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大明海图志 > 大明海图志最新目录

第406章 公主的算计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乾清宫内,崇祯听了坤仪公主的话后,心中一动。当初崇祯答允他这个宝贝女儿动用锦衣卫找数年前王恭厂的降祥瑞,其实也是因为赌赛输聊缘故。

当时坤仪公主年方七岁,便通读四书五经。一次日讲经筵时,崇祯抱着女儿参加,本想着是让女儿多多听听大儒们的经义。不想当时坤仪公主语出惊人,在仁政论道之上,将以民为本的仁政实质剖析得一清二楚,令在场的几位大学士都夸奖不止。

随后崇祯便打趣让女儿写一篇剖析当下明朝困局的论章出来,不想女儿古灵精怪,什么这种文章本不该她一介女流来写,但父皇吩咐也不可违命,不过她要讨个彩头。于是,崇祯便和女儿赌赛,若是女儿能写得出来,他便答应女儿一个要求。

结果坤仪公主写出了一份政论篇章来,名唤《党争、腐吏与土地兼并》。这篇论章中,宝贝女儿深刻分析了大明朝廷的时弊,将党争与地方官吏腐败,以及地方土地兼并都列为了大明困局的根本原因。其中论述详实,有理有据,令崇祯耳目一新。

当然坤仪公主和其他大明文官一样,只提出了问题所在,却没有给崇祯解决的方案。崇祯讨厌党争,他心里是清楚大明困局首要是党争,而什么流寇作乱、满清崛起,这些都是疥癣之疾,若是大明自身强硬,十个满清都被灭了!要知道大明强盛的时候,蒙古鞑靼等游牧民族是如何被大明欺负的。

坤仪公主的文章算是到崇祯心底里了,崇祯颇感欣慰,因为女儿是个奇才,而且和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崇祯愉快的认输,便答应女儿的请求,让她调遣锦衣卫替她找什么王恭厂的降祥瑞。至于女儿写的文章太过惊世骇俗,崇祯自然是收藏起来,并未示人。

而王恭厂在启年间的那场爆炸,崇祯是印象深刻的,当时他还在信王府,差点被落下的瓦砾砸伤。崇祯很是好奇为何一场灾祸,女儿偏是降祥瑞呢?

宝贝女儿却狡黠的:“父皇,王恭厂降祥瑞后一年时光内,您这位真龙子不就登位了么?对父皇来,那就是祥瑞啊。”

崇祯听后,深以为然,王恭厂爆炸是启六年,启七年八月,启帝病逝,他便兄终弟及得到了皇位。实在的,便是在启六年的时候,他还不敢想这皇位会是他的。而且王恭厂爆炸后不久,女儿便降世,或许女儿得对,这次对于他人来是灾祸,而对他朱由检一家来真是祥瑞。

就这样,崇祯降旨命锦衣卫吴孟明听命于坤仪公主,寻找王恭厂遗迹。然而,崇祯也并不放心女儿,所以时常还是召吴孟明前来询问。

坤仪公主在宫外差人搜寻王恭厂遗迹、出价搜购遗物、购买一些宅院挖掘,这些事崇祯都知道。但崇祯也没阻拦,只要女儿没干出什么出格之事,他也不会管太多。至于搜寻过程中,偶尔误伤几条人命,崇祯觉得事关皇家辛密,也就不算什么了。

此时忽闻坤仪公主起要将她在宫外购买的宅院赐给郑冲,崇祯忽然联想起来,前后似乎明白了什么,笑吟吟的问道:“是不是你交代郑冲在朝鲜办的事儿,那子多有拖延?”

坤仪公主见过郑冲,这种事儿吴孟明是不敢不向崇祯禀报的,是以崇祯知道坤仪公主让郑冲去朝鲜搜罗当年被朝鲜使团带回国内的遗物。

“哼哼,他差事办得很好,只找到些边角料,真正的祥瑞却毫无头绪。”坤仪公主嘟着嘴,恨恨的道,跟着俏眼一红,几欲落下泪来,哽咽道:“父皇,他、他还要是我再逼他,他就回福建,撂挑子不干了。”

崇祯假意愤怒,拍案而起道:“好子,胆敢欺负朕的宝贝女儿!”骂了郑冲几句后,崇祯安慰道:“皇儿乖,不哭了,稍后父皇给他下一道密旨,教他尽心替你办差。你这提议也好,朕还想着如何重提将他家眷接来京城之事,你提醒得好。便在这趟赏赐郑冲之物中,再加上赏赐宅邸一处,命其妻眷早日赴京。”

坤仪公主掩面拭泪,暗地里却是眼珠子一转,放下衣袖,破涕为笑道:“父皇英明。”

顿了顿,公主又狡黠一笑道:“不过父皇,只怕您下了旨意后,郑家那边又诸般推诿,不若差遣一员钦差前去福建,专程去把郑冲的妻眷接来京城。”

崇祯闻言,思忖片刻后,皱眉道:“只是如此行事,只恐有逼迫之嫌。况且差遣大员前去福建,专程接一个妇道人家,于礼也不合。”

坤仪公主笑嘻嘻的道:“父皇,儿臣不是一个很好的人选么?”

崇祯吃了一惊,连忙道:“不可,皇儿乃是金枝玉叶,岂能跋山涉水,去福建那么远的地方?再者一路上流寇作乱,路上很不太平,岂能让皇儿犯险?”

坤仪公主嘟着嘴道:“父皇,儿臣早就想领略一下咱们大明江山的雄伟壮阔,出宫做一趟钦差也好得很啊。父皇,如今那郑冲在辽东权威日盛,若是没有妻眷留在京中,便是用他也用得不安心。儿臣愿意替父皇分忧,亲自去福建一趟,把郑冲妻眷接来京城。料想儿臣亲自出马,郑氏即便再有借口,也难以推脱了吧。”

顿了顿,坤仪公主嘴吧唧吧唧继续道:“南下之路可选运河水道,直入扬州,而后转道松江府,自松江府乘海船南下福建。甚至可以下旨教郑冲亲自护送儿臣前去福建,儿臣往津卫直接坐海船南下也是可以的!”

崇祯微微一惊道:“走海路南下?这海上风浪无信,祸福难料,只怕更是凶险。就怕那郑冲知道你是南下去接他家眷,途中闹出什么事儿来。”

坤仪公主抿嘴笑道:“父皇,儿臣听闻石井书院山长黄汝良老先生原为父皇帝师,而且儒学精湛,早就想拜会一面,替父皇赐他一块匾额。还有石井书院也是文名远播的书香之地,朱程理学发祥之地,听闻上一趟修缮还是民间自筹钱粮,不若这趟儿臣替父皇前往福建,奉旨重修石井书院,重塑朱程等几位大家的塑像,以为下学子供奉,更兼宣扬家崇尚儒风之气,岂不是替父皇宣扬德威?待得儿臣怀揣密旨,到了福建,顺道便把郑冲妻眷接来京城,岂不是一举两得?郑冲他并不知道儿臣前往福建的真正目的,由他郑氏海船护送,路上一定是尽心竭力的护卫,也不会出什么乱子。”

崇祯听了颇为心动,只是到钱就有点难办了,“话虽如此,可修缮书院也破费钱粮啊。”

“父皇不必忧心,前番儿臣不是用内努购置了许多王恭厂左近宅邸、土地么?那片废墟如今也该好好重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