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城池的。”
到这里,温体仁上前一步又道:“邹维琏此举自作主张,坏了军务大略,致使朝鲜丧师失地,臣请皇上治邹维琏失职失查之罪,就地免职,逮拿入京问罪。如此方能堵住下悠悠众口,望皇上三思。”
在场的内阁大臣都心知肚明,邹维琏的自作主张是崇祯的授意,但如今明崇祯又走了一步臭棋。这步臭棋导致的结果,自然是要有人来承担责任的,于是乎温体仁看准时机,就出来落井下石了。打击邹维琏,等于是继续打击钱谦益为首的东林党,温体仁可是非常喜欢干这种事的。
崇祯闻言默然无语,自己总不能打自己脸,当场邹维琏此举乃是他这个皇帝授意的。
见皇帝沉默了,温体仁身后参劾的党羽便随后跟上,纷纷站出来申斥邹维琏的罪状,参劾邹维琏的罪责,大有不把邹维琏扳倒,誓不罢休的架势。
于是乎,本来是讨论战局的,结果被温体仁一党成功歪楼,变成了参劾邹维琏十二款大罪的批斗大会。
杨嗣昌愣住了,想要开口话,却被张凤翼悄然拉了一把,耳边传来张凤翼的低声之语,“莫要冲动,现下战局不明,若无军略上必胜的方略,不可贸然开口。”
杨嗣昌叹口气,忍住了开口的念头,实话此刻他还真没有太好的军略。郑冲虽然没有求援,但也是在苦苦支撑。看到朝堂上这一幕,杨嗣昌忽然明白了什么,或许郑冲没有求援,就是知道求援也没用,现在他们是在论邹维琏的罪责,一旦郑冲求援,朝堂上就会掀起对郑冲的口诛笔伐。
杨嗣昌摇摇头,又想到其实就算郑冲求援,朝堂上也无兵可派,大明内地五省正围困着在四川的大顺国,宣大、山西等地也要防备蒙古人,洪经略正在大凌河苦战,东南的明军羸弱不堪一战,唯一的强军郑氏已经派了两万余人北上,还能强求他们什么呢?可笑偌大的帝国,一场决定生死攸关的大战役上,到最后杨嗣昌他这个兵部右侍郎却发现全国上下就没有可用的一支战略预备部队。
正在争吵时,殿外忽有太监扯着公鸭嗓子惊喜的大声呼喊道:“辽东八百里报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