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入了弓箭手的射程范围之内。
典韦等人劝过,但潘闾却不打算后退,今晚他只会前进,要么就是原地不动。
看着身边不断向前的兵卒,潘闾心中就有一种自豪感,曾几何时他真是带着几个人打得下啊!
如今却有这么多人为他效命,潘闾确信自己不会失败。
前营双方惨烈厮杀,而东营方向呢?交州兵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东营的魏兵,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办好了,有点不适应跟这些兵卒对战。
这就是潘闾想要的,当然了也有潘闾不想要的,就是交州兵的混乱,如果交州兵可以保持阵型,东营的局面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
不定,交州兵这会就能杀进了中军大营了。
东营方向的动静越来越大,曹操也察觉到不对了,就让司马懿过去看看,这个时候曹操实在是不能抽调将领过去。
司马懿去了东营,身边带着徐晃,徐晃对交州人并不陌生,当初的交州之战,徐晃亲身参与过。
“竟然是交州人。”
司马懿一听是交州人心里就有点底了,“公明,交给你了。”
“杀。”徐晃出手也很果断,徐晃已经不能回头了,他很庆幸来的是交州人,这样他还心安一点。
东营的乱局,被司马懿遏制住了,至少不能让交州人继续前进,这已经很难得了。
曹操没有给司马懿一兵一卒,全靠司马懿的个人能力。
时间过的很快,尤其是在战事,真是一转眼就亮了,初升的阳光虽然不刺眼,但潘闾还是有点眼睛发酸。
潘闾下令退兵,三万交州兵,无法撼动魏军大营的侧翼,那么再打下去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郭嘉在一旁感叹,“王上,是你有点操之过急了。”
“会话吗?不会话别。”
“待到那三万交州兵过来,凑足六万大军,就大有可为了。”忠言逆耳,实话刺耳。
郭嘉的话,真是句句戳潘闾的胸口,“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你以为再过个一两,还会有这么出其不意吗?”
郭嘉看了一眼潘闾,“王上,你就不要给自己找借口,这里又没有别人。”
“滚一边去。”
“唯。”
郭嘉真走了,眼下是退兵的时候,郭嘉当然要先走一步了,潘闾可以晚走,但郭嘉不能晚走。
他还要回去安排呢?郭嘉这一的烦心事很多,别看郭嘉一直在偷懒,如果不偷懒的话,郭嘉都有可能累死。
潘闾虽然不至于殿后,但也是在偏后的位置离开了。
“曹大哥,我还会回来的。”别看曹操听没听见吧!这句话潘闾还是要的。
交州兵也退兵了,不过有一部分没有退出来,他们不是战死的,而是没听清鸣金声,困死在曹操营中的。
这些交州兵,有的连话都不清楚,曹操选择了杀俘,留下了也没有用,只能浪费粮食。
战后曹操才知道,这些交州兵是从山上爬过来,为此曹操还特意在山上建了一座营寨,就是以防再有兵卒过来偷营。
真是千算万算,算漏了潘闾麾下还有这些交州人啊!曹操不得不厉害。
曹操现在这些真的有点早了,潘闾可不止调了交州兵而来,连益州兵潘闾都调来了。
其实益州兵跟交州兵很像,但有一点不一样,那就是御兽之术,是从南蛮人那里学来的。
潘闾雁过拔毛,当然知道取长补短了。
不过野兽就是野兽,他不能像人一样隐藏行踪,所以曹操很快就知道了,曹操也只能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
什么交州兵益州兵的,不都是兵,兵卒曹操见得多了,曹操可不怕。
曹操是不怕了,可底下的兵卒,就有点未战先惧了,野兽不是人,谁都会害怕的。
曹操也不知道拿什么来安抚全军,这种事还得需要经历,要不然空口白牙还是太空泛了。
青州的战局已定,朱灵和那三万魏兵,已经上表请求来到兖州了,曹操想了想,现在正是用人之时,就让他们过来了。
诸葛亮因此活了下来,如今的诸葛亮,如果站在潘闾的面前,潘闾肯定不会认识的。
因为诸葛亮变黑了,也变壮了很多,这段时间他吃了很多苦,连整体的气质都变了,诸葛亮的身上多了一丝英武之气。
武安济这段时间一直留在诸葛亮的身边,武安济已经被诸葛亮彻底折服了,以前是碍于身份,如今却是心甘情愿。
“大人,魏兵退了,我们要怎么做?”
“联络旧部,让在山中集结。”
“然后。”
“当山贼。”
武安济愣了一下,心想这诸葛亮要走潘闾的老路啊!青州人都知道潘闾当初是怎么发的家,就是靠山中之兵发家的。
“大人,恕末将直言,这种事还是不要向王上请示一下。”
“这个我会做的。”
诸葛亮是一个守规矩的人,他不会擅作主张的,这是诸葛亮的一个优点,但同时也是诸葛亮在用兵上的一个缺点。
为什么会有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这句话,就是因为身为领兵之人,是需要自己拿主意的,这样才可以根据眼前的境况,做出调整。
诸葛亮的确不善长这么做的,诸葛亮擅长谋定而后动,也就是什么都想好了,他才有所行动,他现在只不过是想积蓄实力而已。
没有实力兵力,真是什么都做不成,哪怕是在青州这个地方,他们已经失败过一次,就算青州的百姓再心向潘闾,他们也会犹豫的。
怀疑诸葛亮这拨人靠不住,毕竟不是潘闾亲身前来,如果是潘闾亲身前来,就不会有这么麻烦。
青州的这些异动,并没有被曹操留守的青州官员上报,主要是发生的事不打,他们也怕影响了兖州的战事。
如今整个下的人都知道,兖州的战事才是重中之重,这影响了日后下的走向。
这个时候,谁敢无的放矢妄加猜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