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下午练习骑射!以后我就能给太子哥哥帮忙啦!”
朱佑杬目光柔和下来,笑道:“既然是你自个儿提出来的,以后可别叫苦叫累。回头我就给你请先生,让侍卫教你习武。”虽然宗室习武容易教朝廷防备,但孩子毕竟还小,只是习来强身健体而已,应当不至于招来御史弹劾。至于日后这孩子究竟能不能帮得上忙,就看他是不是有足够的能力了。,该帮忙的时候须得义不容辞,该避锋芒的时候也须得懂得收敛。
这五条大船夜间停泊的时候,正好遇见几条官船逆流而上。互相通报一番后,朱佑杬和朱佑枟得知那几条官船是自南京而来,里头为首的正是已经在南直隶待了两年的御马监掌印太监王献。王献礼数周到地拜见了兴王殿下、雍王殿下与邵太妃、兴王妃、雍王妃等,给他们呈上些南直隶所产的极品绫罗绸缎,便告辞继续北上。
朱佑杬并未问这几条官船上都载着甚么,朱佑枟也始终保持沉默。纵然邵太妃觉得好奇,没有人帮她打听,亦只能悻悻然地目送那些官船离开。倒是朱厚熙悄悄地对刘氏道:“娘,我看见妹妹了,好多妹妹呢!”
刘氏怔愣片刻,想起皇嫂曾经提过,南京的济慈堂里收养了许多女婴女童,眼见着已经快要住不开了。王献这回该不会带了许多女童上京罢?可将这些孩子带进京后,又该怎么安置呢?皇嫂若有章程,她这两年在封地里收养的那些孤儿,是不是也能按照同样的法子安置?看来,她得赶紧写信问一问了。
四月初,王献顺利入京。
他带来的不仅仅是南直隶皇庄扩张的好消息,还有两三百女童。这些女童大的不过四五岁,小的只有三岁左右。虽历经千里迢迢,从南京济慈堂来到了京城,但因着有两位医女随船照料,每一个孩子都依旧健康活泼。
孩子们在济慈堂长大,都很守规矩。按照女医的安排,顺顺当当地下了船。所有孩子都穿着颜色与制式一致的襦裙,睁着乌溜溜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通州码头繁忙的景象,看上去格外引人瞩目。
她们很快就引来许多人围观,更有人打听这么多女童是从何处来的。见到数十辆清油马车在码头上等候,旁边还有锦衣卫当值,百姓们的好奇心更浓厚了。难不成是宫中采选小宫女?可这年纪未免也太小了些,而且也没听说张贴采选宫女的皇榜啊?
在各种议论声中,小姑娘们坐上不显山不露水的马车,在锦衣卫的守护下,径直驶向了皇城。
作者有话要说: 我看有亲问还有多少章
如果收尾顺利的话,没有多少啦,大概二十章左右
但是我想写的番外有一些。
亲们想看什么样的番外,可以在留言里面说,能满足的我尽量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