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十八金 > 十八金最新目录

第八十七章 功诀和通道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杨霄从第一篇看起,只见上面这样写道:

“古人云:一阴一阳之谓道。万物皆分阴阳。老子云:‘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谓之无中生有之理。亦即万物皆由阴阳而生,阴阳源于太极,太极源于无,故‘无’中生‘有’也。‘有’之存,是以阴阳存,存于太极,负阴抱阳者,涵盖万物之理也。举例示之,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明为阳,暗为阴;正为阳,邪为阴……阴阳无穷无尽,万物皆然,万事皆然,不可尽举也……”

五行篇则写道:

“万物皆分阴阳,万物皆有五行。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五行相生者,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又生水也;五行相克者,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又克木也。是故万物无制则繁,繁而生害,制太过则失衡,则需生,万物则于五行相生相克中平衡,不可偏于一性矣……”

气论篇则写道:

“天地运化,气贯其中,形成各自运化系统。是故天地万物化五行,万物本根源气生。天的运化以日月星显示,是故先人将日月星运化会合称为“辰”也,一年中日月星有十二次交会,形成天之十二条天道,调控日月星的运化以显示元阳也。天垂象地成形,天地相应矣,地因水火风的运化而有十二条地脉,造化水火风以出地阴者,人因精气神的运化而有十二条正经也。天之主窍门为北斗七星主宰十二条天道,地之主窍门为昆仑山脉总之十二条地脉者,是故人之主窍门玄藏总调控十二条正经也。

“天地交感,运化于人,是故人为天地真阴真阳之聚合,为天地之全息。人为天地之窍门,打开了人体之窍门,就能把握阴阳,了知天地矣。

“盖人之先天禀受于天地,后天来源于父母,先后天相合而有性命相生者,人体内的运化是先生“玄门”即肚脐,与母体的玄门相接,形成了先天能量传输系统也。吾之气通于母之气,母之气通于天地之气,人在母体内首开玄门之窍,为先天之门户也。再生命门者,以蕴藏生化玄门吸收先天之气也。然则经母体十月怀胎,又每日十二时辰气的交感运化,是故形成了人体之十二窍五大门也。每一窍门具足人天性命之全息也。欲打开窍门者,唯“金口诀”可也。

“人体有五门十二窍也。

“人之窍门调控着性命之运化也。是故人之五门十二窍分布于人体之任脉、督脉、中脉和十二经脉之上矣。任脉属阴,上有三田一门矣,乃下丹田、中丹田、上丹田和玄门也。督脉属阳,上有三窍一门矣,乃尾闾窍、夹脊窍、玉枕窍和命门也。中脉上有六窍一门矣,乃海底窍、黄庭窍、光藏窍和天门也,又加手心劳宫为人门,脚底涌泉为地门,合称十二窍五大门矣。是故十二窍五大门主宰着人之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调控着人之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中气之运行,化合人之本性,显示人之本来面目矣。玄藏与玄门二窍者,性命合一体也,亦渐之形成显象之关键矣。”

生克制化篇则写道:

“五行既相生,亦相克,既生克,亦有刑冲害侮也。刑冲害侮者,以十二地支论之也。十二地支者,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相刑者,即子午卯酉任三者相见为无礼之刑,寅申巳亥任三者相见为无恩之刑,辰戌丑未任三者相见为恃势之刑也。相冲者,即子午相冲,丑未相冲,寅申相冲,卯酉相冲,辰戌相冲,巳亥相冲也。相害者,即子未相害,丑午相害,寅巳相害,卯辰相害,申亥相害,酉戌相害也。相侮者,即克者无力克被克者,故有反侮之意也,是谓之侮矣。”

宗论篇则写道:

“万物均为一理,是故万法归宗也。所谓万物均为一理者,是谓之来源于宇宙运化之规也。宇宙运化之规,乃阴阳之规,五行生克制化之规也。是故风水地理、预测算术、人体气血之运化、各门功法之形成,无不出乎此理矣。概而言之,欲想让某一功法达之上乘者,须以心修之,不可偏离宇宙运化之道矣。

“以心修之者,盖为戒杀,戒盗,戒淫,戒酒,戒妄语者也。此乃出家者能修之,江湖俗人亦能修之达上乘之境矣。心者,亦遵宇宙运行之规也。知阴阳者,便知心正为阳,心邪为阴也;知五行者,便知杀为木,盗为金,淫为火,酒为水,妄为土也。非杀为真阳木,非盗为真阳金,非淫为真阳火,非酒为真阳水,非妄为真阳土,反之则为阴五行矣。夫人修者,须从小处修之,方能达上乘之境,盖“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矣。举例示之,世俗之人,生怒者便是杀,买卖少给一文便是盗,穿着妖艳便为淫,贪图美味便为酒,言半句谎话便为妄矣。若不能从此细小处修之者,则难达上乘之境也。

“又老子曰: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降之。常能遗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遗也。能遗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无,唯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杨霄看罢,不由得豁然开朗,心想,难怪洪前辈在修炼成神鞭指时,真正前后判若两人,一定是从心下手,从细小处入手,悟得其理。只是他不解的是,这五篇文章总题目为“金口诀各门功法秘诀”,既是各门功法,那它一定包括六壬神剑,神鞭指这样首屈一指的功法。但是仅看这样泛泛而论的文字,又怎能练成六壬神剑,又怎能修成神鞭指?它一定不止这些文字,具体练法一定藏在某处。杨霄这样一想,又拿着铁棒,在石屋四壁缝隙和小孔中戳动。果然,在这间石屋的东南角上,他又扳开了一条缝隙,杨霄顺这条缝隙用力一拉,一张石门又被打开。

进入这间石屋,只见石屋西边摆着一张石床,有棉被和垫毯。石屋三面墙壁都刻满了同样多的文字。杨霄从开头处看起,只见开头几句话这样写道:“能观此屋文字者,与六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