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憨缘 > 憨缘最新目录

第二十九章 肖老暗访明真情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空再细谈。”

晶心那幼小纯情孝敬的心分外伤痛,哽咽哭劝:“妈,你听肖姨的劝,去看医生吧!”

颜辣妹看着肖玲那双纯净的带着舒笑眼睛,又看女儿那幼小哭丧的小脸,沉默不语,举棋不定。

肖玲又咄咄逼人的征求意见:“难道非要根亲求你,你才肯看医生吗?”

辣妹听她这句话,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惊悸不安的笑道:“不,我随你们一起去看医生,千万不要惊动他。”她洗漱一番后,随同肖玲和晶心一同去医院。

肖玲见她这神态,暗暗告诫自己,千万别走错路,否则,她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

肖吉祥看女儿的来信,广蜀县武装部的函件,《广蜀日报》的文章,疑心重重地与老伴商谈:“他们把竹根亲和肖玲吹得神乎其神,什么同床不染,方圆几十里的恩爱典范,政府厚爱、关照。我看,这是天荒夜谈,联合蒙骗。”

肖大妈摇头:“他俩无职无权,凭什么这么多人都要骗我们,还是想办法保住女儿的工籍要紧!”

肖吉祥在屋里踱来度去后表态:“看来,要想核实他们的具体情况,我们只有亲自去一趟才行。”

老两口商定后,就赶火车去广蜀县龙竹公社龙竹山。

他们年青的时候忙于工作,缺乏科学生育知识,四旬开外才开花结果,得一独女。二人身体壮实,从旅港市直赴广蜀县龙竹公社,还好,没晕车,顺利到达。

下车一看,峰高谷深,重峦叠嶂,路窄林密。直摇头惊叹:“天啊,这个娇生惯养的小东西怎么生存过来的哟。”闻到公路边一些居家农户飘来的麻辣油烟味呛得二老直咳嗽:“天哪,人们都说这里的人喜欢吃麻辣食品,果真如此。”在身边,各种蚊蝇毫不客气地猛攻,他们只好东一巴掌西一巴掌的赶打。

二老提着简易的行李,到商店一问,香烟、香皂、肥皂、洗衣粉、火柴、盐巴、炼油、白糖、白酒等日常生活用品都凭票供应。他们到肉摊上去看,带皮的猪肉,也要有肉食品供应票才能购买。他们走到场镇附近的农户,见中年农民正在吃菜饭,碗里装的是菜多饭少,炒的菜也是放了很多辣妹。吉祥取出行囊里的开水杯:“麻烦小兄弟,能不能斟杯开水我喝?”

农夫难以为情:“对不起,我们长期喝井里的凉水,不习惯喝开水,没烧开水。”

女主人问:“可不可以喝米汤?”

“行。”俗话说,饥不择食,荒不择路,这时的吉祥老人渴得口里苦涩。他渴不择物,接过米汤边喝边问:“你们晓不晓得,竹根亲和肖玲这两个人?”

主人神气十足,搁下饭碗,向二老侃侃而谈:“那个竹根亲硬是憨,就为婆娘遭骆建整了几回,狠心离脱,宁愿回家当农民不当官,死都不肯复婚。原来那个肖玲也是个宝器灯,在城里好吃好耍硬要不得,舍死忘生跑到山旮旯里找那个走背时运气的竹根亲,两个人也蛮对,睡到一床,当成兄妹,女娃子还是处女。世上难见喽,罕见。两个人都是怪物,我们方圆几十里,哪个不晓得!老的少的老拿这对人打比配,倒教乖巧了不少人。竹根亲和肖玲虽怪也不怪,虽憨也不算憨,他们硬是天生的一对痴情人。”

女主人也放下碗来凑热闹:“那些龟儿子整他们的人硬是不讲天良。公社当官的这回做了件好事,搁到亲友都不安排,把肖玲安排到社办企业综合门市部当营业员。”并用手指着肖玲工作地点的方向。

肖吉祥和老伴听了陌生农民闲聊的内容,与所掌握的情况完全一致,深感内疚,又担心,他们是竹根亲的亲戚,帮忙骗人。

他们又走访了些农户,大同小异,还有人凶巴巴的痛骂把竹根亲从一个军官整成农民的黑心萝卜烂心肺。

二老听见农民摆谈,心中有了底,如释重负。

“老头嘞,我们还是去看看我们的女儿哟!”老太婆恳求老伴。

吉祥老人点头赞同,依照乡亲们指点的方位,二位老人快步来到社办企业综合门市部:“请问,有位肖玲姑娘在这里上班吗?”

“是啊,不巧,刚才她和一个小姑娘到学校去了。”同门市的营业员告诉他们。

二老又按她们指的方向问到学校,他们问老师:“是否见肖玲来过?”

老师叹惜:“对不起,她和颜老师母女到医院去了。”

二老喝了这种地方的水,肠胃不好,肚子咕嘟咕嘟叫唤,还不间断的跑厕所。闻到麻辣食品,咳嗽不止,等了一个多小时,不见肖玲的影子,便商量直接赶到广蜀县武装部,通过接待室的干事引路,找到方部长。

“你们二位老人的一片诚心感化了我们,我们对过肖玲,她忠贞不渝的伴随竹根亲,我们也无权过分干涉他们的婚姻问题。”方部长认为肖玲的父母不远千里赶来,误认为是要阻止女儿与根亲的婚事,便说明事情的真相。

“当初是我们错怪了他们,想请您部长大人帮衬我们一把,把肖玲的工作关系迁过来。”肖吉祥表明态度。

“你们成全他们了?”方部长不解地问。

吉祥老人诚实相告:“我们去过龙竹公社,人们都认为他们是真心相好,女儿之路让他们自己走吧!”

方部长欢欣的拨通政工科的电话,吩咐道:“曾干事,你联系广蜀县606信箱的厂长,马上来商谈事情。”

……

肖吉祥老人带着商调函,携带老伴返程。

第三十章肖玲喜获新调令

时代的车轮分秒不停的向前奔驰。秋风飒飒,霞光万顷。

龙竹山四处硕果累累,成片谷穗如浪翻滚,频频向人们行礼,饱满的玉米穗被叶包着低下头向人们报送丰收的喜讯,红高梁杆上的紫色大穗在粗叶中伸出头,豆类作物带夹含苞欲放,农作物丰收在望,形势喜人,农村实施劳动力和土地划段分责政策,使农民和土地心连心,激发了前所未有的生产积极性,促使土地增产增收。这便印证了这样一个历史规律,人类发展,社会进步,中国这条沉睡的卧龙一旦苏醒,农村的粮食生产和经济作物的收益大幅度增长,其它各项各业也积极向人类经济发达国家靠拢,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肖吉祥带回了商调函,找到旅港市303信箱。厂长签批,把相关部门办理完一切手续,用投递专件

本章 共4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