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在一个漆黑的夜里走的,走的时候,她从他的手里拿走了他的那两只恨漂亮的护腕。而她也给他留下了她随身戴着月牙玉佩。从那以后,她就再也没有见过他,但她从没有忘记过他,因为她会在不经意间常常想起他,直到他和她相遇在江南的那间小酒家,那是他们的第二次相见,没想到一件就是离别。她宁愿不见,至少大家还彼此保持着曾经的美好回忆。但从他们在江南的那家小酒家里相遇,她就知道她和他不就的将来是要分离,因为她是大漠太师也先的女儿,而且还是一个来中原刺探消息的探子,而他是一个中原人,这是让她没想到的。从她的父亲发动土木堡战争以后,她就知道她和他之间彻底的结束了,但她还是不愿离开他,所以陪着他和于谦一起去了偏僻的江西,为的是多呆在他的身边,但很不幸的于谦很快的就知道了她的身份,她知道她的身份掩盖不了多久,所以她在江西的一个小树林和他讲明了,正如她所料,他还是选择了离开她,因为他是一个中原人。从那以后她和他整整十九年没有见面,但她知道他和她之间的思念没有一刻停止过。
大漠的风越来越大,她不知为何此时想起了父亲也先来。在她看来,她的父亲是伟大的,因为他的父亲干的是一件很伟大的事。在她七岁那年,她就记得,她的父亲就在她离开的那个晚上统一了他们居住的那片大漠,这个连爷爷脱欢统也没有父亲那样的丰功伟绩,因为爷爷脱欢也只统蒙古东部地区,并且还是由北元的后代脱脱不花取得了可汗之位。可他的父亲也先却统一的这个大漠,而且自立为“大元天圣可汗”成为第一个非黄金家族的可汗。这是没有人能比得了的,并且父亲在做太师的时候还在脱兼并蒙古各部的基础上向外扩张﹐西攻哈密﹐又大规模地出讨蒙兀儿斯坦﹐并与沙州(今甘肃敦煌)﹑赤斤蒙古(今玉门市西北)诸卫首领通婚﹔东破兀良哈﹐胁逼高丽。使东至女真﹐西至赤斤蒙古的广大地区﹐皆受其约束。正统十四年(1449)反击明军,在土木堡之变中俘虏明英宗,并胁裹英宗包围北京城﹐后被于谦击退﹐议和﹐送还英宗﹐恢复贡市。这些都是她心里的骄傲,因为没有那一个像父亲那样这么有志向。因为她清楚父亲的最大的愿望就是入中中原,因为那个地方是他们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他常常觉得父亲也许就是成吉思汗第二。因为父亲和他一样战无不胜。
她记得,在她回来的第一天里,父亲和师傅脱脱巴赫很高兴的告诉她:“这片大漠从此正真的属于他们家族了,因为他父亲也先已经是这片大漠的正真主人了,而她也将是这片大漠的小主人,因为她从那一刻起就是公主了。她记得那天她很高兴,因为父亲很快就杀死了脱脱不花﹐自立为大元田盛大可汗﹐建号添元(天元)﹐设左右丞相及行省﹐又采取一系列统治措施。师傅为太子少保,是一个大大的官了。
但她的高兴很快就结束了,因为父亲让她的师傅脱脱巴赫抓紧时间传授她“鬼见愁”鞭法。师傅也很严厉,每天除了练习鞭法,其他的什么也不让她做,当时的她一直记得,她很是不理解父亲,因为父亲现在是大漠的主人了,没有人敢对父亲不敬,可父亲还是让她练习武功,记得父亲在她四岁的时候告诉过她,因为她需要他的女儿也明练好武功来保护他,她记得那时她发誓一定会好好练习武功将来好好保护父亲。但让她不明白的是,父亲现在是整个蒙古的主人,还需要她的保护吗?因为没有人敢对他父亲不敬。所以当时的她很不理解,但很快她就明白了,因为她知道了父亲的理想。那就是做天下的共主。包括遥远的中原的大明帝国。他要住进那座漂亮的宫殿。从那一刻起,她发现她理解了父亲。从那一天起,她没有再让父亲失望,也不用师傅脱脱巴赫的督促,每天天未亮她就从大帐里出来了,对着满地狂沙的大漠练习着“鬼见愁”终于有一天她听见师傅脱脱巴赫对父亲说,她也明开始长大了。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她十四岁的时候,她终于练成了“鬼见愁”并且还将师傅的各种刀法剑法都一并学了去。那一天他看见师傅和父亲很高兴。并且还在这片大漠里,为她举行了庆典。她记得那次庆典很是隆重,整个大漠都一片沸腾。在那一晚父亲从他的大帐里,拿出了这条“鬼见愁”的乌金鞭。亲手送到了她的手里。那一晚她终身难忘。
她是在第二天离开大漠的。陪同她一起去的还有师傅脱脱巴赫,因为父亲并放心她,怕她会遇到危险,所以让老练的师傅陪着她一起离开大漠。那一天父亲亲自骑着陪他一起十年的追风将他从到了嘉谷关。离开的时候,父亲将陪伴他十年的追风送给了她。那一刻她不知为何,突然有点不想离开,但最后他们还是离开了,因为他们要去中原,那个和他们打了一辈子仗的大明帝国。那一天他们从嘉谷关一直都没有遇到任何困难。
终于他们很安全的到了江南。在江南,他们有一个专门刺探大明帝国内部消息的联络站。这个站是父亲多年前就建好的。来的也都是他们大漠里的精英。所以每年都能将准确的消息送往大漠。就这样她就在这里开始了刺探大明消息了。没想到的是,她的消息对父亲很有用,因为很快她就看到了父亲在和明朝帝国的一场战争了。“土木堡之战”。他终于在正统十四年(1449)秋,分兵四路直逼明境,亲率主力进攻大同。经土木堡之战,大败明军,俘获明英宗。十月,进围明都北京。从此他开始了他从东、西、北三面对明廷形成包围,欲重建大元一统天下。因为那时明军的精锐部队三大营全部葬身于土木堡之内。所以她当时也为父亲高兴,因为父亲很快就会实现他的理想——重建大元一统天下。但于谦的出现这是她和父亲没有想到的。就在父亲的几十万的大军在缓缓向大明帝国的中心北京移动时,而京城内也惶惶不可终日,大明帝国的大臣们都主张迁都。但恰恰在这时,于谦的一句怒吼震醒了那些犹豫不决的人:“建议南迁之人,该杀!”就这样,于谦担当起了这场战争的保护着,从那一刻起,她就知道他的父亲这辈子也统一不了天下,因为他将要面对的是于谦,一个像一百多年前像文天祥一样的人:“殉国忘身,舍生取义;宁正而毙,不苟而全。从那一刻她就知道她的父亲要输了,因为他了解于谦,他可不是一个一般的人,他几乎是一个完美的神,因为在她十九岁的年龄里,没有见过哪一样一个完美的人。几乎没有任何的一点私心,整个生下来好像就是为了等待这场战争。在他十七岁的那年他就写下了: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