石亨从一个失败的将军变成了大明的太师在京城保卫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