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周天简直过着披星戴月一般的生活。
主要是他已经确定这个方向没有错,一直摸索下午,绝对会接近真理的。
盂的深浅和“气”两方面,就证实了他的想法。
但是,时间过去七天了,周天还是在探索第一道盂。
……
和周天同样幸运的,待在四层古塔中的,一共有四人。
相信,能够能到四层的,也就只有他们四个人了吧。
另外三人比周天晚来几天,而我他们选的武技不是玄阶高级武技,而是玄阶低级武技。
也就是说他们在二层和三层消耗的时间都不算太长。
外加本身还是有一些天赋的,才能够一路到这里。
其他三人中,一个是用刀的,一个是用剑的,还一个是用枪的。
都是用武器的好手。
对他们来说,武技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弥补武器的不足。
所以才能够理智地选择了玄阶低级武技。
此刻,在他们面前,同样坐落着峭壁。
构造和周天的一模一样,唯独峭壁上面的盂不一样!
他们上面的盂自然是刀、剑、枪!
那盂同样非常很对,但是,如果周天在此看见的了话,应该会发现,上面的武道韵味好像不是很强烈。
虽然周天不懂得武器,但是上面的武道韵味却是想通的。
周天对这方面特别敏感,自小以来周毅山虽不曾授予武技,但武道启蒙却是和他分不开关系。
或许是因为天赋的原因,如果太强大的武道意识,这三个人怕是也合格不了了。
看来这古塔也不是死脑筋,估计前三层看你的天赋强弱,第四层就给你一次蜕变的机会,当然是又怎样的天赋就有怎么样蜕变。
这三个人看到峭壁,作为一路闯上来的,自然是懂得规矩了。
一上来就开始摸索其中涵义。
不过武器的武道意识稍微好领悟一些,毕竟武器都有着基本的几个招式,看峭壁上面的痕迹,就能够八九不离十地知道是哪种。
看了一遍之后,他们同样哑然和吃惊。
因为,峭壁上面的这些姿势,在他们看来,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要是刀、剑、枪还能够这样做的话,除非是将他们折断了!
但一个人又如何会将自己的武器给折断呢?
一时间,大家都陷入了沉思中。
……
周天还在比划着。
双手握实为拳,双手伸直为掌,为何拳掌能够如此有力,是因为其中暗含着“气”,要问气从何出来,恐怕是另一层奥秘了。
周天自此只能够推演到这。
层层问下去,又会回到最初的问题,远古大能们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第六天,周天已经将峭壁上面的痕迹如模子般刻在了脑海里。
或许是觉得此处过于压抑了,周天找到了一处具有着瀑布的地方。
和以前周毅山教给他鸿蒙龙隐一样,周天选择站在瀑布低下练习。
现在的瀑布对周天自然造不成任何的威胁,毕竟鸿蒙龙隐已经到了玄阶中级武技的地步。
一旦他将鸿蒙之气外放,瀑布根本就到不了周天的身上。
应该是还没有到,就被蒸发干净了。
而且那股压力也会被抵消。
但是,周天今天却并不外放鸿蒙之气,而是选择直接用肉身去抗压。
要是没有在一层古塔中自己淬炼过一边身体,周天还真不敢这样做。
毕竟外力对身体的要求特别高,稍有不慎,就是重伤的后果。
好在有着阴阳之法,对他的身体进行了一番改造。
站在瀑布低下,周天脑海中摒弃一切杂念,有的只是峭壁上熟的不能再熟的盂。
全部盂一遍遍经过在眼前如电影般放过,先是正常速度,后面快进两倍,再是四倍。
后面越来越快,仿佛就是流线一般,常人看了绝对会眼花缭乱,但对周天来说,却是另一番风景!
“当速度到了极致,是不是量变会引发质变,让一切威力变得不一般起来。
而所谓的气,不过是速度超过常人罢了!”
又发现了一个新角度,站在瀑布之下的他依旧闭着眼睛。
脑海中一片空白,却又急需一套拳法来练习,以验证气的由来。
忽然,六合拳法的秘诀在脑海中浮现。
这一切仿佛是有着什么指引一样,让周天能够联系到六合拳法。
六合拳法在周天手中打出。
这回可以说是绝对的行云流水般。
要是旁边有人的话,绝对会惊讶地出声,此时眼前的周天就是武道宗师了!
“六合拳法”要指如下:
“内三合”指“心、意、气”三者相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外三合”指“手脚、肘膝、肩胯”三者相合,即“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
内外合一,即为六合。
六合拳法之基本理论,讲阴、阳、起、落、动、静协调配合;心、意、气、力、胆、智协调配合;手、足、肘、膝、肩、胯协调配合。
发于脚、撑于腿、冲于胯、拧于腰、送于肩,开于手称为六合劲,故其拳法取名六合。
所谓“合”,是指在运动时全身上下四肢百骸要能互相配合,协调一致。
使全身各部动作的幅度、运动的快慢、发力的大小及方向,各肢体间的相对位置,都能恰到好处,没有过与不及的情况。
如此则自身才能平衡、稳定,转变灵活,敏捷,便于发力。
“合”是人先的本能,与生俱来,并非什么新奇的东西。
例如:人走路时,向前迈左脚时便自然向后甩左手,两臂前推时,两脚自然后蹬,两臂后拉时,则身体后仰,双脚前蹬,臀向后坠时则上体向前俯,举手时肺部自然吸气,落手时肺部自然呼气,蓄劲时吸气,发劲时呼气……
总之,人在运动时,根据先天本能,总是把自己自然而然地放在最平稳的状态,