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夜二更,汉城王都宫城敦化门前。
朝军敦化门守将李沆战战兢兢的站在城门洞子里,四周将士皆举火把,望着陆续通过敦化门进城的明军和绫阳君所部军马,李沆心头暗叫侥幸。
半个时辰前,宫城外飞起三声响箭,炸开烟花后,整个汉城好像忽然热油泼水般沸腾了起来,外城各处城门皆举火,宫城四门都有乱军冲击。喊杀声、枪炮声四起,黑夜里李沆登城头而望,只见四面城内街道上皆是高举火把的人流。李沆知道,这些人流可不是寻常百姓,他们都是军队!
早在傍晚时分,李沆就觉察出汉城内外诡异的气氛,传令兵频繁出入内禁卫都监兵统领李兴民的帅府,帅府四周明显加强了戒备,同时加强戒备的还有在宫城内的几处宿卫值舍。
汉城此刻有内禁卫军一万五千余人,其中有三千余人乃是属于镇守宫城的都监兵,统领乃是李兴民,而李沆也是隶属于李兴民麾下。
李沆乃是宫城四门之一敦化门的守将,当他发现宫城内外气氛陡然突变后,在酉时末刻,他也收到了李兴民的将令:亥时备战,听命行事!
没有言明为何备战,也没言明听什么命令行事,虽然不知道敌人是谁,但李沆隐约猜测到这和白驻扎宫城外的那批神秘明军有关系。
今一大早就听闻有一支明军护送大明使者入城了,北派领袖、重臣郑仁弘、内禁卫大将姜铮权亲自迎接入城,虽然这支明军规模很,但李沆在宫城上见过这支军队,的确是一支强军!
他们穿着明军战袍,行军、列队与明军一般无二,而且他们身上衣甲肮脏不堪,身上血腥味和杀气很重,看起来像是才经过一番激烈厮杀一般。
入城后,他们便在宫城四门外几处校场分头驻扎,进入校场军营后,这些人就再也没出来过,看样子是厮杀疲累了,正在修整。
李沆多方打听才隐约得到些模糊的消息,这些明军乃是后金军装扮,其实是护送后金使者入城商谈结盟之事的。李沆觉得很不可思议,他参加过当年的萨尔浒之战,是被俘后从金国放回的俘虏军官之一,他对后金军和明军都比较熟知,一看就觉得这支后金军队更像是明军,因为他们几乎人手一支火枪!
李沆和其他军官在午后聚集议事时,讨论过此事,但谁也不知道这支后金军的来历,很快从帅府中传来军令,教各部不得议论这支军队。
从那个时候起,李沆就觉得事情有些蹊跷,但他是个聪明人,知道该如何明哲保身,否则他也不会平安从萨尔浒之战中平安脱险了。于是李沆遵守命令,号令麾下按兵不动,但没有放松各方消息的打探。
汉城的局势从三前就开始陡然紧张起来,似乎一个多月前传来明军水师大举北上的消息可以坐实了,明军就是冲着当今国主而来!但当时朝军的准备仍然不足,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朝军的准备仅仅只是调集了其他几道兵马加强汉城及周边的防御,没有号令水师主动出击。
在李沆看来,增加陆上防卫,朝鲜水师防守河口、港口,这种做法相当愚蠢,朝鲜三面临海,你陆上防卫能防住所有的海岸么?朝军最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主动派出水师,尾随监视明军水师动向,一旦有什么变故,先在海战中拒敌,而不是龟缩在陆上和港口内任人宰割。
但李沆人微言轻,提议也没得到上级将官重视,而且朝廷严命不许主动挑衅明军,作为一名朝鲜将领,李沆觉得自己已经做了自己该做的。
也奇怪,随后一个月,明军水师北上去了皮岛,也没再有什么消息,但最近三内,忽然形势急转直下,噩耗一个接一个传来。明军一路在仁川登陆,两内攻陷富川城,围困了南汉山城,另一路明军在汉江口大破朝军水师,继而攻陷了议政府,后续兵力正朝北汉山城急进,汉江上明军内河水师正朔河而上,直逼汉城!
在这种局面下,李沆已经闻到了危险的气息,若是国主能当机立断,今便领一万内禁卫军放弃汉城,退守江原道,并迅速召集其余袄兵马勤王,或许事情还有转机。但偏偏这个时候,朝中却没有丝毫动静,反而迎接一支奇怪的后金军入城。
接到李兴民的将令后,李沆沉默了,他猜到今晚或许他将再次面临生死抉择,就像上一趟萨尔浒恶战一般,是选择和金应河将军一样与后金军血战至死,还是选择和主帅姜弘立一样投降被俘,死或者生!
子时之前,李沆都是在焦急不安中渡过的,从收集到的消息来看,今晚朝中将出现翻覆地的巨变。李沆陆续从其他将佐那里打听到了一些消息,都是极为严峻的。
其一,都监兵统领李兴民的态度极为暧昧,连续发布了备战号令,却没有知会宫中侍卫统领朴泰桓与外城统领朴泰熙;其二,外军金景瑞所部一万余兵马也发布了备战号令,今夜都驻守各处城门,并在亥时派兵封锁了通往宫城的主要路口;其三,白里,西瘸联结南瘸等诸大臣,往来信使颇多。
从种种迹象分析,子时过后,大乱将至!而李沆猜测,此趟变乱,是冲着国主李珲来的。
对于李珲,李沆内心中的评价是功过参半的,李珲虽然不是什么明君,虽然他杀弟幽母、背弃大明、勾结胡奴、横征暴敛,但他总算令朝鲜自萨尔浒之战后,没再卷入明金的战事中,至少让朝鲜保持了十余年的和平。从这点上来,李珲至少是个合格的君王。可惜朝鲜是个国,夹在明金两个庞然大物之间,总有一还是会被逼着做出选择的。
三声响箭在半空中绽放出绚烂的光彩后,外城和宫城外都大乱起来,李沆按照原来军令,号令早已经在城头布防多时的士兵们准备应战,同时他在焦急的等待这李兴民的将令!
李兴民最新的将令迟迟没有到来,李沆却在敦化门等到了数十名身着明军服色的人马!他们是从宫内过来的,李沆一眼就认出他们是白护卫所谓的后金使臣入宫的那群士兵!
果然是明军!在城下见到这群明军主将时,李沆从他们的语言、装束和行为再次断定,而来者似乎也不再打算隐瞒什么,他们的主将是那个令朝鲜人敬畏参半的人物——新任大明平辽总兵官郑冲!
李沆虽然没见过郑冲,但他认识平辽总兵官印信,还有明朝皇帝钦赐的大将军印及尚方宝剑!当年在皮岛和明军交涉时,李沆在毛文龙那里见过这些东西!
明军还是和以前一样霸道,但这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