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楚寒笑着答。
“哎呀!这真是好啊!我要买五份生馄饨!再买五个烧饼!”
顾楚寒笑着擦干净手,“僧多肉少,还是排队哈!不过你们嫌热的,可以拿鞋子排队,人坐屋里凉快!”
众人哄然笑起来。
顾楚寒这才让买烧饼的领号码牌,按号码牌取烧饼。
李婆子一家包括李家柱都来帮忙了。
连听到开铺子消息的何旌之也来了。
全部都穿着同款的蓝绿色围裙,戴着同色的帽子,一防头发掉进吃食里。
看着来那么多吃馄饨,还有排队买烧饼的,何旌之有些手忙脚乱,他之前没有这样帮过忙,很是有些无措。
“旌之哥!你就光收碗就行了!其他的不用管,咱们一个两个人就专门负责一样!”李二郎喊他。
“哎哎C!”何旌之忙帮着收碗。
顾若娘和李小郎在后面手脚麻利的洗碗,擦干净搬到操作间,还不忘加柴。
李大妞帮顾婆子和李婆子管着馄饨锅子,间或调个酸辣面鱼儿。
薛锦绣就专卖生馄饨,间或帮着打包烧饼。
顾楚寒和顾苒娘做烧饼。
李家柱专管招待。
因为暑热天冷淡下来的生意,因重新开张的活动,顿时回温大半。
一连忙了五天,几个人也累了个差不多。
“馄饨烧饼吃够了没?”顾婆子笑着问何旌之。
“没,没有!馄饨好吃!烧饼也好吃!”何旌之微红着脸回道。
顾婆子笑道,“好吃那就拿回家一些!”
顾楚寒一人发了两百文钱奖励,给何旌之又多包一大份生馄饨和二十个烧饼。
何旌之非不要,满脸涨的通红。
看他实在羞急了,顾婆子也就不逼着他拿钱,又拿了块肉连同馄饨和烧饼让他拿回家。
回到家崔氏就问,“帮了这好几天忙,给了啥了?”
何旌之把东西放在桌上,“九郎还非要给我一大串钱,我没要!”
何木根点头,“是不能要!”
崔氏看看一块肉有好几斤,生馄饨和烧饼都不少,“这生馄饨也不能放,给你大姐家送去吧!咱家也吃过几顿了!”
何木根自然没意见,让把烧饼和肉也拿上。
肉砍了一半,烧饼崔氏留了五个,其余的都给何旌之拿上送去大闺女家。
何丽芝婆家一看东西喜欢半天,拉着何旌之就打听,“这两样东西真的都献给宫里了?那会不会再得个赏赐啊?”
何旌之只道方子献上去了其他不清楚。
“旌之真是找了个好媳妇儿啊!以后我们家大郎能像大舅舅一样就好了!”何丽芝婆婆啧啧。
想到顾苒娘秀美温婉的模样,何旌之忍不住脸红。
何丽芝又打听啥时候能成亲,“她娘好像去年才死的吧?这要守孝三年,还有两年多呢!”
“反正都说好了!我……我等着苒娘!”何旌之羞道。
“看能不能尽快成亲,守孝不过也可以借个吉日的!免得夜长梦多!”何丽芝怕顾家越来越富贵,到时候弟弟等了两三年,顾苒娘却看不上他们家了,抛弃弟弟再攀高枝儿。
何旌之也知道她担心啥,“大姐你不用担心!我也会努力的!现在活儿少,我也准备去县里家具铺子学东西了!”
“我看你是想离那顾苒娘近点!”何丽芝笑着点了点他的头。
何旌之红着脸没反驳。
很快何木根就带着何旌之在县城找了个家具铺子,送了点礼,让何旌之进了铺子。
顾楚寒也把李二郎送进了一个小学堂,他正好晚上住在铺子里,也能顺便看铺子!饿了自己做吃的,有米有面。
李小郎也一块入了学,不过先在隔壁村私塾里启蒙。
连氏看着冷哼连连,手里拿着黄家给的二十两银子礼金,卖面鱼儿虽然不如馄饨,但夏天吃的人多,也更吸引小娃儿们,倒是也能卖上些钱,把顾七郎也送进村里学堂。
同时进学堂的还有村里其他两个娃。
老夫子只得给小学堂里多挤两张桌子,不过收的弟子多,教的倒是更起劲儿了。尤其顾九郎,的确是聪明,学的也快,有献插秧机和脱粒机的功劳,还有关系路子,以后考功名也容易考!
之前扮恶少欺负人的几个,再不敢欺负顾楚寒,又换了新人欺负。对顾楚寒,倒是变成了巴结讨好。
顾楚寒和顾十郎每日里早上和顾婆子顾若娘赶到县城,早点时辰之后就去县里学堂了,下晌回来,也就小半天功夫,恨不得时间掰成两半用。学堂里想要巴结讨好的几个,倒是自讨没趣。
顾七郎看着却是不忿的很,回家就闹着也要去县学里念书,“顾九郎和顾十郎都在县学里学过一遍了,回来夫子一说,他们都懂!我也去县学里去!”
连氏之前就问过,束修太贵了,实在舍不得,“你先跟着念一年,等明年,让你跟你哥到镇上学堂念!”
“我不干!我不干!收了那么多银子,又不缺钱!顾九郎他们都在县学里,我也要去!我要把他们比下去!”顾七郎开始闹。
连氏虽然宠他,但还是说啥都不同意。二十两银子可不是这样用的!也还要给闺女置办嫁妆的!
大房那边,顾老大和孙氏也回来了。
孙氏主动过来找顾婆子说情况,“四个兄弟,老大还是个坡脚,想要娶媳妇儿就得花大笔银子!她们家的家境可不咋样,批农户的菜卖菜!我打听了也不挣几个钱,却还有三个儿子要娶亲!张口三十两银子的礼金!我们哪拿得出来!而且这银子留着给她兄弟娶媳妇儿,还没啥嫁妆!”
“那是成了没有?不是大郎看好的?”顾婆子问。
孙氏叹了口气,“那闺女的确是不错,人长得模样算中上,干活儿也麻利,只是这样的闺女,也娶不起啊9有二郎的亲事要办呢!”
顾婆子也说不出啥话,点点头,没有多插手。
孙氏又让她帮忙,给顾三郎瞅着人家,“娘的眼光好!九郎也眼光独到!”
顾婆子没说应,也没说不应。让她自己多操心。
孙氏又夸了一遍何旌之,还是让顾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