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这天正是初春,陈羽冠正在木屋后面山谷中练武,突然凌枫从木屋之中走了出来,直接走进了山谷。陈羽冠见师父进来,大吃一惊,他心道:“难道出什么事了吗?“他边想边提剑像师父这边跑了过来,在他的记忆里,如果没什么事,师父是不会进这个山谷的,因为这个山谷自从他十二年前上得山来,这片山谷就是属于他练武的场所,如果没有什么事,师父是不会进来的。
果然,凌枫见徒儿过来,慈祥道:“羽儿,师父要离开庐山一段时间了,你一个人在山上要好好练武,不可偷懒!”陈羽冠道:“不,我要和你一起去。”凌枫微笑道:“我也放心不下你啊。但师父这次要去很远的一个地方,你还年轻在上山好好练好武功!”陈羽冠虽说老大不愿意,这十几年来,他在这山上和凌枫相依为命,早已习惯了时时刻刻和师父在一起,此刻要他一个人独自留在这若大的庐山绝顶之上,他还真不知道怎么办。他虽不愿,但师父发话了,他知道是没有商量的,所以他老大不愿的恩了一声,算是答应了。凭感觉他知道一定是出事了,虽然他知道不该问,但还是忍不住问了声:“师父,是不是出事了?”他本没指望师父能告诉他,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凌枫竟然告诉了他。凌枫道:“是啊,出事了而且是出大事了!”陈羽冠紧张道:“出什么大事了?”凌枫看了看徒儿,几年过去了,徒儿不知什么时候已经长这么高了成了大人了。他微笑道:“皇太极率数万清兵绕道蒙古,以避开忠于明朝的山海关总兵赵率教的防区。10月27日突破大安口,至11月初连陷遵化、三屯营,巡抚王元雅、总兵朱彦国自尽。京师震动而戒严,同时诏令各路兵马勤王关。所幸蓟辽督师袁崇焕对后金此举,有所预料,他像当今的皇帝上了一道奏疏,说:“惟蓟门陵京肩背,而兵力不加。万一夷为向导,通奴入犯,祸有不可知者。”因为宁锦防线坚固,皇太极打不破,就会以蒙古为向导,突破长城,来威胁北京。
但是,袁督师的两次上疏,都没有引起崇祯皇帝的足够重视,派出的援军也被遣回。不幸的后果被袁督师言中了。
崇祯二年即天聪三年(1629年)十月二十六日,八旗军东、西两路,分别进攻长城关隘龙井关、大安口等。时蓟镇“塞垣颓落,军伍废弛”,后金军没有遇到任何强有力的抵抗,顺利突破长城,于三十日,兵临遵化城下。遵化在京师东北方向,距离京师300里。十一月初一日,京师戒严。袁督师得到后金军已破大安口后,他迅速的做出以下军事防御部署:
其一,严守山海关。因为山海关总兵赵率教已经调到关内,宁远总兵祖大寿也带精锐随袁崇焕入关,所以袁崇焕命前总兵朱梅、副总兵徐敷奏守山海关,防止后金乘机夺关。
其二,严守京师要道。袁督师命参将杨春守永平,游击满库守迁安,都司刘振华守建昌,参将邹宗武守丰润,游击蔡裕守玉田。
其三,严守京畿地区。在靠近京师东北方向的蓟州、三河、密云、顺义严密布防,防止后金从东北路入京。袁崇焕命保定总兵曹鸣雷等驻蓟州遏敌,自率大军,以总兵祖大寿作先锋,驻蓟州居中调度策应。命宣府总兵侯世禄守三河,保定总兵刘策守密云。
袁督师一面进行总体部署,一面阻截后金军南进,其措施是:
第一,遵化阻截。因为皇太极的军队突破了龙井关和大安口,直接指向遵化,遵化是京东的重镇,袁督师想把后金的军队阻截在这里,他急令平辽总兵赵率教率四千兵马,驰救遵化。他率部急驰三昼夜,行350里,到达遵化以东的三屯营。但三屯营总兵朱国彦不让入城,赵率教只好纵马向西,驰向遵化。十一月初四日,赵率教率援军至遵化城外,与后金贝勒阿济格等所部满洲左翼四旗及蒙古兵相遇,误入埋伏,中箭坠马,力战而亡,全军覆没。赵率教战死,是明军的重大损失,因为袁督师失去了最得力的大将,失去了救援京师的最佳时机。
当日,后金军进攻遵化城。后金先劝降,遭到拒绝。后四面攻城,明巡抚王元雅凭城固守,顽强抵抗。第二天,遵化“内应纵火”,遵化城陷落。巡抚王元雅走入衙署,自缢而死。城中官兵人民,反抗者皆被屠杀。接着,后金军进攻遵化东面的三屯营,副总兵朱来同等潜逃,总兵朱国彦把逃跑将领的姓名在大街上张榜公布,然后偕妻张氏上吊自尽。初七日,后金军破三屯营。明朝错过将军堵在遵化的机会。于是皇太极命留兵八百守遵化,亲统后金军接着南下,向北京进发,逼近蓟州。这时,袁督师领九千兵马,急转南进,实施其第二步想法:就是把后金的军队阻截在蓟州。
第二,蓟州阻截。袁督师月初五日,督总兵祖大寿、副将何可纲等率领骑兵,亲自疾驰入关,保卫北京。至此,袁督师的三员大将——赵率教、祖大寿、何可纲,全部带到关内,袁督师定决心,不惜任何代价,誓死保卫京师。初十日,袁军驰入蓟州。蓟州是横在遵化与通州之间的屏障,距离北京东郊通州约一百四十里,希望不让皇太极进入一步。但那皇太极太狡猾了,他没有来这里么人是通过顺义往通州进发。直奔北京。这样,袁崇焕在通州拦截的军事计划又失败了。所以江湖的一些朋友在袁督师的第一大将军祖大寿组织下,到辽东支援袁督师抗击外敌。为师虽已经七十多岁了,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所以我决定去辽东看看。如果用的着老朽,我自是希望为国家绵薄之力。”
陈羽冠激动道:“那……那……我也要去!”凌枫笑呵呵道:“别急,你还小,先练好功夫再说,等你练好了武功后,在来辽东找我和你师兄!”陈羽冠眼圈一红,说道:“好的,我会好好练功的!”凌枫慈祥的摸了摸陈羽冠的头说道:“记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陈羽冠虽然不太懂,但还是用力的点了点头。不久耳旁就听见了师傅经常吟唱的一首词: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去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头。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陈羽冠虽不甚听懂,但凌枫读得是豪情满怀、气欲凌云、横扫骄虏、决战决胜。他听得是异常的热血沸腾。他心道:“师傅好像和我说过,这首词是南宋时候的一个大大的忠臣写的,说他是不求功名、不辞辛劳、为了国家雪耻报仇和收复中原,他屡败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